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9日電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開展鞏固鋼鐵煤炭去產能成果專項督查抽查,對2016-2018年去產能項目實施「回頭看」,堅決防止已經退出的項目死灰復燃。
資料圖:鋼鐵廠車間。 李南軒 攝
通知介紹,2016年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紮實推進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累計壓減粗鋼產能1.5億噸以上,退出煤炭落後產能8.1億噸,淘汰關停落後煤電機組2000萬千瓦以上,均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任務。行業運行和安全生產狀況明顯好轉,供給體系質量大幅提升,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持續優化,市場競爭秩序有效規範,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完善。
通知要求,2019年要健全完善去產能工作檯帳,系統總結推廣去產能工作經驗和典型案例。全面開展鞏固鋼鐵煤炭去產能成果專項督查抽查,對2016-2018年去產能項目實施「回頭看」,堅決防止已經退出的項目死灰復燃,確保財政和審計檢查發現的各類問題整改到位。鞏固打擊「地條鋼」和治理違規建設煤礦成果,依法依規做好違規建設煤電項目的清理整頓工作,進一步規範生產建設秩序。建立產能置換方案歸集和公示平臺,開展產能置換方案落實情況專項抽查,對失信企業開展聯合懲戒。尚未完成壓減粗鋼產能目標的地區和中央企業,力爭在2019年全面完成任務;尚未完成煤炭去產能目標的地區和中央企業,在2020年底前完成任務;繼續大力淘汰關停不達標落後煤電機組。
通知要求,深入推進鋼鐵產業結構優化,嚴查不符合強制性標準和產業政策的鋼鐵落後產能,倒逼落後產能加快退出,鼓勵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併重組、轉型轉產等途徑退出部分產能。堅持上大壓小、增優減劣,著力提升煤炭供給質量,對災害嚴重煤礦、30萬噸/年以下煤礦、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疊煤礦加快分類處置,堅決退出達不到安全環保要求的煤礦,持續破除無效低效供給。積極穩妥推進煤電優化升級,依法依規做好違規建設煤電項目的清理整頓工作。
通知要求,加快重點領域「殭屍企業」出清,確保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處置工作。嚴格治理違法違規和失信行為制,對列入「黑名單」的嚴重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督促去產能煤礦按規定時間退出或核減產能,確保指標交易收入優先用於去產能職工安置。統籌做好去產能保供應穩預期工作,避免出現供需失衡、市場異常波動等情況,確保市場平穩運行。
通知指出,不斷提高職工安置質量,多渠道籌資,解決企業拖欠社會保險費問題,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強化兜底保障功能,確保職工基本生活底線。加快推進資產債務處置,做好資源價款返還、生態環境修復、採礦許可證註銷等相關工作。用好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加強獎補資金監管,嚴肅查處虛報冒領、擠佔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資金合理分配使用。
通知指出,深入推動兼併重組、優化布局和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和上下遊融合發展,在鋼鐵、煤炭、電力行業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建立健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鋼鐵行業要充分運用好「地條鋼」及違法違規產能舉報平臺,加強對重點省份的督促檢查。煤炭行業要進一步建立完善中長期合同、產能置換指標交易、應對煤價異常波動、調峰和應急儲備產能等長效機制。電力行業要完善煤電規劃建設風險預警機制,指導地方和企業穩妥有序推進煤電項目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