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可從現今無數例子來看,大多數規矩只不過是人們內心安於現狀的藉口;對於渴望成功的人來講,遵循規矩、墨守成規反而會讓他們更難有所成就。因為有些規矩對他們來講不是成功路上的助力,反而是一種束縛、是通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畢竟歷史上但凡獲得成功的先驅者,無一不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打破常規,開闢出一片嶄新天地的絕代天驕!
「得中鋒者得天下」——在NBA早期,由於拉塞爾和張伯倫統治級別的實力,直接影響了NBA後期發展的方向,導致聯盟各支球隊都熱衷在選秀大會上,選擇長個中鋒球員。於是NBA歷史上出現了不少狀元中鋒,有過像奧拉朱旺、奧尼爾、姚明、霍華德等兌現過天賦的超級中鋒,也有像誇梅-布朗、奧登等水貨「中鋒」。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的水貨中鋒狀元,說白了,主要還是因為「得中鋒者得天下」太過於深入人心,讓聯盟各支球隊寧願冒險選個看起來不錯的中鋒,也不願考慮一下有實力的外線球員。
在喬丹進入NBA之前,NBA可說完全是內線球員的天下。甚至在喬丹進入NBA的時候,當時手握狀元籤的火箭隊和榜眼籤開拓者,分別選擇了奧拉朱旺和薩姆-鮑威這兩位中鋒球員,壓根就沒有把喬丹這位外線球員放在心上。雖然大學時期喬丹就已經展現了一定的潛力和實力,可「得中鋒者得天下」的影響太過於深遠,喬丹實際根本不在火箭和開拓者的選擇名單上。
可自喬丹進入聯盟開始,NBA級別的對抗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困擾。在生涯處子賽季便可以拿到28.2分6.5板5.9助,51.5%的投籃命中率。這樣的數據不僅放在現在是巨星級別的,放在80年代的防守強度下,更顯喬丹的強悍。生涯首個賽季出色的個人表現讓喬丹成功斬獲了最佳新秀稱號,併入選了最佳陣容二陣。且隨隊進入到季後賽之後,新秀喬丹並未怯場,場均仍然可以得到29.3分5.8板8.5助。
緊接著喬丹雖然每年常規賽的個人表現都在穩定提升,且對於球隊的掌控也越來越熟悉,甚至還在87-88賽季首次獲得MVP榮譽,個人能力越加成熟。可即便如此,喬丹帶領的公牛卻無法在季後賽更進一步。喬丹生涯前期季後賽,不是0-3敗在凱爾特人手裡,就是連續三年敗在活塞「壞孩子軍團」手上。接連在季後賽以同樣的方式敗在同樣的對手手裡,讓外界不禁對喬丹產生了懷疑:果然,以外線球員為建隊核心,想奪冠就是難如登天。
經歷了幾年的蟄伏後喬丹終崛起,從90-91賽季開始,喬丹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先是連續三年在總決賽裡打出50%以上得分效率,帶領公牛創建三連冠王朝;更戲劇的是,喬丹在退役了一年多以後回到NBA,再次帶領公牛完成一次三連冠。90年代接連兩次三連冠、6個FMVP和4個MVP,讓喬丹的聲望達到了歷史頂點,這也給他奠定了未來成為NBA歷史第一人的基礎。
喬丹之所以能夠在90年代取得成功,主要是由於他並沒有被「強力中鋒才可奪冠」的言論給限制住,常年的季後賽失敗並沒有磨滅他的雄心壯志。他沒有在多次失敗後選擇安於現狀,反而打破「強力中鋒才可奪冠」的潛規則,完成了兩次三連冠。在喬丹拿到總冠軍後,徹底打破了NBA中鋒統治的局面之後,NBA迎來了分衛盛世。先有「便士」哈達威,後有四大分位,聯盟在這段時間不止被強力中鋒統治,更被分衛給瓜分了一部分統治力。若說到打破常規、不斷突破極限奪冠的,那必然少不了詹姆斯。
在喬丹之後,強力中鋒已經不再是聯盟唯一的建隊標準了,聯盟各支球隊開始把目光轉向其他位置的球員。2003年選秀大會上,具備超強運動能力、天賦異稟的詹姆斯被克利夫蘭在首輪第一順位選中,由此開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NBA生涯……
