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文章中我們提到為了幫助中國的家庭獲得更多一線且真實的學校內部信息、幫助他們從多個角度了解加拿大精英私校,我們在2020年新年伊始將推出「加拿大精英私校校友說」欄目,在這個欄目中我們將邀請斯隆在各個學校的學生大使來跟大家聊聊他們眼中的校園和留學生活,以及留學給他們帶來怎樣的人生。
在這期節目中,我們邀請了來自Lakefield College School 9年級的Luck和來自St.George School 8年級的Joey,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兩位同學作為低齡留學生的心路歷程吧~
Joey分享
在你看來,你憑藉哪些方面的優勢讓自己有機會進入St.George就讀?
Joey: 我最大的優勢不是成績有多好,而是面試時的表現和開朗的性格對我幫助最大。第一次面試官見我的時候,我最初很緊張但還是保持笑容,聊天的過程中膽子漸漸大了一些,可以順暢的和面試官交流。他通過和我聊天,了解了我的性格。另外,在申請學校的時候,我做了一段視頻來展現自己。我充分介紹了我的愛好,包括各種運動和辯論,也展示了我敢於交流,活潑開朗的個性。我認為性格上的優勢對我幫助最大。
作為剛入學的新生你覺得自己適應的怎麼樣?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你是如何克服的?
Joey: 第一個挑戰是倒時差。剛開始住宿時睡覺比較晚,睡眠不足很容易生病。我為了調整作息,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堅持晨跑,一段時間下來,精力和體力都變好了。在國外文化衝突,或者肢體衝突比較常見,這個需要自己慢慢適應。另外,剛開始的幾周我們找教室位置會花很長時間,因為教室房間號編排比較亂,需要花一段時間記住教室的位置。此外,目前課程設置是兩天一循環,課程種類也跟中國不同,所以需要時間適應。
你眼中的St.George是什麼樣的?
Joey: 學校有悠久的歷史,有許多學習機會和社區服務。例如在新生家長見面會上,我報名擔任晚宴的志願者服務員,主要負責把餐點甜品等端上桌。另外我還參加了森林公園公益跑,這個是為了鼓勵像美國運動員Kate Foster一樣即使得了癌症,也要堅持奔跑的人們。該組織所籌得的善款全部捐給抗癌組織。此外,學校還有很多學術課程和活動以及各種課外運動和俱樂部。我參加了陶藝,木工和籃球等課外活動。St.George的老師都很博學,可以和老師探討很多問題。另外學校計劃5年後把senior school 翻新,新的泳池和硬體都會配備。但國外學校的文化衝突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前一兩個月需要克服和適應。
Joey的陶藝作品
Joey擔任家長晚宴志願者服務生
Joey和指導老師
現在就讀的學校和之前國內的學校有什麼不同?
Joey: 最大的不同是人和人交流方式不同。打招呼的方式會更酷,有不同的手勢,比如擊拳,擊掌或轉一圈。老師也很熱情很開放。這加快了我在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而且這邊下雨或下雪,戶外活動照樣進行,不會因為天氣原因,而停課或者呆在室內。
同學之間是否競爭激烈?壓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你是如何緩解壓力的?
Joey: 壓力不大,競爭也不多,反倒是運動方面競爭比學術上競爭大。學術上大家都比較輕鬆,心平氣和的學。我就是在學習法語過程中有些吃力,需要平時補課。
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相處有什麼好玩和尷尬的事?
Joey: 英文和生活習慣是最主要的,這兩項能適應就沒有任何問題。學校有各國的學生,說英語會有口音,有時會有發音問題或者說錯一個詞,會造成笑話。另外,同一個國家的人在一起基本使用母語,這樣周圍聽到的同學就會久而久之也學到一點那種語言,有時外國人會跟我們說中文,同時我也學到一些其他國家的語言。另外住宿時,同學們晚上會帶著鬼面具闖進來嚇人,或者拿水槍互相射著玩,而且老師也會加入進來。這時我會準備好雨傘以防被射到。
在St.George這三個多月的寄宿生活帶給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Joey: 一個人住宿學會了洗衣服,整理房間,做些小零食。我的獨立能力比之前有了很大進步。
在St.George,周末和小長假你是怎麼渡過的?
Joey: 我最近周六在補習法語。周末一般需要洗衣服和整理房間。另外學校會安排一些活動,比如:打槍戰或者密室逃脫。同時自己可以規劃下幾周的安排,提前報名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我有時也會和同學去露營。偶爾會約上幾個同學去市中心購物或者遊覽吃飯。
對於即將入學的學弟學妹你有怎樣的建議?
Joey: 建議提前一周去加拿大適應時差。學會規劃時間,儘早適應環境,保持自己的個性。
Luck分享
在你看來,你憑藉哪些方面的優勢讓自己有機會進入LCS就讀?
