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記憶】太平路,見證城市百年滄桑

2021-02-17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此照片是我保存的日本第二次侵佔青島時的太平路街景明信片,上寫「青島——大平路通」

太平路位於市南區,西起朝城路、貴州路口,貫穿郯城路、河南路、中山路、浙江路、青島路、江蘇路、大學路,東接萊陽路, 是青島最早形成的濱海道路,全長1919米,車行道寬10~12米,面積20204平方米。

1892年,清登州總兵章高元率兵移駐青島設防後,即在青島村一帶建總兵衙門和兵營。1893年青島棧橋建成時,一條不規則的土路逐漸形成。

德國侵佔青島後不久,在太平路鋪裝了瀝青路面。基層採用花崗石和三合土填築,車行道旁邊鋪設車軌石,間距1.1米。修整後以德皇威廉將其命名為威廉街,並曾在青島灣堤岸東部建了「葉世克紀念塔」。一座全花崗巖的八角形石塔建築,通高約為16米。每面釘有方形銅片,記有佔領情形的德文記載、《膠澳租借條約》和總督葉世克的畫像、生平和「功績」。

這是德佔時期威廉街(太平路)街景照片,左邊的建築是「葉世克紀念塔」,「海因裡希親王飯店」的上空飄著德國國旗。

1914年後日本第一次侵佔時期, 把紀念塔上的銅片肖像、碑文揭去。改路名舞鶴町。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後,將該路定名為太平路。並將紀念塔更名為「青島接收紀念塔」,立碑,刻上「接收紀念」四字。

1938年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後,大肆宣揚「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為強化這一懷柔政策,他們將青島接收紀念塔拆毀,於1939年1月10日建成「建設東亞新秩序紀念塔」。並將太平路改為殖民化色彩的名稱大平路,但是中國人沒這麼叫的,仍然將此路叫太平路。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將「建設東亞新秩序紀念塔」,改建為「勝利紀念碑」,新碑上鐫刻「山海重光」四字並序文。此碑後來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文革」期間太平路還一度被叫做「東方紅路」。現這裡已建成了一座花壇,供人休閒遊覽。太平路在歷史中的幾番更名,也見證了島城百多年滄桑。

這是我存的上世紀60年代太平路街景明信片,青島沒有高大樓房。


  青島解放後,隨著交通流量的逐年增大,太平路曾多次維修和養護,局部進行拓寬和整理。1986年在修建棧橋以西海堤的同時,拓寬了太平路西段長190米的道路,即自太平路與郯城路的中心交點以西50米處至貴州路海堤口,車行道由7米拓寬至12米,南側人行道拓寬至5.1米,北側溝沿石位置沒變。太平路年接待市民和遊客數千萬人次,高峰時日接待量達數十萬人次。1992年,青島灣景區被市民和遊客評為「青島市十大景觀」之一。

這是我2006年拍攝太平路街景,遠處多出許多高大樓房,路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本文原作者為已故網友「山藤」,島城作家滕學臣,2006年10月22日發表於青島城市檔案論壇,現重新編輯發布。

