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隊集訓的結束,中超第二階段的賽事即將重燃戰火,和第一階段不同的是,在第二階段裡可以說16支球隊的心態和情緒應該完全不一樣,每支球隊的目標和追求也截然不同。
當然首當其衝的是爭冠組中幾支還有亞冠任務的big4球隊,在亞冠賽程公布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他們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裡每個星期幾乎都要面臨一周雙賽的境地,想要奪冠先要踢滿六場每一場都是真刀真槍的高強度比賽,然後幾乎無縫連接遠赴西亞挑戰亞冠。
面臨魔鬼賽程的卡納瓦羅
這時候亞冠和足協杯的賽程還會發生衝突,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明白,放棄足協杯是唯一的選擇。
但就算如很多媒體而言,中超big4都派出「二隊」去踢足協杯,對於這四支球隊而言都是魔鬼的兩個月時間,特別是在隔絕狀態下的賽會制比賽,這時候輪換、陣容深度、教練對球員心理的掌控和調節,都會比平時狀態下佔據更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時候會高於一般比賽裡我們關注的技戰術、陣型等等。
所以可以想像其實在這樣的狀態下對於一支球隊的主教練而言壓力是外人難以想像的,這一點從第一階段的過程中教練們受到的輿論攻擊就可以看到。
他很會關注輿論對他的評價
敏感的卡納瓦羅幾乎每一次開新聞發布會都要回應一下輿論的質疑,這已經是在恆大在第一階段裡進球最多淨勝球最多積分最高的情況下。
如果說卡帥還只是需要一再辯解「塔利斯卡不是我的兒子」,那麼其餘幾個教頭簡直就算是被萬箭穿心了,熱內西奧已經被噴到不知所措,李霄鵬更是已經直接「調整崗位」,相較之下佩雷拉和奧拉羅尤受到的批評可能稍微少一些。
那麼在如此高壓的狀態下,幾家爭冠球隊在第二階段前景如何?目前明確提出以冠軍為目標的只有恆大和國安,但以上港的配置和投入,不奪冠顯然也是說不過去。
而陡然遭遇換帥風波的魯能,似乎已經被排除在爭冠行列中了。
魯能已經經歷換帥
作為衛冕冠軍、近十年來引領中國足壇潮流的廣州恆大,自然是眾矢之的,在這個這麼特殊的賽季裡,關於恆大究竟現在是「好「還是」不好「,從未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解讀。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矛盾的情況?
卡納瓦羅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反覆仔細地解讀,比如說他說的最多次的兩個話題,一個是「奪冠的把握」,另一個是「完成換血」的話題。
這是恆大本賽季國內賽場最大的兩個目標,卡瓦納羅當然不會說「冠軍一定是我的」,但大家都明白在恆大這樣的球隊裡沒有奪冠就是失敗。
在說到這兩個目標的時候他的一句話引起軒然大波,「恆大的陣容還不夠,中超有球隊的陣容在某些層面上是超過恆大的」。
這句話被兩極化地解讀,一方面的輿論認為就恆大如此班底還說陣容不夠,卡納瓦羅真的太會打太極,另一方面則認為恆大確實外強中乾,卡納瓦羅這是門兒清。
首先網絡碎片化時代,很多東西在輿論的放大鏡下很容易被斷章取義,比如卡納瓦羅這句話其實有兩個前提,一個是」挑戰亞冠冠軍「,另一個是」某些特定階段「。
卡納瓦羅確實很清楚,以恆大的班底在中超如果還說「不夠」,那已經沒有球隊能算「夠」了。但如果以這樣的陣容去挑戰亞冠冠軍,那確實仍然「不夠」。
恆大的陣容還"不夠"嗎?
而在「某些特定階段」上,確實無論國安、魯能還是上港,都擁有對恆大的優勢領域。
這兩點都指向了恆大三線中較為薄弱的中場線。
事實上這個中場的問題也是很多自媒體對卡納瓦羅「完成換血」的說法嗤之以鼻的焦點。
確實相比歸化球員人才濟濟的鋒線以及擁有中超最強中衛搭檔的後防線,恆大的中場線是第一階段表現得最起伏不定的一條線。
很多人質疑的點在於無論張修維、何超還是廖力生和徐新嚴鼎皓,他們都有各自閃光出色的場次,但若要說持續穩定發揮撐起恆大的中場,那上述幾個人都仍不夠格,所以我們經常見到40歲的老隊長鄭智要臨危救場。
鄭智仍要臨危救場
但這裡面不能排除卡納瓦羅在這麼特殊的賽制中堅持進行輪換的策略因素。事實上這幾名中生代國腳在中超都能夠站穩主力的腳跟,但在恆大他們只能競爭保利尼奧之外的兩個中場位置,密集賽程下互相分掉時間仍是情理之中的選擇。
第一階段的上場次數上,何超12場、徐新8場、廖力生7場、嚴鼎皓11場、張維修10場,卡納瓦羅幾乎儘可能平均地分配掉這五個人的上場時間,而結果也證明雖然他們中都沒有一個能夠穩定完全壓倒其他人的存在,但恆大出色的成績仍然證明卡納瓦羅「完成換血」的說法有一定道理。
之所以鄭智仍有9場的上場時間,其實更多是因為另外一名本應該起到傳承作用的中場國腳黃博文因為受傷在第一階段上場時間大幅度減少,33歲的黃博文在第一階段只有4場200分鐘的比賽時間,他的時間加到了鄭智的身上,這讓鄭智在第一階段有了將近460分鐘的上場時間。
黃博文的受傷才是關鍵
兩名老將加起來不到700分鐘的總數仍是相對合理的結果,如果將他們倆的上場時間調轉一下,會不會就不會有這種「恆大還要靠40歲的鄭智」的第一印象?
