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后期的真諦 看完這7點 才知道以前的照片調色完全是錯誤的

2020-12-23 大民的快樂生活

01攝影后期的現狀

什麼是後期?在影像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後期究竟出於一個怎樣的地位?在攝影門檻越來越低的今天,後期又是怎樣的處境?

如今的後期被「摧殘」得太嚴重了。隨便搜一搜,便可以看到,很多人所認為的後期,都是照片結構的調整、色調的調整和藝術修飾,也就是合成。甚至有人認為照片拍得不好,通過後期照片就會變得優秀了。這怎麼可能呢?

02攝影后期的作用

後期是對前期進行一個輔助,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前期才是核心。前期的拍攝質量不能太差,後期才有發揮的餘地。好多後期的教程和老師,都在打著「拯救廢片」的旗號,這個概念就已經有問題了。都拍廢了,還拯救什麼?他們所說的廢片大部分根本也不算是廢片。真的給你一張廢片,除了重拍還能怎樣?所謂的變廢為寶,三分鐘學會的後期秘訣,都僅僅是標題黨而已。所以我們一定要正確地認識一下後期。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攝影藝術家,而沒有所謂的後期大師、後期藝術家?因為他們的級別根本沒有辦法和前期的大師相提並論。這個過程有些像攝影剛剛誕生時與繪畫的對比,當時繪畫的看不起搞攝影的。隨著攝影的發展,地位的不斷提升,也沒有人會把後期推到臺前?一個優秀的作品,都是指攝影師拍到的東西,幕後的後期團隊和技術大能很少被提及。前期攝影到位了,後期就是概念上的一個潤色。

03什麼是攝影后期

後期的關鍵就是在於無中生有的「想像」。它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需要一套美學,哲學體系的正確支撐。

後期其實就是一種想像,和畫畫是一樣的。為什麼同樣的照片,同樣的軟體,做出的後期效果千差萬別呢? 關鍵的問題是使用軟體的人對色彩、對畫面空間布局的概念理解不同。

這個無中生有就相當於在畫畫的時候,一張白紙,大家都去畫一個紅色瓶子,最後100個學生不可能都畫出相同的色相,總會有一些偏差的感覺。

一個的人生閱歷,接受過什麼樣的美學和哲學教育,就會說出什麼樣的話,做出什麼樣的作品。

想像並不是天馬行空的創意,也不是ps合成。而是在拍攝之前率先想好的主題,如何實施的過程,以及期望達到的效果。

攝影師創作時拍到一些東西,都有一些自己的先入為主的概念在裡面。繪畫也是這樣,所有人看到的,表現出來是完全不同的。

雷諾瓦和莫奈寫生的時候,兩個人在同樣的風景下,坐在同樣的位置,畫面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雷諾瓦鏡頭更近,筆觸更長,主體人物更居中,細節更加細緻;而莫奈對色彩的運用更加精緻、鮮豔,整體感覺更真實。通過這個事例我們會發現關注度不一樣,最後呈現出來的畫面完全不一樣。

拿到一張照片以後,後期工作者之前所受的美學和哲學教育思維,他的人生閱歷和三觀,就會對最後的修片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攝影師和後期不是同一人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工作銜接上的不連貫。後期人員沒有攝影師拍攝時的創作激情和感受,對於他們而言,修片僅僅是工作而已,毫無情感可言。這樣的最後出來的作品就很難達到攝影師最初的預期了。

反倒是獨立攝影師,比較自由,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已經想到自己後期要做什麼。無論是借鑑、模仿還是創作,甚至突發的靈感,會有自己的一套路子和風格。拍攝和後期一氣呵成。

04後期在做什麼

後期是廣義上的"素描關係",也就是對比或者事物的對比關係。

有些人認為他就是調色和合成,其實不然。雖然很多人都是被調色與合成所吸引來學習後期,但調色與合成只是後期的一小部分。

很多人開始學後期的時候,感覺總是沒有別人的漂亮。常常感慨別人做的照片真牛啊,調色厲害,合成更厲害。當自己開始學習後發現,合成最後落地到照片完成時,創意也好,激情也好,都會被長年累月的重複操作給磨平。因為使用最高的頻率無非是換天、換地、換水,換飄紗。再也沒有其他的創意合成了。除非你進入了4A級廣告公司,可能會用到一些創意。

