我是驃騎府,歡迎關注!
2020年11月15日,備受矚目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RCEP籤署成功。
而被廣大車迷關心的是——既然日本也加入了RCEP,那麼是否意味著以後日本本土原產的摩託車將會大幅下調關稅,直至以後零關稅?
如果是真的,那麼是不是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國內購買日本原產摩託車的價格會很低?
已經有不少自媒體在推波助瀾,YY日本進口摩託車將實施零關稅,呵呵!
實際情況是如何呢?
驃騎府登錄了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找到了《中國對日本關稅承諾表》。
再在其中找到了關於日本產摩託車進口國內的關稅表,如下圖。
說明一下,表格中的「U」即代表不對減免關稅做出承諾的意思。
那麼也就是說,日本原產進口國內的摩託車,800cc排量以下的車款繼續維持現有的關稅稅率,也就是說45%的關稅不變。
而排量為800cc以上的車款,關稅將有現行的30%,逐步下調到零關稅,但是這個下調時間長達20年,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買輛零關稅的本田金翼GL1800,那麼需要等到2040年以後(假設這款車將來還在產的話)。
現在你還對零關稅的日本原產摩託車充滿期待嗎?
2012年的時候,RCEP就由東協十國開始籌備和推進,歷經八年終於修成正果,過程不可謂不艱辛,籤署成功正式實施以後,RCEP將成為與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關稅同盟平起平坐的貿易區。
而最讓車迷關注的日本原產摩託車進口的關稅問題,也相信是中國經過了長期的調查和論證之後才得出的結果,為什麼會是這個結果?
我們可以看到,對日本關稅承諾表中,凡是關稅本身就不高的行業或者說產品,都是中國目前已經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行業,抗風險能力強,例如農林牧漁和農副產品,資源礦產粗加工等等。
因為我們國家本身的體量在那裡,地理面積大,物產豐富,這個不是身為島國的日本可以衝擊得了的。
家電,大型工程機械等等很多領域,我們也完全有實力與日本抗衡,因此關稅也不高。
另外,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關稅也不高,並且還呈大幅下調的趨勢,例如核反應堆等等。
而實施了高額關稅的,就是在精密工業製造,汽車及零部件,摩託車製造等等中國目前尚未壯大的行業。
日本是世界汽車和摩託車產業強國,而國內的摩託車產業情況如何,想必中國ZF心裡是清楚的。
如果將日本原產的摩託車關稅大幅下調乃至歸零,對於國內摩託車行業的衝擊將會是毀滅性的,這點應該無人會否認。
而從這次RCEP籤署成功之後,從國內摩託車製造企業全體沉默不語無動於衷的態度就能看出來——籤不籤跟他們沒多大關係,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
但是國內眾多摩託車廠商卻對日本幾家摩託車品牌在東南亞設廠,生產中小排量摩託車整車,再搭上中國與東協的貿易協定零關稅便車卻忍無可忍,頻頻向商務部反映這個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而本田明年將在國內生產中小排量摩託車的消息,也讓國內摩託車廠商感到坐立不安。
因此簡單一點說,摩託車關稅保護表面上是保護國內的摩託車產業,屬於經濟範疇,實際上還是政治範疇。
2010年,中國的GDP總量自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100多年來首次超越了日本,這讓自近代以來,當慣了亞洲領頭羊的日本感覺到了巨大的危機,這一百多年來是日本歷史上少有的高光時刻,但是隨著中國的復興和回歸亞洲中心的趨勢下,日本不甘心就此失去舞臺的中央位置。
在RCEP籌備之前,日本也在更早的準備積極參與由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中的紐西蘭,新加坡,汶萊,智利等四國發起發起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隨著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美國加入這個貿易區,而使得TPP的重要性凸顯,而這個TPP貿易協定卻有意將同為太平洋沿岸國家的世界最大單一市場和第二經濟實體的中國排除在外。
不拉中國進群的目的就是想將中國排除在世界經濟貿易體系之外,孤立中國,日本的小心思自然中國也是心知肚明的。不過隨著懂王的上臺,TPP隨之宣告破產,日本為此還百般遊說但是於事無補,令日本著實扼腕嘆息。
中國的對策就是既有合作又有競爭,拉日本進自己的群就是這種戰略思維的具體表現,在國內競爭力強的領域,放開關稅壁壘充分參與競爭,而在日本強勢的產業上,則採取保護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