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科技迅猛發展,金融科技改變了銀行的業務流程、業務模式,甚至決定了銀行的未來。如何讓銀行的金融科技助力企業發展,浦發銀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
「科技合作共同體」,是浦發銀行於2018年發起成立,由銀行、科技公司、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等多方共同組成的「開放共享、共建共贏」的生態平臺,選拔具有商業成長價值的高質量科技企業,全方位交流合作、研究賦能、投資孵化。
經過兩年的實踐,浦發銀行「科技合作共同體」在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和推廣應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為產業發展助力上成效顯著。
這份步履鏗鏘的成績單,最亮點之一莫過於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與廣州蓋特軟體合作參與的廣州花都獅嶺箱包皮具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項目「聯金融」模塊。
在筆者實地走訪時,聽到不少群眾感慨道,這不僅是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小步,更是銀行通過數位化手段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創新之舉。
傳統製造產業的「生死劫」
中國皮具看廣東,廣東皮具看獅嶺。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區域內擁有皮具生產型企業8600家,商戶186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產業年生產值超過300億元,是中國典型的「輕工業、小企業、集體企業、加工業」鄉鎮產業集群,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皮具之都」稱號。
但在消費升級、電商爆發的背景下,獅嶺鎮企業仍依靠傳統的人際溝通方式協作、效率低、生產資源無序運轉、浪費大,特別是今年遇到新冠疫情帶來的國際市場危機更是獅嶺鎮箱包皮具產業集群的挑戰。
「數位化轉型是獅嶺皮具箱包產業在新形勢下走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獅嶺鎮鎮長謝英俊表示,只有通過數位化手段使目前的獅嶺鎮箱包產業鏈上下遊連結、高效協同,利用數位化的「共享、集中」使每個企業降本增效,才能推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
金融力量助力產業 「造血」
自浦發銀行廣州分行成立以來,就深度參與廣東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在獲悉花都獅嶺箱包皮具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需求後,浦發銀行花都支行結合產業需求,設計了通過浦發銀行「E帳通」系統接入產業平臺,為平臺上小微企業提供對應供應鏈的支付結算、薪資發放、在線融資功能,並與政府合作設計符合獅嶺鎮特點的薪資卡,為當地民眾提供個性化、定製化金融服務。
可喜的是,12月1日,花都支行獅嶺皮具皮革產業集群產融對接項目正式投產。通過「E帳通」系統與當地皮具皮革產業平臺對接,為平臺上業務提供與ERP系統關聯的支付結算服務。
廣東省工信廳還將獅嶺箱包皮具產業集群轉型試點作為廣東省18個數位化轉型試點項目之一。筆者了解到,目前可接入主要生產廠家達15戶,對應小微供應商約100戶,並將於後續根據產業需求加載薪資代發功能,上線銀稅貸、結算貸等線上融資產品,以數字金融踐行普惠服務。
擁抱數位化的「變」與 「享」
實踐證明,金融科技的數位化手段實現了無縫對接,以此來提高效率、降低「等、追、催、核」等隱性成本,「我們就是要通過構建行業性的平臺與銀行對接起來,勇於改革,致力共享,幫助更多的箱包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讓企業實現快速成長」,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今年,浦發銀行發布了全景銀行系列藍皮書,圍繞「面向全用戶、貫穿全時域、提供全服務、實現全智聯」願景,創新業務模式、拓展服務邊界、重塑服務能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誠然,全球數位化進程加速推進,數字經濟已經闊步邁入發展快車道。下一步,浦發銀行廣州分行將繼續利用專業化優勢協同、共享合作,深入布局金融科技領域,賦能優質企業,打造科技合作共同體,共建金融生態圈。
來源 | 金羊網
責編 | 汪海晏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