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農技服務進田間 精心指導助增收

2020-12-27 新華網貴州頻道

  近年來,三都水族自治縣農技人員主動作為,積極深入一線,培訓指導群眾發展種養殖業,為農業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在選這個種子的時候,一定要把大顆的先選出來,把大顆的先點種,小的單獨放在一邊,這樣處理,到時候苗長出來才一致。」在普安鎮重陽壩區種植基地裡,早春線椒收穫後的田地即將開始新一輪的輪種,群眾們正圍著農技人員認真學習甜玉米的種植技術。

  隨後,群眾三三兩兩分散在不同的地塊,有的手拿玉米種子細心點種、有的拿起鏟子蓋地膜……大家分工有序,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

  務工群眾胡魁亮,常年在外務工,為了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夫妻倆便回鄉發展。現如今在家鄉,胡魁亮既可以到基地務工,又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賺取租金,兩口子一個月加起來也有6000元的收入。

  「在家方便看小孩子,又不用操心去外面找事情做,我感覺是很可以的。」基地務工群眾胡魁亮說。

  另一邊,培育基地裡,前幾天培育的玉米苗已悄然破土而出,黑膜掀開,一顆顆嫩綠的玉米苗整齊排開,生機盎然。

  「晚熟甜玉米估計在10月25號之後就可採收上市,之後就接著種冬季蔬菜,這樣就實現一年三熟,讓我們這個產業能夠切實增收、見成效。」普安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吳光勝說。

  壩區種植,有了農技人員的指導,農業種植更科學,農作物產量更高,群眾收入漸長。同時,在群眾個體種養殖發展過程中,農技人員也時常入戶提供技術指導,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技術保障。

  在周覃鎮聯心村肉牛養殖戶覃合幹的牛圈裡,農技人員正入戶指導覃合幹科學拌料、投食。覃合幹告訴記者,目前他的牛圈裡共育有60頭牛,從2016年開始養牛到牛出欄,技術員每個月都會定期來給他進行養殖技術指導和宣傳疾病預防知識,這讓覃合幹在養殖的道路上猶如吃了「定心丸」。

  「感謝政府給我貸了一批特惠貸發展養牛,平時技術員會來跟我進行打疫苗、拌料等方面的技術指導,一直養得很順利。」周覃鎮聯心村村民覃合幹說。

  今年以來,為切實幫助農民增收致富,三都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指導,通過發放資料、現場講解等方式,圍繞科學種養植、田間管理、施肥技術等內容,將科技知識送到田間地頭,帶動農民學到真技術,掌握真本領,切實提高農業產業的管理質量和效率。

  截至目前,今年三都已開展農業技術培訓24期,農技人員點對點、面對面上門服務200餘次,解決農戶種養殖難題20餘個,為農業產業豐產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韋恩雪 陳明珠 胡和媛)

