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在冷戰期間中,蘇聯由於軍事裝備研發上對於立項和撥款的審核十分寬鬆,因此很多即使是小眾、冷門的特種裝備研發,也能得到充足的資源傾斜。
這種時代背景下,蘇聯的專用消聲槍械、水下槍械研發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直到80-90年代,採用9x39毫米口徑彈藥的AS/VSS為代表的微聲步槍,SPP-1和APS為代表的水下槍械,都是世界上綜合作戰性能最好的型號。
90年代後,國內槍械行業和俄國的交流與技術引進開始恢復。國內的水下槍械技術,就來自於原蘇聯60-70年代的第一代產品。但對於實戰需求更為旺盛的消聲槍械,國內並沒有引進AS/VSS的技術、或者參照其成功思路,替換掉85式微聲衝鋒鎗,而是開發了5.8毫米的05式衝鋒鎗,這是中國特種槍械研發過程中,在21世紀初期犯下的最大遺憾之一。
【AS/VSS名義上是步槍,本質上依然是強化版的微聲衝鋒鎗】
首先要強調的是,很多人所謂「AS/VSS是微聲步槍,和國內的微聲衝鋒鎗定位不同,沒有可比性「的說辭,是徹頭徹尾的胡扯。
採用金屬摺疊託的AS步槍,空槍帶彈匣的重量僅2.5公斤,長度875毫米;和同時代的其它專業微聲衝鋒鎗相比相差無幾——比如國產85式微聲衝鋒鎗,2.5公斤重、869毫米長。64式微聲衝鋒鎗的空槍重量有3.4公斤,比早期的M16步槍還重0.3公斤。
圖:國產85微聲衝鋒鎗,發射亞聲速彈時槍口動能不到340焦耳,遠低於使用同樣口徑子彈的54手槍
圖:蘇聯AS步槍,和85微衝一樣長、一樣重,但是精度高得多、可靠性好得多、威力翻倍不止、射程翻倍不止
無論從槍械的槍口動能、後坐力、真實有效射程來看,AS/VSS這種專門口徑的微聲步槍,都與主力型號的自動步槍相去甚遠,反而更接近強化型的衝鋒鎗。
比如衝鋒鎗中最常見的9x19毫米派拉貝魯姆口徑彈藥,它由德國在1902年研製成功,存在相當多的衍生彈種。其中威力較大、專門設計給常規衝鋒鎗使用的,就有德國08E型普通彈、義大利M1938普通彈等等。此類彈種通常彈頭重6.35-7.4克,初速在420-450米/之間;槍口動能大致處於643-652焦耳。
圖:彈頭高速飛行時壓縮、振動空氣形成的激波,會形成顯著而尖銳的噪聲。當子彈降低到亞聲速範圍內,激波的消失會使它的噪聲急劇降低。
最常見的突擊步槍彈藥就是AK47的7.62x39毫米彈,槍口動能大致在1990-2157焦耳的級別。AS/VSS雖然以「步槍」命名,口徑也由7.62x39毫米步槍彈衍生而來、且彈頭額外加重(16-17.3克),但是由於初速(280-320米/秒)必須低於聲速(340米/秒)所限;其槍口動能處於658-886焦耳的級別。
圖:05微衝的槍口動能不到190焦耳,比64手槍還低15%
圖:六安人質劫持事件中,罪犯連中了警察64手槍三槍以後,連續劫持人質並從大橋奔逃到網吧,與警方對峙8個小時。直到投降時,身體運動自如,完全看不出受傷的影響。
AS/VSS的作戰效能比基於傳統手槍彈口徑開發的微聲衝鋒鎗要好得多。但畢竟總的動能指標有限;因此在數十年的實戰中,依然表現出殺傷/停止作用不足、對重型防彈衣等障礙侵徹能力不足等問題。
在俄系專業口徑的消聲槍械中,關鍵性能指標能擔得起真正「步槍」定位、使用方式與衝鋒鎗差異顯著的型號,是後來應俄聯邦安全局的要求所開發的VSSK步槍。它採用了12.7x55毫米口徑,彈頭重量在48.2-76克間,初速295米/秒,發射STS-103VPS彈的時候,槍口動能高達3307焦耳,與傳統7.62x51/7.62x54R口徑處於統一級別。