再說調色,它確實會產生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在我沒有理解後期之前,好像所有的照片都應該是調色相來改變色彩。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加對比:增強和減少對比的時候,色彩的色相就已經會發生一些改變了。因此,後期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廣義上理解的一個素描關係。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對比,或者事物的對比關係。

一幅畫面裡的對比不是一個,不同顏色的元素是對比,主體和背景又是一個對比等等。要把一個平面的照片延伸開,一層一層打開去看。就好像我們小時候的立體賀卡,你合起來是一個平面的2D,但是當你把這個賀卡展開之後,它會分出一層一層的。把一個照片想像成一個三維的空間,是因為前期它本身就是在一個三維的空間所拍攝到的畫面。在後期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想像成立體的,這時候素描關係就上升到了技術層面。

05影調和色調

影調大於色調,黑白灰大於顏色。沒有調不出的顏色,只有混亂不堪的調子。黑白灰拿不準,色彩必然是混亂的。

但凡接受過一些繪畫教育就有這個經驗:在畫畫之前,可能是被色彩吸引的。但上來就畫色彩是不允許的。先要過素描關,畫黑白灰,畫速寫,再畫素描。素描的基礎打紮實了,這個時候才能開始畫色彩。

所謂影調大於色調,說的就是黑白灰素描關係要大於任何的色彩關係。黑白灰要大於色彩,大於顏色。很多的後期就是一個對比的關係。有些照片看起來灰灰的,就是黑色階和陰影沒有沉下去。該有的暗部要沉下去,不僅僅是初學者,就算是一個有經驗的攝影師或者後期,很多時候也會犯這個錯誤。

我們日常生活看大千世界,尤其是黑夜,道路兩旁有路燈的照明,關注點也只是在能夠看到的路面,有誰去關注道路兩旁燈光找不到的黑暗地帶呢?人的眼睛不太會去關注這些非常暗的部分。也不會有人在看一張照片的時候,找到暗部目不轉睛的盯著看。因為在畫面裡它本身就不是很重要的。

儘管它們不那麼重要,但是這些暗部不沉下去,又不能和其他的亮部形成明暗對比,整個畫面的影調就要出問題。歸根結底,是這個關鍵的「對比」問題沒有搞清楚。再講清楚點,就是黑白灰拿不準,所有的色彩都是灰的、髒的、亂的。色彩無序,對比不到位,整個照片當然是灰灰的。但是暗部也要有層次,如果搞成黑死狀態,毫無細節,也是不可以的。

06後期是一種清理

正確的對待後期,不是合成,不是調色,而是一種「清理」。這裡說的清理不是使用汙點修復畫筆工具祛斑,也不是圖章工具修補,而是該壓暗則壓暗,該提亮就提亮,該去掉就去掉,該增加就增加。而這裡說的暗、亮、增、減,其實說的就是一種空間對比關係,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素描關係。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人會犯的一個錯誤,玩命的把亮部提亮,像這種受光,面部光源顯得亮的。其實你想讓片子顯得更亮的話,不是提高光,也不是白色色階,它們會過曝的。想讓他結構更明顯,一般是降高光,你會發現降高光之後它的結構關係比之前要明顯很多。高光降了之後,反而會把五官結構點上的高光點全都空出來了,之前高光泛出的感覺也都會往回收。

照片想要獲得光感,不是說一味地增強高光,也不是增強白色色階,而是適當的增強對比關係。當你把高光降下去之後,相應的配合黑色色階沉下去,提一下陰影,這個時候整個照片的對比和結構關係,比原片就大大加強了。同時適當的提升一些白色色階,或者整體曝光,這時候在整個五官上的結構,包括高光點的確認,以及暗部關係的確認,都會比之前好很多。