     喜歡請關注我們,轉載請註明出處。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

相關焦點

  • 老青島的公共馬車,消失的城市記憶
    小的時候,我家住在離太平路很近的地方,站在院子門口就能看到太平路上來往的各種車輛,鄰居姜大娘沒有工作,她經常帶著我和鄰居家的一些孩子,到路口去看來回行駛的公共馬車。在太平路小學操場我看過一場雜技,幾個人躺在地上,身上放一塊大木板,然後讓坐滿人的馬車壓過去,觀眾有的嚇得閉上眼睛,有的大聲喊叫,很可怕;大人說那些人會氣功,一般人早壓死了。從那時起我知道馬車能壓死人,過馬路時特別害怕汽車和馬車。 雖然當年太平路上有專用的馬車道,汽車在路中間行駛,馬路行人也不多,在我的記憶中,還是發生過一些交通事故。
  • 青島城市公交113歲啦!一展濃縮青島百年公交史
    在此次檔案展中,全方位展示了自全國首條城市公交線路開通113年來,反映島城公共運輸發展歷史的若干珍貴檔案,不少檔案系首次展出,時間跨度之廣、史料之全,在國內公共運輸領域相當罕見,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理論研究價值,也從側面反映了青島的城市發展歷程和社會生活變遷。
  • 青島中山路劈柴院,逐漸老去的青島記憶
    劈柴院的歷史——百年滄桑,歷史見證劈柴院位於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商業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圍合的街坊。劈柴院誕生於青島開埠之初,建於1902年,因為這裡曾經有為大窯溝窯爐燒制磚瓦供應劈柴的市場,故被稱為劈柴院。
  • 青島城市記憶:舊影尋蹤,老照片見證天后宮的歷史變遷!
    一百多年前的天后宮印刷出版的1900年從青島寄出的一張彩色明信片進門一直走,回身見戲臺一百多年前的老戲臺「神明默佑」一百多年前是「澤被海國」院子裡的兩個大旗杆已經沒有了門口孤獨等待的道士正殿院門側立的石碑,「大清同治十三年」看紋路相同,位置應從正面移走的
  • 青島公交113歲啦,全國「最老」公交線路展出百年老檔案
    此次公交歷史檔案展共分為公交百年檔案、勞模歷史資料、電車歷史檔案、公交舊票據展四部分,展出展品800餘件,其中還包括了許多從未公開的珍貴歷史檔案首次對外展出,集中展現了青島公交歷經百年在艱難中前行發展的光輝歷程。據《青島市志》關於全國首條公共汽車線路開通的記載,是青島市第一條公共汽車線路,也是全國首條公共汽車線路,距今已有113年。
  • 太平路小學男足點球險勝嘉峪關學校,捧起市南區「區長杯」
    太平路小學是青島著名的足球傳統學校,孫新波、高明、李帥、鄧小飛等退役或現役職業球員,均曾在這所名校就讀。此番徵戰「區長杯」,太平路小學男足的領隊為紀海燕,主教練為梁明,助理教練為申濤,11名球員分別是賀致峻、刁昕奕、王冠翔、張裕恩、謝祖善、曹成楷、王近知、尹柏人、成果、張逸周、蘇裕。
  • 多彩臺東丨百年商圈,見證青島人的市井情懷
    在許多青島人眼中,臺東是一塊寶地,這裡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每次來逛都能發現驚喜。臺東有多到數不清的老巷子,有數不清的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兜裡揣上幾塊錢,在臺東消磨一天的時間,是許多青島小嫚兒青島小哥難忘的記憶。臺東代表著青島人的市井情懷,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環境,見證了一代青島人的童年和青春。
  • 青島「萬香齋」,百年老字號路在何方?
    久負盛名的老字號肉食品牌「萬香齋」是青島肉類行業唯一的一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始建於清朝末年,至今已近百年歷史。
  • 烏蘭浩特:城市百年記憶
    一個時間的節點,一個「城市」的起步,一旦邁開腿,她就不肯停下腳!那可不是刷臉的時代呢,但開動你的想像力,她的形象會是什麼樣的呢?你想吧,就是1900年前後——烏蘭浩特是這樣滴!——誰家生活在這裡有一百年了,那你曾祖那輩人肯定熟悉這裡,你是不信還是感慨?哈哈哈——第一家醫院呢(知不道院長是誰?)時間進入1930年代,原來的那個懷遠鎮,面貌大變——是這樣滴:
  • 村口百年滄桑石板橋,守望著思念守望著家
    走進浦口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百年滄桑的石板橋。石板橋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經過無數人雙腳一次次按摩,變得光滑如鏡,栩栩生光。清晨,天空微亮,人們推著農家肥,在石板橋上穿行;傍晚,晚霞正豔,人們從山上挑著柴禾、背著背簍,再次經過石板橋;石板橋守護著一代又一代人,融入了人們生活,每一刻都離不開她。古老的浦口橋,見證過繁華光陰、渡船悠悠,也守得住歲月寂寥、溪水淙淙,她一直,一直靜靜地佇立著。
  • 百年棧橋上演時尚盛宴 2020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國際設計秀...
