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黨校59期中青二班第五小組走訪科皮村建檔立卡戶,調研脫貧後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狀況。
紅網時刻11月22日訊(通訊員 曾鵬)11月20日,省委黨校59期中青二班第五小組帶著土家族村民的祝福踏上了返校的路程。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芙蓉鎮科皮村開展為期五天的駐村入戶教學活動給科皮村父老鄉親們帶來了新的視野和思維,學員們也在活動中向人民群眾學、基層幹部學、扶貧工作隊學的過程中磨礪黨性修養、錘鍊政治品格、踐行初心使命。
動真情,明實情,駐村入戶察民情
「沒想到見面會不講成績直奔問題」。11月16日的見面會讓科皮村村支書王付文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吐槽」這群「年輕人」很會「逮事」。
湘西州永順縣芙蓉鎮科皮村在決勝決戰脫貧攻堅期間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目前全村上下正興起著湘西州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改革試點的熱潮。省委黨校學員們選擇科皮村作為駐村入戶體驗式教學點做足了充分準備工作,五天駐村入戶體驗式教學活動行程滿滿,重點放在入戶調研。
11月15日晚入村前,學員們就與湘投集團駐科皮村扶貧工作隊一起夜話科皮村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成績與問題並存,扶貧工作從來都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從2018年3月駐村的滿腔熱血直到碰觸到農村深層次矛盾的時候我們發現有幹勁並不能解決存在的問題,後來通過研究探索鄉村治理模式推進了扶志扶智行動,今年在鞏固脫貧成果上我們更多是總結反思農村要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突破的內核是什麼?」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一席話讓學員們帶著問題進了村。
湖南省委黨校59期中青二班第五小組赴湘西州永順縣芙蓉鎮科皮村開展駐村入戶體驗式教學。
「通過前期大量的資料收集、閱讀科皮村的媒體報導,我們對科皮村的快速發展有了前期的深入認識,與扶貧工作隊面對面的交流讓我們有一晚上的時間結合當前政策與本職工作思考脫貧後扶的農村發展問題」。本次學員組組長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劉豔順認為堅持問題導向能夠充分利用好這五天時間。這才有了原本以為是總結成績的村支書王付文數次被學員們打斷,直擊科皮村鞏固脫貧成果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
「很早就準備了這次科皮村之行,白天調研晚上總結思考成為我們本組學員達成的共識,駐村入戶體驗是過程,目的是用心、用情、用智去感受、去思考入村教學我們收穫的是什麼」。湘投集團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向本健表示。
深入走訪的6戶建檔立卡戶讓學員們更加認識到反貧困具有長期性和持久性特徵。
為了誰,依靠誰,同吃同住同勞動
8名學員分散居住在3戶農戶家。熟悉村情的向本健反覆強調駐村扶貧工作隊不要搞「特殊」,扶貧工作隊吃什麼、農戶吃什麼學員們就吃什麼。
習慣拿起筆的學員們這次拿起了鋤頭,幫助農村留守婦女徐薇將家門前的地開墾完。荒著的地來年將會開滿油菜花,為徐薇家增添一道美景。
湖南省婦聯權益部副部長羅瓊與徐薇拉起了家常,關注起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現象。「以往很少能夠這樣面對面到農村聆聽婦女同志的內心感受,通過與她們一起勞動拉近距離,交流起來特別順暢」。能夠實現婦女同志在家務工就有收入,實現她們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羅瓊認為這成為本輪扶貧的一個亮點。
科皮村作為湘西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村通過弘揚土家文化結合鄉村治理讓文明鄉風蔚然成風。常德市漢壽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向宇認真地與村民一起磨起了豆腐,她與村民的交流過程中得知以前外出務工的人多,傳統土家文化丟失也非常厲害,扶貧工作隊來了帶來了資金和思路,讓科皮村重新煥發了光彩,朱向宇認為「科皮村作為土家山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
鋤荒地意外收穫的紫薯,親手磨出的豆腐,揮汗打熱的餈粑,成為學員們餐桌上最搶手的食物,學員們忍不住在燒柴火的灶上一展身手更是讓村民樂得合不攏嘴。
勞動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思考,就像徐薇一樣撒播的紫薯種子因為勞動力不足而無法收穫,鋤地手上起的水泡深知山地農業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與村內致富帶頭人實地學習種養殖感受到當前農村小產業發展的瓶頸......這幾夜學員們早早回房間,而房間的燈卻一直亮著。
話黨建、提產業,建言獻策謀發展
11月19日,駐村入戶生活很快就面臨著結束。村支書王付文與村內致富帶頭人一起早早地在村部會議室等待著學員們的到來。在他們看來,省委黨校的學員們通過幾天的實地走訪,形成的思路將為科皮村的發展貢獻出學員們的智慧和力量。
湘西州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琛經過深入調研科皮村農產品銷售情況,對湘西地區的產業發展及湘西區域品牌化建設面臨的一些困境向大家實事求是地提供了掌握的數據,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秘書處副處長張宇從「三農」問題著手,注重研究科皮村堅持黨管農村建立集體經濟組織領導模式,從科皮村形成黨員為主導、能人為補充、專合組織和生產協會為支撐,人民群眾為主體的農村發展組織體系。他認為,對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奠定了堅實的基層,而培育一支這樣的隊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
衡陽市耒陽市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威探訪科皮村產業類型,這幾天與村內致富帶頭人一起交流山區產業發展模式,聯繫到武陵山區的產業提質增效深入地談了自己的三點思考。這些建議讓村內致富帶頭人帶頭發展村內產業的信心更加堅實。
湖南城市學院理學院副院長周雙雙的筆記本記載著科皮村反映出山區不同程度的教育問題。「雨露計劃」的全面實施讓村內小孩能夠享受到教育的公平,但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卻讓很多留守兒童早早的產生厭學的心理。周雙雙建議,要在村內營造好的學習環境,讓留守兒童感受更多的溫暖,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
學員們與村「兩委」、村內致富帶頭人的座談更像是責任在肩的同事、感同身受的朋友,短短的幾天時間建立起了共同幹事創業的真情。
當晚,夜幕降臨,土家族的村民換上了民族服裝,跳起了擺手舞,為學員們送上了祝福。同時,96份由學員們帶來的彩虹書包贈送給了村內的留守兒童。其它由學員們贈送的生活物資也將由村兩委送到建檔立卡戶家中。
學員們表示,只有短暫的五天時間,但是科皮村之行讓我們接觸到了如今脫貧攻堅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最真實的一面。雖然是體驗式,卻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解決農村絕對貧困問題的方法與路徑;雖然是教學,每一名學員都將自己融入到科皮村的黨員群眾之中。駐村入戶體驗式教學讓他們更加懂得黨與人民群眾是血脈相連的,自己在今後的崗位上也將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務實的作風完成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