詹姆斯作為騎士的未來核心,生涯首個賽季雖然沒有打出像喬丹那麼出色的數據。但在騎士的全力培養下,也打出了場均20.9板5.5板5.9助的準全明星數據,力壓安東尼成為當賽季最佳新秀。甚至僅僅只是新秀詹姆斯,在加盟騎士的首個賽季便幫助球隊由上賽季的17勝提升到35勝戰績,幫助球隊站在了季後賽邊緣……
到了04-05賽季,詹姆斯在完全適應了NBA級別的對抗之後,他已經場均可以得到27.2分7.4板7.2助的全面表現,單從數據上來看,僅在生涯第二個賽季,詹姆斯就已經達到了巨星級別。在此之後詹姆斯就像是開掛了一般,不僅拿到過生涯最高的31.4分,還在生涯第四個賽季就闖進了總決賽。
不過生涯首次進入總決賽的經歷並不愉快,在這輪系列賽中,詹姆斯由於投射方面的缺陷和騎士陣容的原因,完全被波波維奇限制了。場均只有22.0分7.0板6.8助,其中命中率35.6%。也正是因為詹姆斯被限制住得分後,騎士才一潰千裡,0-4被馬刺橫掃出局。
在進入總決賽後的三年裡,詹姆斯並未如願成為總決賽的常客。因為08年凱爾特人聚首,在東部季後賽第二輪便4-3有無險擊敗騎士隊,導致當時最火熱的23vs24對決未能在總決賽上演。到了09年季後賽,剛剛拿到MVP的詹姆斯,意氣風髮帶領騎士衝擊總冠軍。雖然這一年沒有遇上凱爾特人,但卻遇上了剛剛崛起的霍華德,被巔峰霍華德以「一星四射」體系4-2輕鬆擊敗;
10年季後賽,詹姆斯再一次帶領球隊取得聯盟第一戰績和MVP獎盃,可常規賽的強勢並未能帶到季後賽當中。這年騎士再次在東部第二輪遇上凱爾特人,這次面對更加年邁的三巨頭,詹姆斯帶領騎士反而2-4不敵,相比首年相遇,甚至連搶七大戰都沒有。
從詹姆斯生涯前七年來看,他和喬丹一樣打出極為出色和漂亮的數據,兼且拿到MVP,但最大的問題也是一樣——無法奪冠。
09-10賽季結束後,極度渴望奪冠的詹姆斯被騎士管理層潑了一臉冷水。作為小球市,騎士管理層根本就不想出錢出力為詹姆斯打造奪冠陣容,只想吃著詹姆斯為他們帶來的流量紅利。可詹姆斯一人雖然可以帶隊在常規賽打出聯盟第一戰績,可季後賽卻雙拳難敵四手,根本難以在季後賽更進一步。
在詹姆斯決定一之前超級巨星的奪冠方式:要麼就和喬丹一樣等待隊友慢慢成長;要麼就和科比一樣交易得到幫手;或者就和凱爾特人三巨頭一樣,在巔峰期開始下滑,自己一人奪冠無望的時候被動選擇聯手。可詹姆斯打破了這一切,作為兩屆MVP得主,他主動放下架子,跑到邁阿密聯手巔峰韋德和波什,組成當時聯盟最強陣容球隊。
主動巔峰三巨頭聚首,這在NBA歷史上根本沒有見過,但詹姆斯開了先河。這個決定對當時如日中天的詹姆斯來講,從某個方面來講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在決定宣布之後,便有不少克城球迷開始抵制詹姆斯,燒掉他們的「23號球衣」,但為了追尋總冠軍,詹姆斯依然決定出走邁阿密。
熱火巔峰三巨頭聯手的第一個賽季,雖然擁有聯盟最豪華的陣容,但實際上他們內部問題可不少。在斯波手下,三巨頭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成熟體系,他們依靠的就是三巨頭用天賦碾壓對手,畢竟當時詹姆斯、韋德都是聯盟前五球員。最終熱火三巨頭聯手首年便讓詹姆斯復仇凱爾特人,衝進總決賽。
但老辣的獨行俠不僅自身在總決賽中超常發揮,他們更是針對詹姆斯沒有背身單打、沒有低位技術進行防守,最終詹姆斯系列賽場均只得到17.8分7.2板6.8助,這樣的表現根本不符合他MVP的實力。最終熱火在詹姆斯「拉胯」的表現下,2-4不敵獨行俠,輸掉了總冠軍。
在首年奪冠失敗後,熱火首先進行了內部調整,籤下肖恩-巴蒂爾,讓波什有更多的時間出現在中鋒位置上;其次在韋德和詹姆斯之間,確立真正意義上的球隊老大。而詹姆斯個人在熱火首年失敗後,在當賽季休賽期,和奧拉朱旺苦練腳步,讓他的低位背打技術得到了長足進步。
11-12賽季,詹姆斯常規賽階段場均27.1分7.9板6.2助,再次拿到MVP獎盃。且在之後的季後賽及總決賽裡,詹姆斯再也沒有了曾經「拉胯」一般的表現,最終熱火在聯手第二年便4-1擊敗雷霆,擊敗雷霆三少,成功奪冠。詹姆斯也是在這個總冠軍,FMVP+MVP之後,開始有了「聯盟第一人」的聲音。
12-13賽季,詹姆斯保持強勢表現,不僅再次拿到MVP,還成功蟬聯總冠軍和FMVP,成為當之無愧的「聯盟第一人」。不過就在大家憧憬熱火三連冠王朝的時候,熱火三巨頭聯手的第四年,由於韋德和波什的下滑,他們倒在了馬刺面前,徹底無緣三連冠。
