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淮安:以「家文化」提升基層「善治能級」

2020-12-16 中國常州網

    家長和孩子定期走進「家文化」課堂,學習如何構建更加融洽的家庭關係;高質量試點創建「黨小組之家」,使之成為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的「微陣地」……今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以強化基層有效治理為牽引,以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改革為抓手,以家文化品牌打造為引領,推動黨群活動經常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為民服務一體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打造「家文化」,暢通服務「最後一米」

    一節時長兩小時的社區公益課,讓臺下的爺爺奶奶聽得忘記了時間,甚至課前一直嘀咕著要早點回去燒午飯的奶奶也全神貫注地盯牢老師,不再嚷嚷著要走。上周末,一場「家文化進社區,輕鬆做家長」的課程,讓淮安市清江浦區長西街道人民路社區四十多位老人大呼「過癮」。

    「家」是漢語裡最溫暖的詞彙。在中國,家文化就是家和萬事興的文化,是良好家風的傳承和發揚。「多年的社區工作讓我發現,一個和睦健康的家庭,它的成員更積極樂觀,更願意為社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人民路社區黨委書記卞海榮說。

    為構建融洽的家庭關係,秉承弘德至美、和諧溫馨、開放包容的社區精神,該社區結合自身情況,與「家文化」全國總部——全國文明社區工程駐蘇辦事處聯合開展「湖畔新風」「家文化」建設,推動社區文明建設躍上新臺階,打造新時代「家文化」主題文明社區。「這也是『家文化』主題首次在我市的社區裡『深植』,進行這一主題建設,也是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培根育魂』。」卞海榮說。

    74歲的社區居民沈玉華聽了老師的課以後深以為然,「老師說愛孩子要有規矩,我和老伴就是這麼做的。」因為兒子兒媳工作太忙,沈奶奶和老伴承擔起孫子的教育責任,「立規矩」也是老兩口始終堅持的教育方針。如今孫子已經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沈奶奶和老伴也有時間和心情出來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年初疫情期間,老兩口曾經在小區大門口值守了兩個多月,受到所有鄰居的點讚。

    記者了解到,人民路社區「家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湖畔新風」「家文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已於11月初正式揭牌成立,這兩個陣地也將成為該社區「家文化」建設的「堡壘」。每周,社區都會面對居民開展至少一次的「家文化」講堂。「我們一家都經常來『上課』。」劉秀平奶奶說,「以前兒媳婦是個急性子,看到做事磨磨蹭蹭的孫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家裡整天雞飛狗跳的。自從上了幾節課後,兒媳婦的性子平和了很多,孫子也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做作業幹家務都主動多了。」

    建好「大家庭」,重拾「家」的歸屬感

    「主題教育期間,我們在排查中發現留守在家的黨員年齡較大、白天需要下田勞作,有事需要商議時,時間、地點沒法固定。我們就在老黨員龔長浩家試點打造了『黨小組之家』,大家遇事就說一說、議一議,你一言我一語,既解開了黨員心結,又解決了群眾難題。」淮安市淮陰區古清口街道袁北村黨總支書記楊國和說。

    淮陰區在充分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細化創建標準,高質量試點創建「黨小組之家」,努力將「黨小組之家」建設成為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的「微陣地」。按照地緣、業緣、趣緣相近的劃分原則,優化設置黨小組,優選打造『黨小組之家』活動陣地,進一步凸顯「家」為載體的溫馨感和「拉家常」為形式的靈活性,著力改變定時定點的黨群議事傳統模式,解決好鄰裡鄉親操心煩心揪心的「小事」,著力打通黨員聯繫群眾「最後一百米」。截至目前,已打造896個「黨小組之家」,有序引導和示範帶動黨員群眾關注村級「大小事」和百姓「冷暖事」,涵養「進一家門、成一家人、說一家話、幹一家事」的家文化,放大「一組帶一片、一片帶一村」的示範效應。

    理好「家務事」,重建「家」的認同感

    「土地流轉給養殖大戶,地界打亂了,地塊怎麼分辨?」「藕蝦共養項目如果收益不好,老闆不給錢,咋辦,誰來兜底?」「白紙黑字就能打包票嗎?假如最後對簿公堂,誰來出官司錢?」……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淮陰區三樹鎮四門閘村一場關於土地流轉的「唇槍舌戰」照常進行,如此「辛辣」的拉鋸戰已經在第二黨小組組長張廣友家上演了23次,最終達成了一致協議,僅第二黨小組就流轉土地300多畝,既盤好了「家底」,更厚實了「家底」。

    「黨小組之家」作為基層黨組織的觸角與延伸,打造的源頭在於創新基層治理,採取「上下聯動,雙向互動」的治理模式,不斷夯實基層黨小組基礎,注重發揮黨小組在基層的引領作用,管好村級「大小事」,理好村民「家務事」。目前,圍繞村級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工作,各黨小組匯集「金點子」96個,參與化解矛盾糾紛417起。探索推行政治協商「委員+」民主決策模式,鼓勵「兩代表一委員」擔任黨建指導員參加黨小組活動,讓基層群眾表達利益訴求的渠道更通,參政議事的政治覺悟更高,黨群幹群的情感紐帶更緊。

