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生育史的家長應該都知道,在新生兒中有一種最常見的問題,它就是「黃疸」!所以,也有很多人都誤認為,只有新生兒才會出現黃疸症狀。但實際上,即便是成年人同樣可能病發黃疸,一般成年人黃疸的出現,往往和肝膽疾病有關係。
在出現鞏膜發黃、皮膚發黃等典型黃疸表現後,就醫檢查時醫生都會建議患者進行膽紅素篩查,而膽紅素檢查又分為多個種類,包括了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三種。對於醫療知識不夠了解的我們來說,看到這些指標就如同看天書一般!
想要知道膽紅素升高的原因,首先就應了解膽紅素是什麼!
膽紅素其實就是膽色素的一種,它也是膽汁合成的主要色素,呈現出橙黃色狀態。人體內的大部分膽色素,都來自於體內衰老並死亡的血紅細胞。有極少部分則來自於來未成熟就已經受損的紅細胞。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可對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所以人體中就出現了代謝膽紅素的器官,也就是肝臟;
從臨床角度來看,紅細胞衰老、血紅蛋白中釋放出的膽紅素,就是所謂的間接膽紅素。由於這類膽紅素並不能溶於水,在沒有進行轉化之前,無法代謝排出體外。而間接膽紅素想要正常代謝,就需要通過肝臟、膽囊、腸道、腎臟等渠道!
間接膽紅素第一步就是通過肝臟轉化,將間接膽紅素變成能溶於水的直接膽紅素,最終直接膽紅素又可通過大小便、汗液等排出體外。
既然如此,膽紅素偏高又意味著什麼呢?
在正常情況下,間接和直接膽紅素在人體內一直都處於穩定的水平。但是,在膽紅素代謝的過程中,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兩類膽紅素或一類膽紅素出現升高表現。比如單位時間內,紅細胞衰老速度非常快,肝臟來不及代謝,就會造成間接膽紅素升高;
而當肝臟出現了問題之後,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間接膽紅素不僅無法轉化成直接膽紅素,導致血液中間接膽紅素含量超標。大部分情況下,人體內間接膽紅素超標兩個可能性較大,第一就是溶血,第二則是肝膽疾病;
如果是血液中的直接膽紅素偏高,往往是間接膽紅素在轉化之後出現了障礙,比如膽囊無法及時排出直接膽紅素,就會導致膽紅素逆流並進入血液中,這包括了膽囊結石、膽囊癌、肝內膽管阻塞等,都會引發該症狀出現!
膽紅素升高可能和疾病有關,那是不是就意味著,只要膽紅素高就是有病呢?
對於成年人而言,膽紅素檢查出現異常,通常就是肝膽疾病造成的,也可能是在輸血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從而導致了黃疸病發。
不過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臨床將其稱為:體質性黃疸!這並不是由疾病導致的,而是受到了基因遺傳的影響,需不需要治療,要聽從醫生建議;
而對於新生兒來說,膽紅素水平超標,一般都是生理性黃疸,隨著出生後時間的增加,在1周左右黃疸就會消退。但是,新生兒也可能出現病理性黃疸,如果1周左右黃疸仍然沒有緩解,且出現了其他不適症狀,家長也不應忽視,應積極就診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