我們在進行修片和調色的時候,高光不是說越提越亮,相反的是要把周圍環境壓暗,來去凸顯映襯高光的亮。白天為什麼看不到星空,晚上的時候卻滿天繁星?白天這些星體也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就看不到?因為我們周圍的環境太亮了。萬物皆對比,只有當周圍環境暗下來的時候,才更容易獲得光感;相反越亮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麼光感的。

我們拿到照片,看到亮調,第一反應不是讓他更亮,而是將周圍壓暗。包括做中性灰也是。做完中性灰觀察一下圖層,如果裡面的白色畫筆非常多的話,百分百是做錯的。當然黑色畫筆太多也是不對的。有些極端的例子是整個後期幾乎全都是黑色畫筆,嚴重到幾乎把高光都蓋過去了。

無論是白色或黑色畫筆過多,黑白灰的關係平衡都會被打破,都有問題的。正常情況下的比例黑色畫筆大概是60%這個樣子,也就是黑色為主。超過這個值,甚至達到80%以上,就有問題了。想像一下,太白,就是太亮,相當於前期的過曝,沒有任何層次對比關係,畫面平平;太暗,也是一樣的道理。

07後期的真諦

有序地將照片的物理結構,向視覺主體引導。我們要通過後期手段,把主次分開,遠近分開,把一張普通的片子變得有代入感,空間感和層次感,這才是後期該做的。

後期技法紛紛擾擾,什麼才是大能?什麼才是該學的?

人的精力有限,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在有限的生命裡,走正確的路,吸收有用的營養,才能不斷進步。