相關焦點

  • 漯河市郾城區新店鎮:農技服務團隊助力夏糧保產增收
    新店鎮「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中專業服務團隊之一的農技專業服務團隊及時著手,發揮自身優勢,針對農戶需求,開展小麥病害宣傳、防治和指導服務,多措並舉,保障夏糧保產增收。大力宣傳,提高農戶重視程度。由於冬季氣溫偏高導致小麥條銹病發病率提高。
  • 朔城區:農技人員進大棚 指導蔬菜安全過冬
    為保障蔬菜安全過冬,穩產高產,朔城區農技人員走進大棚,圍繞如何應對降溫和防治病害,為種植戶答疑解難。現場音農技人員:最主要現在是溫度低、溼度大,建議種植戶可以提前預防,提前預防用銀法利,發了病就用阿米西達,也叫嘧菌酯,這種殺菌藥。咱黃瓜一年畝產可以達到多少?
  • 揚州大學院士「雲端」指導農業,「微課」開到田間地頭——
    揚州大學充分發揮農業領域科技人才資源優勢和「農科教結合」的傳統特色,組織了由院士領銜,耕作、獸醫、蔬菜種植、特種養殖、農業機械等12個涉農學科的專家、教授、博碩士生「集團出擊」,開展線上線下服務,為春耕備耕提供科學、精準的指導和服務。  院士領銜「雲端」指導  「農場養的蛋雞接連死亡,拜請專家幫助診斷!」
  • 向優秀者學習 | 劉生虎:為農服務見真情 促農增收敢為先
    每每農業生產關鍵節點,田間地頭總能看到劉生虎忙碌的身影。他給農戶講農業技術、幫助農戶解決林果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皮膚曬黑了,嗓子喊啞了,卻給農戶送去了致富的「金鑰匙」。 近期,正是桃、梨、葡萄等特色林果夏季管理的關鍵時節,一場場田間課堂培訓會在敦煌市農村各鎮全面展開。在七裡鎮杜家墩村一組的桃園裡,劉生虎給農戶們培訓紫胭桃的摘心技術和田間管理注意事項。
  • 濟寧金鄉:雨後農技專家田間地頭忙「支招」
    為切實減輕強降雨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該縣農業部門及時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儘快落實各項補救措施,確保把強降雨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田間積水對農作物的危害特別大,當前首要的任務是及時排出田間積水,減輕漬澇。
  • 梅州市志穎農資這樣答好助農增收這份考卷...
    湯健是梅州市志穎農資有限公司的一名農技人員。成立30多年來,志穎農資秉承「專業、專注,服務梅州農業」的宗旨,不斷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優化創新,致力於為廣大農戶提供優質的農資品牌、專業的農資服務乃至全套農作物的解決方案,助推廣大農戶增收致富。2019年,志穎農資獲評「廣東省十佳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
  • 宜賓高縣:三冬管理 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宜賓高縣:三冬管理 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2020-12-24 15:06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陽淨 吳俊江)「你看,修剪桑樹的時候,要注意保留1-2個芽孢,幹枝和蟲枝要全部修剪掉
  • 春風得意好光景——醴陵田間地頭見聞
    春風得意好光景——醴陵田間地頭見聞通訊員 陳君 鄧立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文峰3月20日,春分時節,醴陵田間地頭在防疫期間,該市推廣「網際網路+生產」模式,通過電話、微信、QQ視頻等方式,進行春耕生產技術指導,提供信息諮詢服務,解決農民的技術難題。
  • 52秒丨濱州陽信:送種植技術進大棚 提檔升級助農增收
    縣農業農村局和鎮農技站的農技專家走進大棚裡,現場指導當地農戶草莓種植技術。目前正是大棚草莓快速生長季節,為提高草莓品質,增強產品競爭力,合作社的村民正在大棚裡抓緊時間將草莓疏花疏果、增施有機肥、蜜蜂授粉等方法使草莓能夠正常生長,其目的就是搶早市、賣好價,以優質草莓吸引遊客。
  • 河南方城:開展農技培訓提升致富能力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河南方城:開展農技培訓提升致富能力 2020年09月24日 16:55來源:中新網河南
  • 專家觀點|萬俊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
    因此,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時期,亟需加強基層農技隊伍建設,發揮農技人員服務小農戶生產的優勢,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的能力,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持久動力。農技隊伍是服務小農戶生產經營的重要力量「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 伊寧市農技人員田間地頭「零距離」服務農業生產
    連日來,伊寧市積極組織農業技術專家搶抓農時,進田間、到地頭,與農民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服務,及時幫助農民做好田間管理,提高作物產量。  8月24日,伊寧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祖麗皮亞·阿巴拜克力和工作人員來到達達木圖鎮達達木圖村,開展常態化農業技術服務工作。
  • 新疆伊寧市:農技人員田間地頭服務農業生產
    連日來,伊寧市積極組織農業技術專家搶抓農時,進田間、到地頭,與農民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服務,及時幫助農民做好田間管理,提高作物產量。 8月24日,伊寧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祖麗皮亞·阿巴拜克力和工作人員來到達達木圖鎮達達木圖村,開展常態化農業技術服務工作。
  • 農技專家下鄉指導 確保農業生產與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
    10日,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胡紅心一行,前往前倉鎮、城西新區等地指導蔬菜生產、春耕備耕、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等工作,並結合我市蔬菜生產現狀,積極引導種糧大戶推廣應用多種「菜+稻」輪作新模式,確保農業生產與疫情防控工作兩不誤。維哲家庭農場周邊的一丘丘田裡,綠油油的小麥、用地膜包著的覆蓋的毛芋苗、冒著嫩牙的紫雲英等作物茁壯成長。
  • 安徽六安組織百名農業科技人員送技下鄉助農春耕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在疫情發生以來,堅持防疫春耕兩手抓,多措施助農春耕,組織百名科技人員深入農村,進行春耕幫扶指導,為夏糧豐收、農民增收打下基礎。 近日,記者來到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山七鎮大河沿村,100餘畝油菜地裡,村民武學金正忙著除草。
  • 三都:秋冬種植季 田間耕種忙
    連日來,天氣晴好,正是秋冬種植的好時機,三都水族自治縣周覃鎮三願村積極組織群眾深入田間地頭,翻土育苗,為來年開春種植打好基礎,為群眾的生活播撒「希望」。  群眾在田間勞作,村支書也不閒著,早早地取了錢,在田埂上給群眾發放「勞務費」,群眾幹完活,直接現場籤字、按手印領錢。  「產業越做越好越強,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村民韋景珍說。
  • 明光有位行走的「農技課堂」!周福紅:莊稼不過周末,我就沒辦法休息
    他說自己甘做農技戰線上的一頭「老黃牛」,希望通過科技興農,推動鄉村振興,讓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田間地頭,總能看到周福紅(右)在忙碌。炎炎烈日下,有他的身影:越是天熱,越是要下田調查農作物苗情,指導農民防治水稻、玉米等高溫熱害。濛濛細雨中,有他的身影:高溫高溼容易滋生病害,越是下雨,越是要下田調查,指導農民防治病蟲害。周福紅常常白天進村入戶,跑田間地頭,為農民搞好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晚上燈下耕耘,寫論文,寫調查報告,編寫技術規程。
  • 上杭湖洋:把農技服務 送到農民心坎裡
    上杭湖洋鎮成立農業生產服務工作小組,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基礎上主動對接服務,因需施策,搶抓農時,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本來因為疫情耽擱了一段時間,回來之後又要居家觀察14天,還好有鎮裡的幹部熱心幫忙,讓我著急的心可以放一放了。」老駱是來自江西的臍橙種植戶,在湖洋鎮承包了一片110畝的果園,受疫情影響,老駱直到正月過後才返回果園。
  • 「重慶抗疫情 抓生產」「土專家」走入農戶家 農業技術助春耕
    黔江區沙壩鎮的田間地頭農民朋友們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積極投入到春播春管工作中去。沙壩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田維明,是一名地道的「土專家」、農技指導員。近段時間以來,他深入轄區對去年農民教育培訓班的全體學員進行後續跟蹤服務,走進農戶家,走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們應用好產業技術,為他們實現增收增效打下基礎,推動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 騰衝馬站鄉1754畝椿頭助農增收
    本報訊 騰衝市馬站鄉立足產業根基,積極打造了特色椿頭產業助農增收。幾年來,馬站鄉因地制宜,利用高海拔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的特殊地理及氣候條件,引進發展優質椿頭產業,拓寬農戶尤其是貧困戶長效增收渠道,走好農業產業發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