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心中有一股拼勁,只明白一味地闖一味地去拼,剛出社會的青蔥少年還未曾經歷過世態炎涼,更不懂得人心複雜,覺得人心往往特別簡單。
但此刻的善良往往被無情辜負;我的老實卻開始被他人利用,這使我感到特別痛苦;心軟更加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有時說著心中卻在疼痛。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很多人皆是吃過大虧後,才明白這個道理。
鬼谷子說過:「寧可不識字,也要會識人。」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礎。鬼谷子正因為善於閱人而名揚天下他教導的四位弟子孫臏、龐涓、張儀、蘇秦,個個皆是不俗之人,足以見得他的高明之處。
鬼谷子說過:「反覆者失信,自是者鄙陋」。我們對待言行反覆、自以為是的人,儘量敬而遠之。這就是鬼谷子這位老祖宗的忠告:身上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可能少交往,輕易招惹黴運。
一、遠離言行反覆之人
很多人都明白識人很重要,可悲的是苦於識人太難,不明白識人的技巧。實際上識人最輕易犯的錯誤便是以貌取人。看見他人光鮮亮麗就覺得是個尊貴的好人;覺得他人其貌不揚就覺得是壞人。要是帶著這樣的偏見心理去識人,往往難以把人看清,自己也會吃大虧。
俗話說:「言行反覆,當防欺詐。」通過一個人的言行,其實就能看清他的內心。
要是一個人往往說一套做一套,對他人做出承諾時斬釘截鐵,做事時卻推諉拖延從未兌現。不容置疑,這樣的人言行不一致,必定不可靠。
還有的人,今天說的是一個樣,到了明天又換一種說法,變化無常根本沒有信譽可言,這樣的人也不可輕信。對這樣的言行反覆的人,儘可能少交往,才能趨利避害。
二、遠離自以為是之人
俗話說:「人不可無傲骨,但不可有傲氣。「一個人在立身處世的時候,必定要有原則和底線,有責任有擔當,這就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
傲氣和傲骨只有一字之差,意義卻天壤之別。傲骨是一個人的意志,傲氣則是自以為是地炫耀。一個人要是有了傲氣,言語也會驕縱,行事也會張揚,從不把他人當回事,這樣的人不論是否有真本事,皆是修養不足的表現。
因此 鬼谷子才說:「自是者鄙陋。」一個自以為是的人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往往盯著他人的缺點,對他人橫加指責。
這樣的行為看在他人眼中,便是膚淺和粗鄙的象徵。我們跟這樣的有傲氣的人交往,要是他比我們好,也會對我們冷嘲熱諷,經常貶低我們;如果我們比他們優秀,就會心生嫉恨事事針對我們,給我們招來禍端。
因此為了避免黴運,一定要儘可能少跟他們交往。
言行反常的人,說一套做一套,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從不替人著想,所以一件事往往出爾反爾;自以為是的人內心狂傲無比,即便我們對他再好他們也不會真心相待。跟這二種人打交道,不僅會吃虧,還很可能給我們招來黴運,最好敬而遠之。
對此,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謀聖鬼谷子便在他的為人處世的代表作《鬼谷子》中對人們警醒,現在看來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他集半生心血,將其畢生所悟,融會貫通,整理出《鬼谷子》一書,其著作被後世稱為「曠世奇書」。他的著作《鬼谷子》,是一本兩千多年的謀略學巨著,稱得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裡面融合了鬼谷子的卓絕智慧和縱橫韜略。
《鬼谷子》:一本神奇的書!
《鬼谷子》集中了心理揣摩、說服技巧、談判博弈的精華,是職場人士、商界精英、企業管理者以及普通人的必讀手冊。
它不是要你「拍馬屁」,圓滑世故,而是用讓對方舒服的方式,實現「合作共贏」。
不論你是22歲初入職場,30歲成為管理者,還是40歲創業用人,50歲樂天知命……《鬼谷子》都能讓你練就高情商說話的藝術,駕馭人心,人生之路更加順遂。
《鬼谷子》聯合《狼道》、《墨菲定律》、《羊皮卷》、《人性的弱點》這五套書集演說技巧、人性弱點、心理學之精華,為老闆、經商、職場人所必讀。書中涵蓋了很多經典案例,教會大家為人處世的生存法則和智慧謀略,借古人之經驗,少走很多彎路。
五本限時特惠88包郵到家,一場電影的錢,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