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開始排擠小米?任正非的格局令人佩服,但這一次小米贏了

2020-12-26 騰訊網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華為開始排擠小米?任正非的格局令人佩服,但這一次顯然是小米贏了。

在諾基亞時代,無論國產手機怎麼「撲騰」,也都難以入消費者的「法眼」,原因就是當時國產手機根本就沒有系統可言,在觸屏時代到來之後,蘋果一舉成為了手機行業的領頭羊,諾基亞的輝煌從此不復存在了,觸屏時代也給國產手機帶來了機遇。

在安卓系統誕生之後,國產手機也真正迎來了機會,和蘋果的IOS相比安卓系統更加的開放,可以提供給任何需要的手機廠商使用,有了系統就不擔心其它配件的問題了,晶片可以從美國進口,國內又是全球最大的零部件生產中心,在各種因素的結合之下,各大國產手機開始崛起,造就了如今全球6大手機廠商中,有4家是屬於中國的盛況。

而在所有的國產手機品牌中,最成功的應該就是小米和華為了,兩個品牌相互為彼此最大的競爭對手,小米的創始人把高科技國產化,讓我們花低價購買高科技產品,以性價比贏得了國內消費者的青睞。而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以格局著稱,憑藉著多年的自主創新,贏得了國人的尊重,也助華為成長為了國際大企業。

目前在國內的企業中,除了華為之外中興也擁有著尖端的5G技術,因此兩家企業也成為了直接的競爭對手,然而在中興遭遇危機的時候,任正非並沒有落井下石,沒有做出收購、挖人才、搶客戶等等舉動,這也盡顯了任正非的格局,國人也對任正非給予了高度肯定,因此華為的名聲逐漸超越了小米。

反觀小米的創始人雷軍,和華為相對比一下就有點「來者不善」了,對於小米的格局很多人也抱著懷疑的態度,小米目前已經進軍多個領域,在小米的性價比之下,很多的競爭對手都已經消失在市場上了,然而在近期卻發生了一件事,華為開始排擠小米了?任正非的格局讓人佩服,而這一次小米贏了。

華為在近期發布了全新的智能屏,在發布會上也展示了一份DxOMark的拍照榜單,在這份榜單榜上我們會發現只有蘋果和華為的機型,小米的機型並沒有出現在這個榜單之上,而並非小米的手機沒辦法進入這個榜單,在此前的數據上,華為的小米10是排在第三的位置的,而華為直接排擠了小米,對於這樣的操作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華為的格局去哪裡了呢?

而小米的做法就相對合理,之前小米在做DxOMark的拍照榜單的時候,小米並沒有把華為的機型排除在外,雷軍還大方的表示,很高興國產手機能夠霸佔這份榜單,希望能夠在競爭當中相互成長。這樣的話也確實幫助小米吸粉不少,經過這麼一對比,很顯然小米在這一次做法上,要比華為更顯格局。

很多人在看到華為的做法之後,也對華為進行了聲援。他們表示華為對標的是三星以及蘋果,這兩個國外的品牌才是華為想要取締的對象,而小米是真正的國產品牌,華為並沒有想要取締的打算,因此在榜單上只出現蘋果也很正常。

而在此之前華為也經常提到小米,之前榮耀的相關負責人就經常會把小米的機型拿來比較,而餘承東也經常會提及小米,可以說兩家企業一直在相互競爭中成長,為何他要在這個時候選擇排除小米呢?況且排在第一第二的依然是華為的機型,而小米的機型也只是排在第三的位置,不和小米進行比較而是和排在後面的蘋果進行比較,其實在道理上也能夠說得通,但是要說到背後真正的原因,恐怕也只有華為自己清楚了。

小米一直以來都比較看重性價比,在此前也並沒有進軍高端領域的打算,在手機的價格上也從來沒有超過5000元,但是在小米10誕生之後,一下子改變了原有的策略,也開始進軍高端領域市場,從爭奪高通驍龍888晶片的首發權上,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