謝謝您的觀看,請關注大民哥,每日分享實用攝影乾貨。

相關焦點

  • 人像照片臉暗,咋用攝影后期調亮?這3個ps調色技巧,簡單實用
    人像照片面部暗,咋用攝影后期調亮?這3個ps調色技巧,簡單實用本篇教程,我們來學習如何通過Adobe Ps單獨提亮暗部,以及如何使用HSL調整面板中的明度選項來提亮人物的面部膚色。後期思路:1)單獨提亮暗部:在基本面板中提亮暗部,並加強畫面的明暗對比度。2)柔化皮膚:減少清晰度,柔化皮膚。3)在HSL調整面板中提亮膚色:在HSL調整面板中,拖動「明度」選項中的「橙色」滑塊,提亮膚色。
  • 攝影后期調色時,如何精確獲取照片的高光選區?
    調整任何一張圖片的色彩或者合成效果,關鍵點是選區,因為我們通常為圖片的某一個區域進行調色和合成處理。如何得到精確,過渡自然地選區,是調色合成的首要條件。從大範圍看,圖片可以劃分為3個部分:高光,中間調,暗部,本文將介紹如何精確得到照片高光區域的選區,以便在後期調色或修飾中,單獨處理高光部分。
  • 手機人像攝影后期教程:日系清新風格的典型特徵和調色方法
    這是該風格最擅長使用的色彩。正確理解人像後期的指導思想和思維過程,才是最根本的基礎和靈魂。只有把握了背後的原理,才能脫離具體的思路限制,而自由發揮。否則,記一些步驟、套路,對後期水平的提高沒有任何意義。了解了日系風格的特點後,下面我們通過實際的案例來看一下日系清新風格的照片究竟該怎樣做後期調色。
  • 攝影后期調色沒感覺?最詳細的色彩搭配原則
    在攝影后期的過程中,面對片子複雜的顏色,我們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調色,以及調成什麼感覺。狗菌這裡整理了詳細的攝影后期色彩搭配原則,一起來看看吧~01色彩搭配原則在後期調色中往往需要統一色調有句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不知道該穿什麼顏色衣服拍照,那就選白色。百搭「白」的背後是白色的特殊性——不帶任何顏色,明度高。白色不會引入雜色,後期容易統一色調,畫面也顯得非常乾淨;明度高,很容易與灰度背景區分開來,突出主體(並非顏色),對背景的要求會低很多,黑色也是一樣的道理。
  • 後期,讓照片展現不同的風採(附LR上手教程)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被演南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三分攝影,七分後期」,或者聽說過另外一句話叫做「單反不後期,不如用手機」。確實是這樣,前期拍攝可以抓住一些瞬間,將場景記錄下來,但是想要照片變得與眾不同,後期調整非常關鍵。
  • 「新手教程」人像攝影,後期調色應該怎樣入手?
    人像攝影,對於新手來說是有非常多的問題。前期的策劃、用光等以後再單獨出教程,今天要說的是後期中的最重要的一環——調色。幾張調色前後對比調色看似簡單,但卻是深不可測的一門學問,表面上只需要幾個命令隨便拉拉滑塊,但真正要調出非常棒的色調確實相當有難度的,下面我就根據自己幾年的經驗積累來和大家說下怎樣調色能夠讓自己更加快速的入手。
  • 12 Luminar4自然風光攝影的後期調色技巧實例操作流程演示
    這是一期關於自然風光攝影的實例操作教程,我會解釋整個後期的思路,修圖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相關的解決方法,這裡面匯集了所有與自然風光照片相關的操作小技巧。當天日落時,天空的能見度不高,畫面顯得很不通透,又加上是在海邊,所以水氣比較重,讓照片中的光線看起來比較平,顏色沒能跳出來,缺乏層次感,這也是我要在後期中去重點解決的問題,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使用Luminar4為這張照片調色,讓它重獲新生。
  • 解決尼康黃、佳能粉、索尼綠、富士紅的辦法:相機內設與後期調色
    先看第一組:似乎通過這四張照片中人臉、藍色背景板的表現,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出來佳能的色彩表現更偏向橙色、尼康較為適中、索尼偏黃綠、富士偏紅。在實際調節時,通過搖動方向控制搖杆就可以控制白平衡偏移網格中央的「小白點」,簡單來說,你把這個小白點移向哪一種顏色,最終你拍攝的照片就會偏向這個顏色。如果不考慮後期調色,想要在相機內部解決偏色問題,可以利用這一個參數來進行糾正。
  • 又一後期調色痛點被解決,看完對比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那麼,除了顯示器的色彩準確度,色深這個讓後期剪輯師頭疼的問題,如何優雅快速的解決呢?關於8bit和10bit色深的問題,一次說個清楚對於視頻創作的用戶來說,不可避免的接觸到拍攝,同樣也可能會有調色方面的需求。
  • 照片點評,這6大類15個攝影錯誤,你犯過嗎?知道咋改正嗎?