【AS/VSS成功的秘訣,在於採用大口徑的低速重型彈頭槍彈】
AS/VSS步槍直到21世紀初的前十年,都是綜合作戰性能最佳的專業微聲武器。和它尺寸重量相近的產品,只能發射傳統手槍彈口徑下的亞聲速彈種,沒有任何一種型號能在威力與射程上與之相媲美。
直到7.62x51這樣的大威力彈藥上,直接沿用原有口徑的亞聲速彈種,才能達到AS/VSS的威力級別。但是這個口徑的槍械,尺寸和重量都相當大;特別是自動武器如果不經特殊改造,很可能會因為導出燃氣/後坐能量的不足,根本無法完成正常的連發射擊,只能應用在栓動步槍上,或者把自動步槍當成栓動步槍用。
圖:9x39其實是用步槍彈殼改出來的亞聲速衝鋒鎗彈
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AS/VSS的微聲作戰性能擁有幾乎無可匹敵的性能:近距離上殺傷和停止能力遠超其它亞聲速口徑武器,而且能夠提供全自動火力;遠距離(相對而言)上,配用光學瞄準鏡時有較好的精度,而且飛行過程中動能衰減慢。
當使用者需要用一把槍,同時滿足這樣的作戰要求:能有效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近距離遭遇戰,又要有能力對100米甚至更遠的目標發起相當精確、儘量能確保一發命中就導致目標失能的攻擊時,AS/VSS在早些年就是不二的最佳選擇。
在AS/VSS的優勢來源中,槍械本身的因素是次要、且不具備決定性的;彈藥本身的選擇和設計,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正如筆者多年來在文章中反覆解釋過的,當槍械的消聲要求很高——子彈掠著敵人耳朵邊上不遠飛過都不易被發現時,槍械需要把子彈的初速降低到聲速以下。
圖:這種小口徑槍彈賴以吹噓的翻滾殺傷效應,碰撞速度低於400米/秒時就無法形成有價值的殺傷空腔
而最大速度的降低,不僅使子彈動能大幅度縮水,也會使它擊中人體後,難以形成有實際殺傷意義的空腔——這使得現代小口徑槍彈上,通過高速命中帶來的翻滾/破碎效應,實現相對較低動能依然能形成殺傷效果的思路,在亞聲速彈上完全行不通。
這種情況下,強化子彈的殺傷和停止能力,唯一的途徑就是把彈頭加重、加重、再加重。受限於槍管磨損和燃氣能量的利用效率,彈頭不能無限制加長,加大口徑也是必須的。AS/VSS採用的9x39毫米口徑彈藥,以及後來VSSK步槍的12.7x55毫米口徑彈藥,都是這種思路下的結果。
【AS/VSS步槍技術上並不神奇,是一把改良型的特種AK衝鋒鎗】
單純從技術層面來看,AS/VSS步槍並沒有令人無法理解的神秘之處。AS步槍在本質上,屬於發射亞聲速重彈頭槍彈的AK家族改進型號;它的基本結構布局、內部動作原理,均是基於AK家族。AS步槍和AK家族最主要的差異源於三個方面:
圖:AS步槍分解
其一是消聲設計。AS步槍的槍管短、而且外端設計有較多的排氣孔,以更好的降低燃氣從槍管中(尤其是正前方)噴發時的壓力和速度。從最初、最關鍵的源頭開始抑制噪聲。槍管外面有長度和體積都很大的消聲器,它是槍械基本結構的一部分,機械瞄準具也設計在上面。
其二是精度設計。AS步槍把傳統AK槍機繼承自美國M1加蘭德步槍的雙凸筍設計,修改成了更接近M16的六凸筍設計,以提升槍機旋轉閉鎖過程中的平穩性和一致性。
圖:AS/VSS步槍的槍機
在導氣活塞系統上,它也大幅度修正了AK那套依靠引出過量燃氣去推動槍機後坐、用精度和壽命換取惡劣環境下可靠性的極端化設計;在保障合理的可靠性前提下,顯著減少了對精度的破壞。
