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4日上午舉行的廣州市第三場「暖企政策」新聞通氣會上,海珠區副區長陳建彬介紹,海珠區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同時, 支持和組織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首先分類施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針對海珠區產業特點,按照嚴禁類、嚴管類和允許類三類,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復工復產指引,加快推動保民生、保供應等特殊行業相關企業、重點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對於符合備案復工條件的企業,採取便捷的網上備案方式,實行「一封郵件即可復工」,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截止2月13日,全區累計5765家企業報備復工。
阿里、騰訊均線上辦公,雖延遲集中復工時間但並未影響經濟復甦
陳建彬說,海珠區鼓勵企業結合自身特點,推行居家網絡辦公,區內騰訊、阿里巴巴等幾大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均實現在家辦公,雖延遲集中復工時間但並未影響經濟復甦。對於防控必須的保障類的企業,如光華、明興等藥品生產企業,派駐專人跟進,為他們的不停工保駕護航。
同時,海珠區還推行掃樓、掃園模式,由區領導帶隊、各行業主管部門和街道組成工作組下沉到一線,全面兼顧,指導企業載體運營機構和企業按照「五個到位」要求,從嚴從細、從實從緊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制定「惠企10條」攜手共渡難關
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海珠區制定「惠企10條」措施,投入財政資金超過5000萬元,幫助緩解企業經營困難。發動區內國資物業、園區為企業減免租金2500萬元,帶動全區商務樓宇、園區對承租企業減免租金和物業管理費超過1億元,其中,保利天幕廣場、樂峰廣場合計減免租金近1000萬元。強化醫療應急物資供應保障,鼓勵有條件生產口罩、醫用防護服的企業擴大產能或轉產,協助企業解決設備、原料緊缺和資金緊張等問題,為新投產疫情防控重要物資的工業企業減免2年租金,並給予最高500萬元的3年免息借款。當前,海之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戶建設防護口罩生產工廠,即將有5條生產線,2條醫院口罩,3條普通一次性口罩。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組織科研力量參與疫情防控方面的科研攻關,對獲得上級科技或工信部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攻關項目應急立項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推出「抗疫貸」等抗擊疫情專屬信貸產品
陳建彬說,海珠區搭建了政銀企融資快速對接平臺,聯合中國銀行海珠支行、建設銀行海珠支行等多家銀行,攜手推出「抗疫貸」等抗擊疫情專屬信貸產品,建立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為企業客服資金周轉難題努力提供便利和支持。同時,我們更結合海珠區主導產業特點,鼓勵餐飲、線下零售等消費型企業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轉型發展,給予業態轉型專項資金獎勵,幫助企業減少疫情所造成經營損失。提供會展服務支持,建立進口防疫物資綠色通關機制,鼓勵展館方對受疫情影響取消或延期展會優先安排檔期、減免違約金,優先辦理重點展會活動備案、展品通關,推動會展業克服困難健康發展。
申報租金減免等政策最快下周完成兌付
海珠區副區長陳建彬在回答廣州日報記者提問時介紹,在保證疫情不再進一步擴散的前提下,採取「五個一」的靈活措施,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包括一封郵件即可復工、一個溫暖及時的政策、一本服務手冊、一組復工服務隊、一批線上工作站。
其中,一個溫暖及時的政策指的是海珠區2月12日正式出臺了海珠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惠企10條,對受疫情影響的相關企業給予租金減免、延期繳納稅款、復工用工保障等全方面的支持,幫助企業減輕疫情影響,助力企業渡過難關。我區將於本周之內出詳細的申報指引,最快可於下周完成兌付,且全部採取網上申報,企業最多跑一次就能夠解決。
如何復工,海珠推出「復工熱線」
海珠區還編印了《重點招商企業復工復產服務指南》,組成39個復工服務隊,下沉到企業一線。現有萬勝廣場、保利天幕廣場等企業服務工作站基礎上,通過微信、QQ工作群、電話形式成立了共133個「線上工作站」,推出「復工熱線」,24小時回應企業提問,實現復工復產報備通知、疫情防控須知、扶持政策等內容宣傳到位,保證特殊時期諮詢不見面、服務不掉線。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林曉麗、張姝泓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駱昌威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