而華為一直都是堅持著自主創新,任正非也始終把民族復興放在了第一位,而雷軍更像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任正非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民族企業家,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做出妥協!華為宣布這一無奈決定,美國人的目的達到了?
    2016年,三星遭遇爆炸門事件,小米出現供貨危機(高通CPU發熱門、虛假宣傳門),榮耀在此時完成了『彎道超車』,在2015年的時候拿到了4000萬部的銷量成績,這恰恰印證了那一句古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左手華為,右手榮耀,華為完成了線上、線下的統一戰線,而小米始終是一個帶網際網路基因的品牌,OV 則是傳統渠道方式的品牌。
  • 華為PPT刪除小米DXO排名,是小米不配還是華為格局太小?
    華為因為手機晶片被限,榮耀被迫無奈出售,同時華為手機發布會的頻率也略有降低。在手機交困的情況下,華為也開始尋求新的出路,而近幾年開始爆發式增長的IoT就成了華為新的突破口。真正的第三名小米10 ultra不見了。其實在發布會上,餘承東也對這個榜單進行了強調。表示華為手機包攬了前兩名,如果華為P40 Pro+也參與評測的話,包攬前三名是沒有問題的。餘承東的說法還是很嚴謹的,而大家關心的是為什麼把小米10 Ultra刪除了。對此網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 小米上市百日,華為隔空「送禮」-虎嗅網
    一年後,隨著萬門機的開發進入最緊張的時刻,世界盃在美國開幕,李一男被同室而居的劉平拉著看了生平「最多的一次世界盃」。隨著C&C08萬門機大舉入城,華為「農村包圍城市」開始下半場。與中興的競爭態勢已然明顯,華為這一領跑,一口氣持續了25 年。
  • 小米高管:華為別用「拿來主義/組裝廠/低價誤國」抹黑小米,這是背叛
    ,這也不是沒有例子,就比如剛剛的關於小米10晃起來出現「打快板」聲音,榮耀申開朗轉發了這條測評視頻,本以為能弄一下小米,結果一下子就證明了華為和榮耀多款高價手機不支持OIS光學防抖的真相。 對於「低價誤國」,盧偉冰則親自公布猛料,引用任正非的話來嘲諷華為手機也是「低價誤國」,稱雙11智慧型手機最低價399元,來自華為。
  • 華為小米又撕啥,造謠反串黑?為何我只信:「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整個網上,只要沾上這兩個品牌,也一定是「頭條」不停,「話題」不斷;這比,小米10即將隆重登場前,華為小米又撕上了首先關於2020年旗艦定義:美光科技宣布已交付全球首款量產的低功耗DDR5 DRAM 晶片,並將率先搭載於即將上市的小米10智慧型手機後,小米科普DDR5 DRAM時候,中國區總裁盧偉冰說
  • 小米高管為不當言論引咎辭職;周杰倫代言街霸手遊;華為4G新手機開始備貨
    小米公告,因王嵋不謹慎的錯誤言論給米粉、用戶帶來的傷害,深感悔意,已批准請辭。儘管高管的不當措辭引起爭議,不過這段話真實概括了這些年大部分IT企業的成功路徑。小米集團昨日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小米集團Q3營收達人民幣722億元,同比增長34.5%,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上升至第3名,市場佔有率突破歷史新高,上升至13.5%,海外業務佔一半。
  • 華為小米「上車」記:屢次「被造車」原因何在?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日益飽和,增長的天花板觸手可及,智能汽車作為手機之後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華為、小米等真的如其所言「不造車」嗎?屢次「被造車」原因何在?這並非小米第一次被傳出造車。2014年關於小米造車的消息不脛而走,小米當時回應稱在短期內將不會涉獵汽車、房地產等領域。
  • 小米11Pro概念圖:精準打擊華為P40Pro,小米也開始豪橫了
    而明年小米還會繼續衝擊高端市場,而小米11Pro很可能會首發驍龍875處理器,那麼外觀設計會長啥模樣呢?外媒最近發布了小米11Pro概念設計圖,看完後覺得小米開始豪橫了。而這款小米11Pro又在顏值和拍照上精準打擊華為P40Pro,又將友商給比了下去。雷軍曾承諾,小米硬體利潤不會超過5%。而這款小米11Pro可以說下足血本,再次選擇硬體堆砌,採用最先進的屏幕設計,實現了真全面屏。而前鏡頭就在屏幕下面,看上去就像屏幕將整個機身都包裹了,比華為P40Pro藥丸屏漂亮。
  • 葉檀:大敵當前 關鍵時刻 華為和小米不能再打架
    這句話本身很正確,外行看了倒也沒有什麼,但本就有心結的人看了這段話,如同針扎,不知道做何感想。曾經,兄弟鬩於牆。現在,必須攜手同心,其利斷金。否則,過幾年就會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從中興通訊事件開始扼殺中國高科技,華為首當其衝。
  • 小米近段時間的幾個新動向,和華為如出一轍
    華為啟動了南泥灣計劃,打算將自研進行到底,近期將會把重心放在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屏領域。 而雷軍現在也想明白了,小米10紀念版發布,用的顯示屏是國產華星光電,攝像頭是韋爾,除了晶片用的是高通的驍龍系列,其他大部分用的都是國產的東西。