詹姆斯在生涯前期就曾經說過要為騎士帶來總冠軍,可由於詹姆斯沒有堅守騎士,為了總冠軍遠走邁阿密,巔峰期抱團成為詹姆斯生涯最大的黑點之一。不過這個黑點,隨著詹姆斯為騎士奪得隊史首冠後,開始逐漸消逝……
15-16賽季,庫裡單賽季投進402記三分,勇士打出73勝戰績,顯得不可阻擋。且他們還在總決賽3-1領先於騎士,把騎士推到了懸崖邊。好在1-3落後的絕境並沒有讓詹姆斯選擇放棄,因為他肩上背負著「為克利夫蘭奪得隊史首冠」的使命,讓他根本沒法放棄系列賽。於是在G5、G6詹姆斯連續兩場40+得分爆發後,騎士艱難扳平了比分。勇士vs騎士搶七大戰,詹姆斯全場27分11板11助的三雙表現+關鍵蓋帽,讓騎士得以93-89擊敗勇士,最終1-3逆轉,奪得隊史首冠。
在這個總冠軍之後,不管詹姆斯當時離開有沒有對或錯,他做到了他承諾的——為克利夫蘭帶來總冠軍,他已經不欠騎士什麼了。
2018年總決賽結束不久,詹姆斯便宣布加盟湖人,和湖人籤下了4年合同。這份4年合同就已經幾乎把詹姆斯最後的巔峰留給了湖人,而湖人想要詹姆斯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想要趁著詹姆斯巔峰未下滑時,為湖人帶來一座、兩座、甚至是三座總冠軍獎盃。
可首年加盟湖人,由於勇士過於強大的威懾力,詹姆斯和湖人管理層都「戰術性」地放棄了這個賽季,反而帶著年輕人開始歷練,期望球隊年輕人中有人可以打出巨頭表現。畢竟若是有年輕球員可以打出來,接下來不論是交易還是留下,對於湖人奪冠計劃都有極大的作用。可這一切在詹姆斯受傷後都變了,最終湖人無法進入季後賽,年輕球員也沒有人能打出全明星表現,這讓「詹黑」徹底高潮:早就說了詹姆斯不敢來西部打球,他在東部可以進總決賽,一來西部就連季後賽都進不了。
在湖人的第二年,湖人管理層放棄了球哥、英格拉姆等潛力球員,為詹姆斯交易得到了濃眉,這在賽季中期一度被喊不值。主要是因為濃眉只有一年合同在身,若無法奪冠也不見得濃眉會和湖人籤下長約,而詹姆斯也未必和濃眉聯手首年就能奪冠。
其實早在湖人得到濃眉的時候,就有不少球迷在擔憂,濃眉會不會和樂福和波什一樣被廢,畢竟濃眉主打內線的打法也和詹姆斯此前的打法產生了衝突。但沒想到的是詹姆斯在巔峰末期學會了主動妥協,他在休賽期就曾對濃眉說:「這是你的球隊,我們會圍繞你打球。」於是新賽季我們看到了詹姆斯主動做起串聯球隊的工作,關鍵時刻的罰球和進攻,也基本上讓濃眉來執行。
也正因為詹姆斯的主動讓步,始終讓濃眉處於最舒適的打球環境,所以他和前幾年在鵜鶘,根本沒有出現下滑的趨勢。全力濃眉+巔峰末期詹姆斯,讓湖人不僅在常規賽階段取得49勝西部第一戰績,更在季後賽中得以接連4-1晉級總決賽,最後面對熱火和巴特勒的反撲,以絕對的實力優勢4-2淘汰熱火,捧得總冠軍獎盃。詹姆斯個人也因為相較濃眉更為穩定的總決賽表現,如願奪下個人生涯第四個FMVP獎盃。
這次奪冠真正改變了詹姆斯的歷史地位,4個總冠軍+4FMVP+4MVP,也讓詹姆斯真正有了叫板NBA歷史第二人的資格,讓他真正具備了成為NBA歷史第二人的資格,也擁有了更多追逐歷史第一人的機會……
從詹姆斯生涯來看,他經歷了騎士1.0時期「雙拳難敵四手」的無奈,經歷了決定一為他帶來的質疑和謾罵,也經歷了1-3落後逆轉為騎士奪得隊史首冠的興奮,今年更是聯手濃眉,一路從不被看好的姿態逆襲奪冠……尤其詹姆斯在巔峰末期,能夠學著適應隊友,放下天之驕子的光環,或許這個時候的詹姆斯才是最好的吧,也難道詹姆斯在總決賽賽後採訪說:「我現在能輕易擊敗27歲第一次奪冠時的自己。」
從備受質疑的抱團走捷逕到生涯第四冠,詹姆斯重新詮釋了何為「聯盟第一人」。他勇士打破常規,沒有被一人一城所謂的「忠誠」禁錮,也絲毫不被世俗眼光所禁錮(不懼決定一所帶來的影響和壓力);且詹姆斯這些年來一直在挑戰自己的極限,一直在試圖創造贏,一直在試圖靠近總冠軍。這本來就應該是「聯盟第一人」所應該具備的,而如今字母哥,在這方面顯然還不足以接位「聯盟第一人」。
勇於打破規則+承受質疑與謾罵+一直進步、一直挑戰極限,這就是詹姆斯這些年所詮釋的「聯盟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