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資本邦
12月17日,資本邦獲悉,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來共有2163隻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實施過4146次分紅,總分紅規模達1716億元。這一規模不僅超過2019年全年的1290.07億元,更創出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2018年和2017年的分紅總額分別為1047.17億元和693.71億元)。截至目前,從1998年算起,公募基金歷年累計分紅規模已達到1.36萬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對於普通基民而言,選擇紅利再投資方式可避免資金閒置困擾,更有利於長期投資。
16隻基金分紅規模10億元以上
興全輕資產年內只有過一次分紅,但分紅規模高達32.40億元;中歐時代先鋒A,今年以來的分紅規模達到27.15億元;中銀瑞福浮動淨值型C和興全趨勢投資分紅規模分別為23.99億元和21.75億元。
分紅主力部隊債基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的分紅規模為1023.31億元,佔比達到了6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銀豐和定期開放分紅規模達16.03億元,中銀證券安進A、博時聚利純債、大摩多元收益A、中銀證券匯嘉定期開放4隻基金,分紅規模也均在10億元以上。
另外,從單只基金看,權益基金的分紅優勢較明顯。數據顯示,在分紅規模前20名的基金當中,有12隻混合型基金和1隻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有6隻。
相關人士表示,債基屬於固收類產品,其投資收益彈性遠雖不如權益基金,但其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著重要的「防守」角色,這種屬性的產品,分紅傾嚮往往較為明顯。
頭圖來源:123RF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