  • 為何華為不理小米的挑釁?因為相比和中興過的招,小米真的差遠了
    近期的手機圈當真是熱鬧,小米和榮耀的「口水仗」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也有其他廠商也參與了進去,藉此蹭一波熱度,什麼「噠噠噠」、「嗡嗡嗡」的,頗為有趣。正當榮耀和小米打得火熱的時候,作為大哥的華為卻什麼聲音也沒有,完全不理會小米,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小米再添一員猛將,華為「爵士」之父加入小米!
    相信大家都記得,在金立倒下後不久,去年盧偉冰就加入了小米。對於這個人,很多網友都不看好他,為什麼小米要把這個人給收了進來呢,甚至雷軍還讓盧偉冰是管理紅米手機,真是讓想不通。但是現在看來,不得不佩服雷軍的眼光,在盧偉冰管理下的紅米手機,如今越做越強大,銷量暴增。
  • 小米從「低價誤國」到「漢奸叛國」真倒閉?華為會真的好嗎?
    從「低價誤國」到「漢奸叛國」論升級任正非在回答外媒關於「華為什麼時候上市時」說,三千年後?,但在旗艦機晶片上,都選擇了高通,相比而言,成立至今才10年的小米,儘管也曾重金投入了澎湃晶片研發,但相比於企業的生存優先而言,顯然晶片這種高風險高投入的事情,對小米而言更多是有心無力,下圖小米研發費用用華為、蘋果、美的、格力、海爾的對比(圖來自36氪)要知道華為投入晶片技術積累是1992年開始,成立海思半導體公司是2004
  • 華為小米「上車」記:被造車?不造車?心心念念總有車
    原標題:華為小米「上車」記:被造車?不造車?心心念念總有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汽車電子產業將成為繼家電、PC和手機之後又一次全產業鏈級別的大發展機遇。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日益飽和,增長的天花板觸手可及,智能汽車作為手機之後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華為、小米等真的如其所言「不造車」嗎?屢次「被造車」原因何在?這並非小米第一次被傳出造車。2014年關於小米造車的消息不脛而走,小米當時回應稱在短期內將不會涉獵汽車、房地產等領域。
  • 一則消息傳來,華為小米走到了一起,比爾蓋茨預言成真了?
    前段時間,在上海交通大學座談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華為剛剛點亮5G的燈塔時,Mei國的大棒就打了下來,華為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緊接著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第五棒……毫不留情地打了下來,華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Mei國的大棒就是想讓華為徹底覆滅。
  • 小米10Pro海外版暗諷華為無法使用谷歌GMS?小米官方回應
    小米和華為是國內智慧型手機行業的代表企業,這兩個企業也有著不小的競爭,經常都在網上互懟,兩家都很有實力,因此兩家的高管也一直都在互懟,這一點也是令人很手機無奈。就最近還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有網友發現小米10海外版的包裝盒上印上了一句標語,這句標語令網友們覺得小米是在暗諷華為不能使用谷歌應用。
  • 任正非深刻入骨的5句話,說透成功真諦,令人佩服
    這句話出自任正非親自撰寫的《華為的冬天》一文,2000年,華為銷售額超過220億,利潤是中國電子百強首位,按道理應該高興得不亦樂乎,任正非卻感受到強大的危機感。任正非這篇文章流傳很廣,在很多公司被推薦給員工看,聯想的楊元慶大力讚美這一文。兩千年前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任正非深諳此道。
  • 華為撤退的海外市場,小米OV搶到了多少?
    之後,華為發力高端市場,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消費能力較高的歐洲,成功躋身手機銷量全球前三,又將蘋果擠下神壇,取代了其第二的位置,排名僅次於三星。這樣的成績曾讓業內外為之驚嘆。目睹著華為在高端市場的成功,小米OV也陸續衝擊高端市場,定下海外總部,招兵買馬,拉攏線上線下的渠道商,亦投入重金營銷。正在中國手機品牌勢如破竹之際,這兩年市場格局又發生了劇變。
  • 華為和小米化敵為友,共抗美國禁令
    華為手偏向於商務人群,個人不太喜歡其造型小米主打手機,還涉及電視、智能家居類,風格偏年輕化這兩家中國的手機大佬,一直出了競爭狀態。華為的近況,很艱難自從去年5月,美國開始「拉黑」華為以後,華為的主題就一直是"生存"。
  • 小米暗諷華為不能使用谷歌應用?小米官方正式回應了!
    小米與華為作為國產手機的代表,一直都被認為是最有實力的廠商,但是也免不了相互的競爭。不過,兩家手機品牌的粉絲甚至是高管,卻經常出現互懟的現象,令人感到十分的無奈。比如今天就有很多網友在討論小米暗諷華為不能使用谷歌應用?而剛剛小米官方正式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