    百年棧橋,摩登天橋。12月18日清晨,踏著灑向海面的第一縷陽光,伴隨著盤旋在棧橋上空輕盈飛舞的海鷗,2020第三屆青島世界大學生時尚設計大賽 · 棧橋秀在這個全長440米的巨型「T臺」上再次上演。百年棧橋變巨型」T臺」 (攝影 柳棟)晨光熹微中的城市,青春靚麗的模特們踏著雲水而來,悅動的音符、跨越國界與文化的設計色彩與個性鮮明的先鋒意識交織在這座百年歷史、承載著清代以來無數時光故事的古老建築之上,來自全球時尚設計院校的畢業生以青春肆意的姿態,譜寫了屬於未來的時尚旋律,以熱忱而充滿創意的表達方式,讓跳躍的現代美學與沉靜舊時光隔空呼應
  • 1個人,36小時,400公裡……騎車縱穿青島,海風如影隨形!
    | 愛拍照的小博文歷經百年滄桑,青島站不僅有美景,更有著獨特的故事與韻律~棧橋———最美的風景在路上———從青島站出來,順著海風就到了棧橋。而來到青島的人,沒有人可以錯過棧橋這個景點。長廊從海岸探入如彎月般的海灣深處,記錄著這片海每一次的潮漲潮落,見證著青島歷史發展的每一個瞬間。 | 孟憲朋冬日裡,在這裡吹吹海風,海鷗在身邊盤旋飛繞,也是特別舒服的。
  • 黃洋河與漢江交匯處的這座塔,見證了安康百年風雨滄桑的變化!
    然而,今天要保存一座百年歷史的建築並不容易。在安康的漢濱區,有兩個著名的塔:一個是牛體嶺的興賢塔,一個是奠安塔。塔分為七個等級,高約30米。在一樓,一塊刻有青石的「穆安塔」楷書牌匾嵌在一扇面向市區的石門上方。塔的名字意為「長安永康,奠定宏基」。從二樓以上看,塔上有耐人尋味的銘文,如「永奠安康」、「孔林之固」、「傅厚高明」、「中天一柱」。
  • 【海之戀原創地帶510】青島記憶(12)
    青島記憶(12)觀象山【悅讀】青島觀象山是青島市「十大山頭公園
  • 網友投訴青島太平路小學家長:請不要亂停車堵路!去停車場停車!
    青島某公交駕駛員投訴:你好,投訴反映: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小學管理不到位,學校領導和老師不跟家長們溝通好,致使家長們送孩子,接孩子把私家車輛全部停放在江蘇路與廣西路路口到江蘇路與太平路路口之間,導致我們公交車早上,下午
  • 青島臺東: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
    7月23日,商務部於南京召開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青島臺東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成為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這也意味著這條承載豐厚歷史底蘊和商貿基因的百年老街,正式開啟迭代升級的蝶變之路。回首來時路,臺東商圈在12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青島往事》告訴你,100年前青島銀是這樣過日子的
    劇中描述了青島第一代移民的奮鬥史,折射出青島這座城市的百年進程。拍攝這樣一部劇,一定要先還原百年前的青島,這是最讓人期待的。據媒體報導,劇組除了在青島本地取景之外,還花了700萬元在無錫復原搭建了劈柴院及其周邊的江寧路、山東街等。
  • 防溺水安全教育與編程結合 青島太平路小學小創客在編程小遊戲中...
    近日,青島太平路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將防溺水安全教育與編程相結合,帶領編程小達人們設計了防溺水小遊戲,成為了宣傳防溺水知識的小小宣傳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青島太平路小學信息技術老師王星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小創客們設計了與防溺水相關編程小遊戲,這種能將知識應用在學習生活中的行為不僅體現了小創客們『珍愛生命 遠離溺水』的宣傳意識,更能體現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與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 結對學校共教研 相互交流得精華——平壩一小與青島太平路小學雲上...
    結對學校共教研 相互交流得精華  ——平壩一小與青島太平路小學雲上教研活動三人行必有我師,與結對學校共教研,相互交流得精華。4月27日,平壩區第一小學語數英教師與山東青島太平小學的語數英教師開展了雲教研活動。
  • 青島太平路小學推進作業改革研究 提升暑假作業的育人功能
    半島網7月21日訊 暑假來臨,為了讓暑假作業能夠成為學生成長的快樂體驗,促進學生自主自律意識的形成,借暑假之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青島太平路小學實施暑假作業改革,通過「統整+分層」的雙向研究,努力提升暑假作業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