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皓媽參加了兩場非常重要的演講,一場是新北區社會創業大賽的展示賽,另一場是武進區星河小學的滿天星家長會。這兩場演講對我來說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特此把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這兩場演講共同點是:場下都有三百左右的觀眾 ,絕大部分是陌生面孔。不同的地方在於:社創大賽是比賽,有規則的要求和時間的限制,還有評委的打分。而家長會的演講則有一個半小時,發揮餘地較大,評價只在於觀眾的內心。在這兩場演講中,我最滿意的是自己對於時間的把握,都非常精準,沒有超時或冷場,當然,也許只是運氣使然吧。
在展示賽的前幾天,我們幾位選手在一起聚餐,目的是展示各自的PPT,做一個預演。說實話,當時我是毫無頭緒,心急如焚。看著別人的PPT做得那麼高大上,自己的卻那麼粗糙,感覺無地自容。那幾天雜事又特別多,在比賽的前一天,我還帶群友去了趟南京,晚上回到家收拾一番,已經11點多,本想把這個PPT再完善一下,無奈實在太困了,不知怎麼回事就倒在床上睡著了,連電腦也沒關。
到了第二天,匆忙找了幾張圖片添上去,又請小施幫我的版面整理得美觀一些,再在心裡默念幾遍演講詞,就這麼上場了。我當時的念頭就是:別丟臉,別出洋相,這就夠了。當公布結果是優勝獎的時候,我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會是搞錯了吧?而星河小學的演講稿我的準備也並不充份,本想用思維導圖的模式來做PPT,無奈時間有限,水平也不夠,所以還是用的普通版,所幸講下來之後,家長的反響還是比較熱烈的,也收穫了一大批微信好友。
這兩場演講雖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總的來說還算成功的。皓媽非常重視反省自己,每次的歷煉,無論得失,總是要找出背後的原因所在,所以後來我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歸因思考,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
1、展示角度和評分標準的契合。比賽過後,選手們都看到了評委給自己的打分,以及打分的詳細標準。當我認真研究之後,就發現自己為什麼能得高分了。在這個評分標準中,重視的是機構創始人的初心,是否具有社會價值的核心產品和服務,以及推廣、應用、迭代的能力。
說到底,就是可發展的潛力如何。風鈴草成立的這兩年涉及面非常廣,可如何在五分鐘內給陌生人講清楚,選取的角度就顯得非常重要,而我恰巧把握住了這一點。這就像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理解,你洋洋灑灑寫了滿篇,但如果沒有切中標準答案的那幾個點,肯定是要丟分的。所以,這個反思對以後任何一場比賽都有借鑑作用。
2、主動學習有多重要?在比賽過後,我們幾位選手也坐在一起討論各自的優缺點。徐文潔老師評價我獲勝的原因是:學習能力比較強。學到什麼新東西,立馬就能用上。那我也開始琢磨自己是否真的具備這個能力。其實這個評分標準在事前已經簡單透露過了,但我可能是應用得比較快的。在紅杉營培訓中學到的分析判斷方法,我也在現實中常常運用。平時,讀過的書,聽過的講座,看過的影視,大家可以發現,立馬會在我的文章中有所顯現。
後來我總結,這並不說明學習能力有多強,關鍵在於,這些都是我主動去學的,都是我帶著疑問和困惑去學的,所以它很快就能和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融為一體,運用自如,甚至是無意識的行為。但如果你讓我去上不喜歡的課,做枯燥的題,考這個證那個證的,那我是一點優勢也沒有的。所以,感謝網際網路,能夠讓我這樣的人,能用最低的成本,去學習自己最感興趣的知識,這是多麼寶貴的福利啊,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3、口才的背後是思想。其實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也不善言辭。在去星河小學演講前,我心裡也是直打鼓,一個半小時呢,哪有那麼多話說啊,如果講到一半就沒話講了,那該有多尷尬啊。但是,當我站在演講臺上,最初的緊張過去之後,很快就找到了感覺。好像自己的大腦是個雲盤,平時積累的信息都散落在各處,到了這時全部被召喚過來了。我從自己的故事講起,延伸到兒童的閱讀、精讀的方法,好書推薦,還穿插了人文、電影、戲劇等信息,從《奇幻森林》、《瘋狂動物城》到《歡樂頌》,再從《悲慘世界》、《莎世比亞》到《楊家將》,一個半小時就不知不覺過去了,結束之後,我甚至也記不清到底講了哪些內容。
從這件事情上,我深深體會到,普通的人想要做演講,那就先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在這方面,《一席》給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個節目和其他脫口秀不同,它的演講者大部分都不是靠嘴皮子吃飯的。所以,他們的演講沒有煽情,沒有技巧,就是講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熟悉無比的工作和心路歷程,卻依然能打動人心,記憶深刻 。
在很多演講現場,觀眾被打動的往往是演講者的技巧和當時的氛圍,而非演講的內容,所以看到人家慷慨激昂,就對自己上臺沒有信心,這個完全沒必要。我前幾天看到好友偷貓在中吳網內部員工會議上做了一個演講,內容是《怎樣策劃組織一個活動》,他從寫廣告方案時需注意的用詞,段落,字體一直談到對客戶的服務意識,這都是他一直在琢磨和一直在實踐的事情,所以當然不會冷場,當然能引人入勝。
4、既然口才的背後是思想,那這思想從何而來?現代人每天的閱讀量其實很大,手機不離手,資訊段子無所不知,但是怎麼才能把這些碎片化的信息轉化成你自己的思想,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的體會是:一個是讀書、聽課等,用強制性的手段暫時和手機脫離,讓浮躁的心靜下來。另外一個就是寫作。
寫作看起來是一種輸出,實際上,它也是一種輸入。我每天聽的音頻,讀的書,看的新聞 ,哪怕是肥皂劇,都會在某個時候不經意地冒出來,成為有用的素材。但前提是,你的心裡要時時有這樣的準備和體系。每天寫作,就是不斷整理思維的過程,一些碎片的,零散的思想,慢慢整理出脈絡 。這樣,腦子裡的東西是條分縷析的,講話的時候,自然就往外面冒。
5、不要高估自己,但也不要低估。一個人往往自己在埋頭做事的時候 ,不知道自己處在哪個位置,不是夜郎自大,就是妄自菲薄。這是很多人的通病,我也不能例外。 因為如果沒有參照系,你是不知道自己位置的。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那些隱居深山的高手教出來的徒弟,因為從沒與外人過過招,所以也不知道自己的武功如何。在《射鵰英雄傳》中,馬鈺教了郭靖的的吐吶輕功,他不知不覺內力提升了一大截,卻渾然不知。直到後來遇到強敵梅超風時才顯現出來.
所以我想告訴每一個正在努力的人們,不要高估自己,被別人讚美一番就忘了東南西北,但也不要低估自己。時間是最好的良師,只要你延著正確的方向積累,哪怕慢一點,哪怕中途走了彎路,只要方向正確,終會有所收穫 的。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也許你會高估一年的變化,卻會低估五年的變化。所以,找到自己最擅長的優勢,耐心踏實地走下去。沒有機會時,就老老實實做應該做的事情 。遇到機會時,不要害怕 ,不要恐懼,把自己的潛力逼出來。按照這樣的路線走下去,驀然回首 ,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那麼遠的路了!與所有勤奮、踏實、認真的人共勉!
其他皓媽原創文章:
優質音頻有哪些?請聽皓媽來推薦!
[皓媽感悟]你家孩子獨特的優勢在哪裡?
女人,請好好愛自己——皓媽寫給媽媽們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