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四川職業學校比較好的有很多。例如,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以及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主要是取決於孩子的興趣選擇合適的一所學校。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成都市經濟開發區龍泉驛區。它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獨立從事高等職業教育。首批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全國首批直接招收的試點學校,中航工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四川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中職(汽車)機電)合作」項目學校「 SGAVE項目試點學校。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於1965年; 1998年底,經教育部批准,原成都航空工業學校改為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1999年,學校遷至四川省成都市,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建造。截至2019年9月,學校佔地面積近900英畝,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約15億元,其中教學設備原值近2億元。有超過10,000名全日制學生和4,500多名學生參加各種成人教育和自學考試。
四川工程技術學院(簡稱四川工程技術學院),簡稱四川理工學院,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之一,也是獲得國家技術人才突出貢獻獎的院校。該校起源於1959年在德陽重型機械製造學校的基礎上建立的四川機械工業學校;四川機械工業大學於2001年與四川機械工業學校合併,升格為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德陽教育學院於2006年合併成立,並進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2009年12月底,通過了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學校的錄取。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四川省的一所全日制公立大學。學校的前身是成立於1952年的四川交通學校,並於2001年升格為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截至2019年10月,該學院佔地1000餘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4.5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2億元,圖書館藏書超過100萬冊;有11個教學系,該組織有56個專業(方向);現有教職工700餘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3人,副教授121人,博士生121人,中央組織部「萬工工程」著名教學老師1人,省級專家1人。負責人,省級4人。著名的教學老師,2名省級學術後備領導和13,000多名全日制專業學生。根據學校的官方網站,2015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1200餘畝,設備總值約1.5億元,固定資產8億元,藏書約82.5萬冊。正高目前擁有960多名教職員工和220餘所中學。有13個教學部門和57個專業指導;全日制學生超過12,000名。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是四川省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機構,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學院。學校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設工程學校。1958年,它更名為成都建設工程學校。 2001年升格為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學校的官方網站,四川於2015年5月成立,負責在這兩個地方的學校進行經營和管理。它在慶陽和青白江有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超過2000英畝,建築面積為530,000平方米。它有15個教學部門。有2個教學系,各專業66個。圖書館擁有80萬本紙質書籍和130萬種電子資源;現有教職工1160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85人,合格教師331人。全日制學生16162人,繼續教育學生5035多人。
四川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簡稱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簡稱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是經人民政府和教育部批准的示範性高等學校。該學院成立於1933年,位於四川綿陽。 200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四川建材工業學校和綿陽機電工業學校成立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還有綿陽工業學校。根據學校的官方網站,2015年3月,學院建立了兩個校區,即總部和北川。校園佔地面積50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6億元。現有760多名教職員工和13,000多名學生,其中包括11,000多名大學畢業生和近200名大學生。
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技術學院,成立於1917年,是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下屬的全國示範性高等職業學校之一。學院特色鮮明,綜合實力雄厚。 2006年,教育部對高等職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水平進行了評估,被評為「優秀」。它是國家職業技術教育的先進單位,受到了教育部的好評。截至2013年4月,學院固定資產總值4.21億元,建築面積22.81萬平方米,設有四個校區:溫江,草塘,羅家安和青鳳嶺教學電廠。學院共有教職工588人,其中專任教師287人,其中具有「雙學歷」以上職稱的佔74%,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佔41%,政府補助專家1人。 。 ,其中有4位教授和97位副教授。有2,000多名全日制大學生。
2006年11月,為提高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教育部啟動了「百強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即「高等211種職業」。除了領導能力,綜合領導水平,領導教育教學改革,領導專業建設,領導社會服務以及良好的建設環境外,還需要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培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設置和其他方面。教學和內容改革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努力成為發展,改革和管理的典範,以促進全國職業院校改革的深化,提高我國職業院校的整體教育水平,促進國家健康和持續發展。根據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教育部將支持100所高水平示範大學的建設,包括優先考慮入學和個人入學試驗。示範大學可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靈活設置專業,逐步擴大跨省招生規模。示範大學的跨省入學率不低於30%,中部和東部地區到西部地區的示範大學入學率不低於10%。示範學校對貧困學生的補貼也將得到加強。同時,聘請了一批精通企業行業工作程序的技術骨幹和熟練的工匠,以促進高水平的「雙重資格」教師隊伍的建設。到2010年,有條件的示範性高等學校應當建立職業技能鑑定機構,通過鑑定的學生可以獲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教育是您一生中最可靠的投資,而選擇一所好的學校將為您的孩子帶來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