其三是人機工程設計。傳統AK採用了保險/快慢機共用一個手柄、而且兼作為防塵蓋的設計;要命的地方在於,為了遷就內部的結構簡單、易於製造/裝配,AK快慢機的擋位從上到下依次是」保險、連發、單發「。
圖:1:快慢機手柄,正處於保險位。2:全自動連發。3:半自動單發。
圖:AK的發射保險機構,此時處於單發狀態。打響後,快慢機(1)在向後偏轉到底時,無法再壓制住單發阻鐵(2),因此在擊錘(3)會先後被單發阻鐵(扣住扳機時)和扳機(4,鬆開扳機時)鉤掛住,無法向前運動、撞擊擊針,打響下一發。
圖:AK快慢機的連發狀態,注意與上圖對比區別
這種設計嚴重違背了人機工程學原則——近距離爆發戰鬥時,射手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最本能的反應就是大力把拉機柄從上往下一按到底。即在最需要連發火力的時候,AK的操作設計會高概率的誘使射手選擇半自動的單發射擊。
在越戰美軍後來撰寫的回憶書籍和文章中,多次出現了因為越南士兵犯下了這種致命的錯誤而被美軍反殺的戰例。針對這個缺陷,AS步槍把整個發射/保險機構都進行了重新設計,保險與快慢機各自具備獨立的操作手柄。
圖:AS步槍的保險手柄(1)與快慢機手柄(2)。快慢機右偏單發,左偏連發。
AS步槍保險手柄的樣式、操作與原AK步槍保持一致;而單發/連發的選擇,則由扳機後方的手柄控制。AK步槍的設計缺陷延續多年上,總有人喜歡鬼扯俄國的」實戰經驗「、」獨特觀念「。為什麼常規部隊的AK,從AK47到AK-12這些毛病都不改,特種部隊的AS步槍就改了?說穿了,在俄式觀念裡,常規部隊的步槍兵是最低級最廉價的炮灰、兵員紅利,為他們改槍在金錢上不划算,僅此而已。
【VSS狙擊步槍不能算一個真正的獨立型號】
VSS狙擊步槍其實不能算真正的獨立型號,它只是把AS步槍製造/裝配過程中的優等品遴選出來;把摺疊託/小握把,換成有利於精確射擊的、運動槍風格式的固定式槍託。
VSS的誕生並不是源於技術上的必要性,而是當時基於蘇軍思想觀念、訓練/後勤的管理制度等因素制約下,多數AS步槍在設計初就被規劃為主要使用機械瞄準具的結果。這樣做可以確保價值較高、數量稀少的瞄準鏡,能可靠的主要配備給射擊精度最好的AS步槍,並交由射擊技能最好的士兵使用;在固定的經費投入下,可以實現更高的作戰效能。
圖:VSS步槍分解
VSS基本功能上相較於AS步槍沒有任何缺失,依舊保留有全自動射擊功能。它把20發彈匣換成10發彈匣的原因,主要是縮短彈匣的高度,減少射手依託各種地形射擊的時候,彈匣硌著地面(或者桌面之類的地方)、不利於形成最穩固據槍姿態的情況。
VSS步槍對AS步槍的精度優勢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於它使用中以光學瞄準具為主,其瞄準具安裝在槍身的下機匣左側面;在安裝完成之後,它和槍管間的位置關係是牢固可靠的,不會在射擊中輕易變化,只是每次拆槍後必須重新校準。
而AS步槍的照門和準心布設在消聲器上。消聲器採用了快拆結構,以方便射手的清理維護。快拆結構由螺紋和凸筍、彈簧等部件組成,只需要按下凸筍並擰動小半圈即可完成消聲器的拆裝。這不可避免使消聲器和槍械本體之間存在活動性的空隙,穩固性較差,使每次拆裝、乃至每次射擊時,照門/準心和槍管的位置關係都會存在差別,從而破壞瞄準精度。
圖:一把後期的AS改型步槍,注意照門和準心都後移到了護木上
AS步槍在安裝光學瞄準鏡後,和VSS的精度差距會顯著的縮小。在俄羅斯時代,由於瞄準鏡的種類更多、且非常容易採購到,因此AS和VSS之間的定位差距縮小了很多;在實際使用中,不乏AS加光瞄替代VSS的例子——畢竟後者價格高、數量少、運動型槍託在近距離戰鬥中還經常比較礙事。