Luck: 我認為我的優勢在於自己的自律。因為我來自體制內學校,所以自控能力還是很好的。其次因為體制內學校相比於國際學校,數理化的知識學的更加紮實,這使得我在與其他一些同學的比拼中能夠脫穎而出。
作為剛入學的新生你覺得自己適應的怎麼樣?遇到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你是如何克服的?
Luck: 在我這半年的留學生活中裡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和困難就是剛到加拿大一個月是對於家的思念。對於我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在此之前我還沒有體驗過寄宿制學校。所以長時間遠離家庭對我來說還是一個較難克服的。剛到LCS的兩三個星期,對於周圍的一切都不是非常熟悉,就會開始想念上海的舒適的生活。一開始的那兩個星期我甚至會倒數自己回國的日期。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我每天晚上都會和我的父母聊上一兩句。其次我會給自己安排很多活動,積極的應對每一秒爭取把眼下的事情做到最好,每天早上都會開開心心的面對接下去的24個小時。後來慢慢地,在認識了在那裡的小夥伴和熟悉了周遭的一切之後,這種想家的思緒就漸漸淡泊了。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現在我不會再出現這種倒數回國日期的這種消極情況樂了。
你眼中的LCS是什麼樣的?
Luck: 我眼中這所學校不像是普普通通的一所私校,反倒像是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景色十分漂亮,有一大片森林和湖泊。不僅老師負責,教育質量高,而且環境優美沁人心脾。在LCS讀書的體驗還是十分不錯的。那裡你每天上的課不多,只有四節,但是在每天放學後你會有機會去參加那些你喜歡的社團與運動項目,那還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來鼓勵同學們來拓展自己的藝術項目和鍛鍊自己的身體。同時作為一個寄宿制的學生,老師對我們的關懷也比較多,我們的宿管雖然很嚴厲但是人挺好,每天都會給我們準備零食,經常會和我們聊聊天關心關心我們。同時我們經常會有很多有意思的活動,幾乎每天多過得很開心十分的充實。學校也會很注重國際學生的生活質量,校長會有時來和你聊聊近期的情況,老師也會和你溝通,在LCS可以感受到一些溫暖。
現在就讀的學校和之前國內的學校有什麼不同?
Luck:我認為加拿大高中和國內高中的最大區別還是在於教育的方式。加拿大的老師更加注重個人的思維發展和個性的塑造。學生可以有自己對於一件事件的看法,只需要給出依據和結論即可。總的來說比國內更加開放一點。他們每天都會有很多的不同社團活動來完善我們青少年的個性、特長和愛好。這和體制內比較追求成績的教育理念有些不同。同時老師也不會只是一味的向你灌輸知識,他會用一些比較獨特的方法來教課。像我們科學課在上關於太空的章節時,老師帶我們去了多倫多的科技館,靠自己的探索來加固學到的知識。
同學之間是否競爭激烈?壓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你是如何緩解壓力的?
Luck: 在LCS讀書,相對於國內的體制內學校,競爭不是那麼激烈,同學們更像是一種互幫互助的形式在學習,同學們更不會把成績當做一種互相攀比的工具,反而是攜手並進。壓力對於我而言只會來自於自己想要達到更高的目標。我的父母親也不會因為成績而批判我,我學習主要就靠自己。目前而言,我的壓力幾乎為零,九年級學習對於曾經在體制內讀過書的我還是較為輕鬆。
跟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相處有什麼好玩和尷尬的事?
Luck: 和不同國家的人朝夕相處,一起生活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加拿大人的習慣和文化和中國的還是有特別大的區別的,所以我有時會和我室友在熄燈後聊一會兒關於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話題。
在LCS這三個多月的寄宿生活帶給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Luck: 寄宿生活主要給我帶來的影響是變得十分獨立,所有事情都只能靠自己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要靠自己安排。我從以前那樣不做家務到現在自己可以很好的打理生活瑣事,這個變化還是顯而易見的。
在LCS周末和小長假你是怎麼渡過的?
Luck: 我目前所經歷的小長假是用學校安排的homestay來度過的,住在校友的家裡。
對於即將入學的學弟學妹你有怎樣的建議?
Luck: 我認為選擇加拿大私校的意義在於更負責的老師和更加豐富的活動。我因為才到加拿大學習沒多久,英語還是有挺大問題的,所以我經常會在英語課下課後去想了老師討論一些我在讀書時的不解處,當每次要寫任務的時候,我也會多次詢問老師爭取將自己的作業改的更好,我覺得再這樣十分耐心的幫助下,我的英語水平有提高。其次是我們的社團活動,我們學校有自己的攀巖牆,我今年秋季也選了攀巖,老師每次都會檢查我們的繩索並且為我們示範如何攀爬一條攀巖線路。老師也就會經常叫我們一些攀巖的技巧,我認為這一點是一些公立學校所達不到的地方。最後的建議就是如果在學習當中有不理解的或是困惑的知識一定要多問老師來確保自己掌握了所學的知識。另一個建議就是要社交,多和同學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