    照片點評,這6大類15個攝影錯誤,你犯過嗎?知道咋改正嗎?最近接到網友發來的照片,讓我做一下點評。一些問題,比較普遍,經過他的允許,我發到這裡,供大家參考。我先對單獨照片,或者一類照片,進行評說。最後對一些共性問題,進行總結。一、失衡:(1)上一張照片,有路的時候,順著路拍,沒毛病。
  • 99%攝影人都喜歡好看的色調,該如何調色?
    終於,根據一些ins、微博上的熱門的照片和色調,我發現了這3條調色秘籍:1、照片要有主色調;2、色彩搭配和層次;3、根據環境調色。我們經常模仿攝影大佬的網紅色調,其實就是在模仿他們後期處理照片的方法。那麼這3條調色秘籍在實際上是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照片要有主色調如果照片中各顏色都突出,就會顯得雜亂無章,缺少主線。想要色彩好看,畫面通常要有鮮明的主色調。
  • 莫蘭迪色調該怎麼調 高級灰是個什麼鬼 有些調色原理你該知道
    因為講色彩是最難的事情,每個人對於顏色的感知程度是不一樣的,你覺得這張照片顏色偏紅了,可另一個人還覺得偏青色,這事兒沒地方說理去,所以這也是我遲遲不去聊顏色的原因之一。那現在既然寫了,那就努力認真的寫好點,還是希望小夥伴們辯證的去看,覺得有用,就記一下,覺得無用,就一笑而過。
  • 手機攝影后期:18組照片對照,掌握其一就能讓你的朋友圈贊爆
    但要是以觀眾席為準,舞臺上就會完全曝光過度。我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曝光,就是讓舞臺適當曝光過度一點點,而觀眾席上又不是死黑一片,然後再通過後期把暗部提亮並適當降低一些高光。不過RAW照片必須要後期才行,如果你想直出的話,對於這種明暗反差大的場景可以用HDR模式拍攝。
  • 什麼是正確的後期調色思路?4個步驟,讓你有套路調色
    攝影如何正確後期正確的後期是順勢而為。比如後期想把照片調成復古的色調,前期拍攝時就不能有太多的現代元素在裡面,會形成不倫不類的違和感。同樣一種風格的色調也不是適合所有的照片。正確的後期是以現實為基礎比如後期修一張人像,改善皮膚除汙點或適當加強輪廓的線條感會讓人耳目一新,但決不能p成自己和老媽都不認得了。
  • 想要嘗試紫色系後期調色,快來看看這份調色教程
    (注意每個季節的日出日落的時間不同)日出:這張是拍,上面客片時的素材圖,冬天早上五點起來拍的片子(攝影的心酸淚史)日落:這張是傍晚暴雨後飛機上拍的。坐飛機的技巧:我通常會選擇傍晚的飛機,在高空的日落時間超長。
  • 六張圖解讀攝影大師們 都是如何拍出這麼好看的照片
    很多新手都會去網上看大量的圖片學習別人是怎麼拍攝出來的,但是畢竟是新手肯定不知道裡面的門道,俗話說得好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今天給大家聊聊攝影圖片裡的門道,很多知識網上都找不到只有自己經歷過後總結出來的才是真理,你可以去問攝影們這是怎麼拍的,但是你卻不能問到所有圖片是怎麼拍的,所以我們需要看穿圖片裡面的秘密廢話不多說下面開始。上面這張圖構圖明確光影拿捏合適,不失是一副佳作。但是你知道別人是怎麼拍的嗎?現在解讀上面圖片裡的秘密,第一這是在一個空曠的室內,並且光線是從外面透過玻璃進入室內的形成逆光效果。
  • 冬天到了,手機攝影人都會學的一天4個時辰調色技法!
    利用好光、遵循光的變化規律,這都是後期調色中不可忽視的關鍵點。一天24小時,最有光線特色的,是4個時間段:清晨、中午、傍晚、夜晚。這四個時間的光線區別很大,所以我們要有不同的調色規律和風格來進行後期調色。
  • 4個攝影技巧幫你植物照片更美
    拍攝花草植物的時候,有哪些光影技巧,在攝影前期和後期上要注意啥?(1用好光影可以幫你拍攝出任何題材的漂亮照片,當然其中包括拍攝植物,攝影自學班這篇教程為大家解說,拍植物是怎麼用好光影?先看關於植物拍攝運用光影的4個技巧口訣:逆光水滴有光斑。
  • 全文4191字,手把手教你學會LightRoom調色,手機調色APP統統拿下
    什麼是調色?調色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此時此刻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我想你一定聽說過攝影調色這個事情。其實我們在各種APP或者社交平臺上經常聽說的給照片「添加濾鏡」就是調色的一種。關於什麼是調色,我想從以下四個問題入手和大家來探討照片後期調色的意義。1、調色調整了照片的什麼?先來看下一張照片到底包含了哪些信息。
  • snapseed最核心的三個功能,學會了才是後期高手!
    因為它免費、簡單,易上手,深得手機攝影愛好者喜歡。 然而,你覺得用snapseed就是簡單的滑動幾下屏幕就可以嗎?其實,很多人對這個軟體的理解,還是一些基礎的工具操作上,但由於不知道正確的修圖思路,所以修出來的照片各種天馬行空,不著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