【AS/VSS的設計可以被超越,美國蜜獾項目失敗但卻指出了成功的方向】
AV/VSS步槍代表了蘇聯70-80年代的專業微聲槍械設計水平,在彈藥口徑和槍械本身上,都有不少的局限性。在2010年之後,美歐的新型微聲步槍發展上,已經成功的超越了AS/VSS,並在設計和性能上形成了代差性的反超。
美歐的反超同樣是從彈藥口徑開始的,其核心的關鍵在於.300 AAC Blackout口徑——類似的口徑在西方出現的歷史其實很早,但此前都是小作坊出品、民間自娛自樂的所謂」野貓彈「,從未足夠的完善、且上升到軍方足夠重視的地位。
圖:左一為5.56步槍彈,右邊三個是.300 Blk口徑彈藥。左二是超聲速彈,右一、右二均為亞聲速彈。
.300 Blk口徑是AAC和雷明頓公司針對特種作戰需求在2009年聯合開發的,它和9X39最大的差別在於,它在設計之初就是一個同時具備亞聲速和超聲速彈種的口徑。.300 BLK彈的精度性能相當好,而在槍口動能、遠距離存能等方面,該口徑的亞聲速彈種性能與9x39彈非常接近,而超聲速彈種與AK47的7.62x39毫米彈非常接近。
這種設計的初衷,是為了讓新型步槍在使用過程中更為靈活:射手在高消聲要求的環境下可以使用亞聲速彈藥;但如果遭遇射程要求遠的開闊地帶、或者對穿透/殺傷力要求更高的情況,只需要更換彈匣,就能立刻發射超聲速彈種,獲得與傳統常規步槍等同的火力。
但這種要求,也不可避免對槍械設計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槍械的自動機系統,要能同時適應燃氣壓力/流量差異非常巨大的彈種;槍械的消聲器必須非常強壯,能夠耐受超聲速彈藥的連續發射。
圖:蜜獾步槍
這種口徑早期的主要槍械,是AAC公司為美國特種部隊開發的蜜獾步槍,用於淘汰MP5和MP7系列衝鋒鎗。它保留了作為AR-15家族現代化改型的諸多優點——人機工程性能好,附件擴展能力好。
但遺憾的是,由於公司內鬥等原因,蜜獾項目並不成功——AAC公司更喜歡利潤高、風險小的項目,中途轉型只做消聲器、不搞整槍研發了。蜜獾項目在AAC公司被擱置多年,研髮長期停滯在初級階段,多數性能不達標準、大量問題沒有解決;最後設計者自己離職開了新公司,才在近兩年得以推出改進後的2.0版。
圖:西格MCX .300。一如既往的西格產品,高價格,高性能,高可靠性,但是......也一如既往的醜......
時間不等人,蜜獾雖然早期版本問題非常多,但其關鍵思路都是完全可行的。西格紹爾公司在蜜獾停滯的期間,把蜜獾最核心的功能設計吸收進了自家研發的MCX項目中,而且整個項目做的非常完善。
現在蜜獾步槍主要在民用市場銷售,而西格紹爾的MCX則成功裝備了大量國家的特種軍警單位,其中.300 Blk口徑的版本至少裝備了美國、法國、以色列等多個國家的特種部隊。AS/VSS歷時30多年的壓倒性領先優勢,在2015年之後終於被西方真正逆轉。
【結語】
參考.300 Blk設計新的亞、超聲速兩用口徑,以國產新型步槍的基本設計作為框架開發新特種步槍,是中國特種兵、偵察兵用專業微聲武器的最佳性能路線。
這條路線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技術,不在於資金,而在於新口徑必須是7-8毫米之間的設計,需要打破」用5.8毫米口徑統治一切自用槍械「的觀念。(文/候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