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女人似乎變得越來越獨立了,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女人都表現出獨當一面的潛能。在經濟上不依賴男人,在精神上不依靠男人,夫妻關係變成了一種形式,女人完全不需要男人的幫助就能夠活出自己的精彩。
職場中,身居高層的女人越來越多,經濟上的富足讓她們足以買得起自己喜歡的包包和口紅。生活中,女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既能照顧好孩子也能平衡好家庭,看上去這樣的女人在每個人眼中都是完美的,讓人羨慕的。
然而,內心所承受的壓力,身體所承受的委屈,只有女人自己才最清楚。女人發自內心並不想成為女漢子,也希望有人疼有人愛,有人支撐起家庭的半邊天,只是當男人指望不上的時候,女人只能硬著頭皮撐起整個家。
當下比較流行的喪偶式育兒、喪偶式婚姻,女人都在承受著這樣的苦。不是她們生就堅強與強大,而是身邊沒有幫助和陪伴的人,自己不強大,誰又能替她勇敢呢?
奧斯卡·王爾德說,「男人結婚是因為疲憊,女人結婚是因為好奇,結果雙方都大失所望。」的確,如果男人女人處理不好角色轉變的問題,婚姻一定會出問題。女人經常遇到的情況是,雖然男人結婚了,當父親了,可內心裡還是一個小男孩,沒有責任沒有擔當。辛苦的,就只能是女人了。
李女士:我不需要男人,反正家裡家外都靠我一個人。
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日子,兒子兩歲的時候,半夜發燒,老公在旁邊呼呼大睡,我一個人帶著兒子去醫院化驗、輸液。家裡的米麵油放在哪裡老公都不知道,每天下班回家就是打遊戲,要不就是找幾個哥們出去喝酒,不喝醉不回家。
我跟他提了幾次離婚他都不同意,是啊,我就像他的保姆一樣,衣服褲子洗乾淨熨燙整齊,回家就有熱乎飯菜吃,心情好了就陪兒子玩一會,這樣的生活誰不願意過啊。從前還盼著老公快點成熟,幫我分擔分擔這個家,現在我們都四十多了,他和十幾年前沒什麼兩樣。看來,我一輩子就是吃苦受罪的命了。我給老公最後的期限是孩子高考之後,如果還是現在的狀態,我想我不會再忍了。
陳女士:不是我需要男人,是孩子需要一個父親
我從小就是成長在單親家庭裡,每每看到同學有父母來接送,我都會特別羨慕。那時我就告訴自己,我將來的孩子一定不能像我一樣,從小沒有享受過父愛。人這一輩子,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婚前看上去老老實實的老公,婚後像變了一個人,對家庭不負責任,甚至還背叛了我們的婚姻。
可孩子還那麼小,我真的不忍心讓孩子失去父親的疼愛。為此,我一直對老公處處忍讓,我明知他已經背叛過我好幾次,仍然無法下定決心離婚。真的不是我需要這個男人,我一個人也能帶孩子過得很好,只是我覺得,孩子需要一個父親。至於我是否有一個老公,並不重要。
宋女士:是否需要男人不是我的決定,是命運的安排
戀愛時我就受過兩次傷,第一次的婚姻失敗後,我就知道自己感情多舛,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可以決定的。我自問對待每一份感情都是真心的,也沒有朝三暮四,偏偏遇上的男人都不靠譜。我只能認為,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我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但是,如果遇上合適的男人,我並不會拒絕。
我覺得,有時並不是我需要不需要一個男人的問題,而是命運是否會給我安排一個可以託付終生的男人。有人陪伴固然好,孤家寡人一個也沒什麼不好。與其苦苦追尋愛情和婚姻,不如停下腳步等一等,看看它們會不會追上來。等待緣份從天而降,總比像沒頭蒼蠅漫無目的地找尋要簡單很多。
婚姻是靠兩個人的努力與經營,夫妻間的照顧應該是相互的。毫無疑問,目前絕大多數家庭中,女人承擔的更多一些。所以有些女人才會想,我真的需要一個男人嗎?
蕭伯納說,「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
人生沒有圓滿的結果,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去走,你都會有遺憾,也一定都會後悔。結婚也好,保持單身也好,做一個當下你認為是最合適的選擇,認真努力地走下去,就是對自己的不辜負了。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