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為一種外來飲品,進入中國的時間並不長,是一種比較洋氣的新玩意,近幾年才在廣大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因此大部分人對於咖啡的認知還停留在兩個極端:咖啡分為兩大類速溶和手磨,速溶咖啡主打方便快捷,隨衝隨喝,手磨咖啡主打格調品位,考究衝煮功力。
但,真的這麼簡單嗎?
我不止一次看到有人把掛耳、袋泡咖啡當做速溶咖啡的一種,還抱怨為啥比X巢貴那麼多。還能為什麼?當然是因為他們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咖啡!如果咖啡有段位,那麼速溶咖啡無疑是青銅,袋泡咖啡則是黃金段位,掛耳咖啡可升至鑽石段位,手磨咖啡妥妥的王者段位(段位排序以小編喜好為準,請不要較真)。
速溶咖啡是通過將咖啡萃取液中的水分蒸發而獲得的乾燥的咖啡提取物,可以完全溶解,沒有任何雜質。速溶咖啡一般分為四種:三合一(奶精+咖啡+糖)、二合一(奶精+咖啡)、黑咖啡(咖啡)、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咖啡(脫因咖啡),最大的賣點就是快捷便宜。
袋泡咖啡因為在衝泡便捷度上與速溶咖啡不相上下,常常被誤以為是更高級的速溶咖啡,其實不然。袋泡咖啡裡面裝的是咖啡粉,需要以浸泡的方式進行萃取,類似於法壓壺,其風味與口感完全取決於咖啡粉的品質,因此在袋泡咖啡面前,一切衝泡技巧都是浮雲,倒入熱水或熱牛奶,用勺子輕輕按壓咖啡包,放置2分鐘後提拉5次,攪一攪就可以得到一杯香醇的咖啡,對於咖啡菜鳥非常友好!
掛耳咖啡在衝泡的便捷性上雖然與袋泡咖啡一樣,但由於掛耳咖啡需要將其掛在杯壁上形成一個過濾裝置,因此要考慮杯型口徑,如果手邊剛好沒有適合杯子,那就是個悲劇~因此,在整體方便程度上,掛耳咖啡略遜一籌。
手磨咖啡的故事則要從一顆咖啡豆講起,咖啡豆如何研磨、咖啡粉如何衝泡,粉末粗細如何把握,蒸煮時間如何掌控,都是能否做成一杯好咖啡的關鍵環節。
可能有朋友會說,新鮮研磨的咖啡粉,風味最濃,口感最棒,誠然,咖啡研磨的理想時間確實是在烹煮之前,磨成粉的咖啡的確容易氧化散失香味,如果沒有妥善貯存的條件,咖啡粉很容易變味。但其實,如果保鮮技術到位,一樣可以保持咖啡粉的香味。
以金米蘭掛耳咖啡為例,不僅採用日本進口食品級濾袋,還採用了充氮保鮮技術,全自動封裝風味鎖止,能有效隔離氧氣,氧含量低至3%,防止咖啡粉氧化和香氣揮發,仿佛讓時間靜止,有效保存咖啡粉的新鮮,無論什麼時候打開,都能喝到最新鮮最純正的咖啡,風味堪比手衝現磨咖啡。金米蘭咖啡25年精益求精,就是這麼自信!
因此,只是想喝一杯咖啡提提神的話,就不要給自己增加無畏的負擔,掛耳、袋泡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