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回答:高強度的無氧運動短時間內需要大量的能量,主要能量來源是體內的糖原,而脂肪燃燒來供能的比例很少(脂肪燃燒慢來不及滿足運動的需求)。但是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可以促進分泌荷爾蒙,加速脂肪分解,在運動後,體內剩餘的脂肪酸還可繼續分解脂肪,另外糖原被消耗後,也會加速脂肪的代謝。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同時消耗糖原和脂肪,並且隨著低強度運動時間的延長,脂肪燃燒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有氧運動直接燃燒脂肪,無氧運動間接燃燒脂肪,兩者都會促進脂肪代謝,並不是只有有氧運動才燃燒脂肪。更高效的減脂運動是:在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後,在身體容易進行脂肪代謝的狀態下,再做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動燃燒脂肪,運動也會促進肌肉生長。脂肪減少了,但肌肉增加了。您的體積變小了,但密度提高了,也許體重沒變,但體脂肪率卻會下降。 運動可以「減脂」,但不一定會「減重」。
網友回答:首先想知道某項措施能不能減脂,我們得了解減脂的原理是什麼,從最簡單的道理上講,肥胖是人體能量攝入和消耗失衡的結果,即能量攝入大於能量消耗,結果造成能量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儲存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後體重明顯增加形成肥胖。所以現在你明白了吧?所謂減脂,你只需要做到能量攝入<能量輸出就行,具體做什麼不重要~只要貫徹原則,怎麼樣都行。「出」,也就是能量消耗,人體每天的能量消耗主要包含基礎代謝和體力活動兩個方面(像發燒這種異常能量消耗我們就先忽略了),基礎代謝指的是我們用於維持像心跳、體溫這種生命必須能量,也就是我們床上躺一天啥都不想的能耗,這個主要和個人體質、肌肉量有關,雖然現在有很多基礎代謝的計算公式和測量儀器,但是只能測個大概,因此李嬸在此就給大家說個大概範圍,一個人一天的基礎代謝在1000千卡到2500千卡不等,男性大於女性,個子越高,肌肉越多,運動越多相應基礎代謝就越高,舉個慄子,一個身高180,體重70KG的成年男性,基礎代謝大約在1600千卡左右。
網友回答:跑步的過程其實並不一定是減重的過程,由於它是運動,所以中間存在「增肌減脂」的因素,肌肉的重量一般比脂肪重3~4倍,如果跑步期間你鍛鍊出來肌肉而減少了脂肪的話,體重自然不會下降,甚至還會上升,不過你的體型可能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更棒。一般來說,跑步訓練,體重都有可能出現拋物線的形狀,中途一段時間體重反而變重了,但如果再堅持的話,大部分肌肉純熟而脂肪大幅降低,體重也會變得和以前一樣或更輕。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運動並不是減肥的主要項目,它只是輔助減肥,主要目的是增強體質。我們的身體消耗熱量有三個方面,一是基礎代謝,而是消化食物、保持溫度等所用的能量,另外是日常活動所消耗的能量,而這裡面最多的卻是基礎代謝,如果不大量運動,運動所消耗的能量還沒有基礎代謝的一半。因此減肥光靠運動是不行的,還要結合科學膳食,調整腸道微生物菌群健康,循序漸進。另外,減肥是要靠能量的不足來實現,也就是說,一天中你攝入的熱量要小於消耗的熱量,如果說你吃很多,運動很多,這樣也並不一定運動就能達到你攝入的熱量小於消耗熱量。雖然體重沒變化,不過恭喜你,你的體質和生活質量一定是有所變化的。
網友回答:有句老話說的好,你花了多長時間增重,你就得花多少時間減重。減重真的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任務,就像小時候,我們長個兒也沒見著每天長多少,但是就那樣,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漸漸的從一個1米45的小人長成了1米78的大個。所以你堅持跑步了一個月,雖然每周跑了3到4次,每次五公裡,這個量已經不錯了,而且配速在6到7分之間,我覺得即便真的體重沒有變化,但是你的精氣神兒,以及跑步的習慣,鍛鍊的習慣應該是養成了,這樣繼續下去一定會看到體重的變化的。我本人是跑了14個月,才有明顯的體重變化,瘦了十斤,腰圍瘦了一圈。當然,我本來體重就不大,這樣有明顯的體重變化就比較困難。如果你本人也屬於體重本來就不大的人,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跑步,體重沒有變化也是很正常的,但你可能會感覺到肌肉結實了,而且人更加的精力充沛了。總之一句話,跑步是一個需要長期持續的事情,而且是很有樂趣的事情,不要因為一時半會兒體重沒有變化,而停止你的跑步的腳步。
網友回答:堅持運動,而體重沒有變化,大致有下面三種解釋。第一、雖然體重沒有變化,但是身體成分發生了變化,脂肪向肌肉進行了轉化,這時候可以通過進行其他監測,比如測體脂率或者測腰圍來證實或排除。第二、沒有控制飲食。跑步減體重是要有條件的,那就是食量沒有增加。因為運動能夠提高食慾,很多人運動量增加後,沒有控制飲食,吃的也增多,這時候跑步就不見得會減體重了,有的人體重可能還會上升呢。如果是這樣,那麼同時控制飲食就很有必要。第三、到了平臺期。人的身體進行運動和飲食控制,體重下降一段時間後,會重新達成一個新的平衡,這時候再進行同樣的運動和飲食量時,體重就不會繼續下降了。這時候,最好增加運動量或者調整運動的內容和強度。
網友回答:能量守恆定律我們都知道,一般人每天攝入的熱量是2000大卡左右,如果你今天消耗的熱量大於2000大卡,身體今天就「賠錢」(消耗脂肪);如果你消耗的熱量小於2000大卡,身體今天就「賺錢」(積累脂肪)。所以能不能減脂,要看熱量的盈虧情況,不是看你的運動量多少。還有,我們說的減肥,準確的說應該叫減脂,減脂不能單純的看體重,因為相同質量的肌肉體積原小於脂肪。若通過運動,肌肉增多,脂肪減少,但你的體重不一定有變化!跑題了,這是一個大的話題,暫且不表。每次跑5公裡,一次消耗的熱量大概是400-500大卡,加上新陳代謝和日常活動消耗的熱量1600大卡,總共消耗2000大卡左右,攝入也是2000大卡,也就是說,跑步這天,你身體的熱量持平或少賠點,但是,你沒跑的那天,身體可能就會盈利(增加脂肪)。如果一周你吃一次KFC,你所有努力全報銷了!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單純依靠跑步減肥,是不成立的,除非你每天一個「半馬」,可能會有效果,但只要你停下來,就會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