    今年以來,淮安市淮陰區以強化基層有效治理為牽引,以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改革為抓手,創新建設創業富民型、民事調解型、扶貧濟困型、村務協管型、村企聯動型等五型「黨小組之家」,推動黨群活動經常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為民服務一體化。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源:長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激活「末梢神經」 2020-12-19 11:32:10 來源: 啟東日報 近日,啟東市寅陽鎮農武村第一網格網格長在巡查時發現一名行為異常的女子,上前詢問發現其目光呆滯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 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要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必須提升群眾的參與主動性。要搭好居民議事平臺,定期組織居民、業委會、物業公司等進行交流互動,讓群眾把心裡話說出來,把矛盾糾紛、訴求反映出來,推動糾紛大家調、問題大家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近年來,常州市司法行政、組織、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根據省市的相關要求,落實普法責任、強化資源整合、敢於先行先試,以「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為載體,持續開展法律護農進萬家行動、建設全域法治書屋、組織「兩委」幹部法治輪訓等活動,積極指導扶持基層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滿意度高了,南通任港社區這條路子獲群眾點讚 2020-12-25 11:02:13 來源: 南通網 「文明城市的榮譽來之不易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遇到困難找幹部,真心關愛暖人心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遇到困難找幹部,真心關愛暖人心發布時間:2020-12-24   作者:羅娟娟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潘通美是鎮遠縣湧溪鄉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83歲了,現家中就只有她和智力障礙的兒子一起生活,因前段時間一直下雨,潘通美家後院堡坎垮塌,這可把她愁壞了,鎮遠縣湧溪鄉湧溪村駐村隊長唐劍平知道此事後,自掏腰包買了水泥,找車拖到潘通美家中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長沙縣:「網」系民心,引領幸福之路
    9月27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調研團一行來到湖南省長沙縣,圍繞「網際網路+基層治理」相關工作對長沙縣網上群眾工作部、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星沙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了解探尋在信息化發展新形勢下,長沙縣積極適應並將網際網路新媒體運用於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軌跡和經驗成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滿足需求,減少隱患,優化環境 | 如東電瓶車...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滿足需求,減少隱患,優化環境 | 江蘇如東電瓶車有了「集體宿舍」 2020-12-21 09:39:54 來源: 南通網 「原先我們小區有幾處可供電瓶車充電的地方,沒有棚頂,只有幾個充電插頭,非常簡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蘇州吳中太湖新城:新家園「心」治理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更是心靈之家和發展之家。建設者新家園是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在繼續服務好工地建設者的同時,進一步聚焦建設者們的派生需求,為來訪的家屬子女提供活動場地和「小候鳥」夏令營活動。同時,向周邊社區居民、「兩新組織」單位員工等全面開放,鼓勵聯合開展活動,構建融洽的工友關係、工地與居民關係,做到文明施工、和諧發展。第二,資源社會化。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如皋:「綠色+」託起沿江生態經濟,南通...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如皋:「綠色+」託起沿江生態經濟 2020-12-08 14:37:24 來源: 如皋日報 在江蘇如皋長江鎮,從沿江公路一處道口駛向江堤路,目之所及,皆是綠意。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精神在 家國興 小家「扮靚」大家庭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無論是創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區」,還是「曬家風·曬家訓」弘揚家庭文明新風尚,都是貴陽貴安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積極探索,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和諧盛景,正在這裡寫下新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黨建從「內循環」到「聯動化」 村社...
    「內循環」到「聯動化」的轉變,創新聯動服務模式,以「大黨建」提升「微治理」質效。村社黨組織每月輪流在線上交流群發布活動內容,聯建單位積極參加,切實提升了組織生活的吸引力。此外,平山村和寶平社區還聯手打造家門口的「平平聯動」志願服務站,推動治理水平和服務功能融合提升。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南通崇川:「鄰裡」和諧,共築幸福家園
    「男聲漸弱,女聲準備,起——」「大家把手伸出來,跟我做一節手指操」……10月13日,走進江蘇南通市崇川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棋牌室、閱讀室、健身室等公共服務場所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居民小康生活的幸福滋味。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讓年輕幹部在基層「百鍊成鋼」
    據了解,今年7月,滄浪街道根據姑蘇區「學習星期六」——「硬核」姑蘇幹部隊伍能力提升計劃有關部署,立足基層實際,推出「學習星期六·九九課堂」幹部能力提升計劃,並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了一套「四季育苗」工作法,有效推動年輕幹部向內提升、向上攀登、向外拓展。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實現從...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打通地理、法人、居民等三大資料庫,接入綜治、信訪、民政、數字城管、社會保障、「12345」便民平臺、「都亭好」微信小程序等數據信息,實現街道30萬管理人口治理數據一網打盡、治理場景一屏感知。   一鎮一街一特色,基層治理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針對個性化問題,各地在立足財力和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開發特色模塊,優化每個基層單位的「微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如皋:信息數據布設「天羅地網」 市域...
    近年來,江蘇如皋以構建簡約高效的治理體系、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充分整合12345政府公共服務、數字城管、網格化服務管理等資源,成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構建了研判信息、聯動融合、一體作戰的重要樞紐和「智慧大腦」,為建設高水平平安如皋、高品質法治如皋提供「智」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