而卡納瓦羅關於「完成換血」的說法另外意義在於多達5名u21球員在第一階段獲得了不少的表現機會。
帕爾曼江5場、布格拉汗2場、譚凱元3場、吳少聰4場、王世龍3場,這五個20歲的球員能在中超冠軍隊獲得如此的上場時間,卡納瓦羅是功不可沒的。
吳少聰已經獲得不少肯定和時間
當然了自媒體們的另外一個詬病的焦點——左後衛,確實是卡納瓦羅最頭痛的地方。
上面說中場球員的時候沒有提到11場出場的鍾義浩,是因為他很多的上場時間都是出現在左後衛的客串上。
李學鵬的受傷是最頭痛的
李學鵬的重傷讓他在密集賽程中始終沒能回到最好的身體狀態,因此第一階段主力左後衛一直是高準翼,但並沒有邊後衛屬性的高準翼雖然已經在傳中腳法、助攻意識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始終在意識上仍是彆扭。
這不僅體現在邊路突擊方面的缺失,更體現在某些強強對話中在邊路防守上的孱弱,比如被郭田雨絕殺的比賽中,而這一側身前的中場是需要頻繁前插甚至深入禁區去做中鋒的保利尼奧,因此高準翼的這一側在第一階段是恆大承受壓力最大的地方,他的很多錯誤也會被無限放大。
在密集的賽程中這個問題其實無法得到本質解決,但卡納瓦羅在第一階段最後壓力不大的比賽中大膽啟用了高大的吳少聰,其實已經起到了不錯的效果,要想完整取代巔峰時期李學鵬的作用可能還差得遠,但起碼在防守端可以起到高準翼良好補充並且還有一些神來之筆,這已經屬於卡納瓦羅在左後衛位置上最大的挖掘了。
高準翼已經坐穩左後衛位置
但其實在擁有蔣光太和樸志洙這一對中超能力和發揮穩定性都數一數二的中衛搭檔後,防線仍然不是恆大的大問題。
卡納瓦羅明白,決定恆大能不能奪冠的關鍵因素,仍然是前場的外援。
簡而言之,是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這兩名綜合能力在恆大理論上最強的外援都因為疫情的原因,在訓練和身體狀態上都大不如前,相比之下塔利斯卡更加明顯。
塔利斯卡最後兩場才找回一些狀態
保利尼奧在第一階段仍有9個進球依舊是恆大關鍵時刻的大腿,但明眼人也看得出來在很多時候保利尼奧的「鐵人」成色確實不如上個賽季,這就讓恆大在某些特定階段會陷入全場被動的局面,比如對大連人那前75分鐘,對蘇寧第一場的上半場,第二場的下半場等等。
塔利斯卡就更不用說了,卡納瓦羅一直讓他首發給他上場時間以賽代練,儘管他仍未恢復到巔峰時期的狀態,在可以肉眼可見在最後幾場比賽中他的狀態已經上升了一個臺階。
小摩託費南多看上去似乎更有威脅,但卡納瓦羅心裡很清楚,「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是在歐洲都能決定比賽的球員,何況是在中超」。
保利尼奧是決定恆大最終高度的人
只要第二階段這兩個人能夠恢復完全的本色,恆大的奪冠可能仍然非常高。
最後一個點:在隔離狀態下的賽會制比賽中,更衣室關係和球員情緒的調節,有時候比技戰術更為重要,從第一階段上看,恆大和上港的效果要比國安和魯能略好一些。
魯能有李霄鵬受到球迷實名舉報的風波,國安有金閔哉的持續所謂」心不在焉「,相比之下似乎魯能的球員受到的波動會更大一些,魯能也最終落入第三位,提前遇到了國安,這場大戰無疑是奪冠組第一輪最引人注目的較量。
魯能真的毫無勝算嗎?
魯能真的會如外界所想,幾乎沒有勝算嗎?
相比之下恆大和蘇寧贏過華夏幸福和重慶似乎要壓力小一些,另外一場最為特殊的是上海的同城德比,如果按實力或者在以往正常的聯賽進程,上港無疑佔據壓倒性優勢,但在這樣兩場淘汰賽的賽制中,上海申花爆發的戰鬥力不可小看,特定的單場他們有能力給上港製造巨大的麻煩,上海德比可能會是爭冠組第一輪最激烈最有」球味「的比賽。
上海灘老大的爭奪又來了
兩場定勝負的淘汰比賽,這會是申花捍衛上海灘老大的最好時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