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疫情反覆,全球電影業復興之路步履維艱

2020-12-22 澎湃新聞

新冠疫情肆虐地球日久,對於全球電影界的影響,也已曠日持久。前一段時間,隨著疫情的好轉,好萊塢大片紛紛重新定檔,電影業的復興似乎也是指日可待。然而,隨著近期全球多地疫情出現反彈,尤其是美國新增確診人數的居高不下,一切又都成了未知。

本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中國香港地區的所有電影院,先後被政府強行勒令關閉。而在印度寶萊塢,知名影星阿米塔布·巴沙坎(Amitabh Bachchan,《印度暴徒》)以及他的兒子阿布舍克·巴沙坎(Abhishek Bachchan,《地球上的星星》)、兒媳艾西瓦婭·雷(Aishwarya Rai Bachchan,《寶萊塢生死戀》)和八歲的小孫女,一家四口全都確診染上了新冠肺炎。

印度寶萊塢知名影星阿米塔布·巴沙坎(Amitabh Bachchan)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目前已經入院。 資料圖

同樣是在本周,美國市場分析公司MKM Partners出具一份最新研究報告,分析指出:按照目前的美國疫情走勢,被電影業寄予厚望的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信條》,很可能還會被迫再次延期,由目前暫定的8月12日推遲至9月上映。「在我們看來,美國電影院最早在9月就能全面重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中國內地的影院雖然在今天盼到了將於7月20日起逐步恢復開放的好消息,但也附加了「每場上座率不超過30%」等規定。而每場不超過兩小時的觀影限制,意味著即便《信條》能如期上映,這部片長兩個半小時的大片也將無緣內地銀幕。

與MKM Partners的分析遙相呼應的是,此前包括美國最大的院線AMC、Cinemark和Regal在內的六家院線指控新澤西州政府及州長菲爾·墨菲區別對待電影院,要求聯邦法院下達禁止令的訴訟,已經正式被駁回,理由之一就是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也同樣禁止影院開放。

另一條令業內沮喪的新聞是:美國特柳賴德電影節主辦方宣布,原定9月3日至9月7日舉辦的第47屆特柳賴德電影節,正式取消。該電影節1974年創辦於科羅拉多州特柳賴德市,近年來經過主辦方的努力經營,已漸漸成為美國本土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它每年的舉辦時間,恰好都在坎城電影節之後,又落在多倫多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之前,常會成為不少好萊塢和海外新片選擇在美國本土做首映的平臺,影響力與日俱增。

美國特柳賴德電影節。 人民視覺 資料圖

然而,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多地重新爆發,主辦方最終也不得不忍痛做出這一決定。事實上,特柳賴德市所在的聖米蓋爾縣,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總計也就只有五十個確診病例,情況相對不算嚴重。但每年的特柳賴德電影節,總會迎來全美各地不少業內和媒體人士外加普通觀眾光臨,僅以聖米蓋爾縣所在的科羅拉多州為例,光是昨天就有444個新增確診案例,根本已不存在再舉辦大型電影節的可能。

由於旅行禁令,身處美國的好萊塢電影人,無法前往義大利參加9月2日開幕的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如今特柳賴德的黯然撤退,也讓業界的聚焦,一下子全都落在了再下一個即將在北美舉辦的重要電影節身上——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今年的第45屆多倫多電影節將於9月10日至9月20日正常舉行。目前已披露的參賽參展影片,包括有丹麥導演託馬斯·溫特伯格(Thomas Vinterberg)的《酒精計劃》(Another Round)、日本導演河瀨直美的《晨曦將至》以及美國非裔演員哈莉·貝瑞初執導筒的作品《傷痕累累》(Bruised)。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進入7月之後,加拿大全境每天仍然有三位數的新增確診病例。為此,多倫多電影節主辦方也已宣布將取消今年的紅毯儀式,電影放映時將按照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減少觀眾人數,並且不少場次改在戶外露天電影院放映。

回望已經過去的2020年上半年度,全球範圍內自3月1日落下帷幕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後,就再也沒有一個重要電影節順利舉行過了。如果9月的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能夠順利展開,相信應該多少能幫助全球電影界恢復一些信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重擊電影業 全球多個電影節可能推遲或取消
    來源:海外網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飾演邦德(環球郵報)【海外網3月11日|戰疫全時區】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世界範圍內著名電影節取消文章稱,新冠病毒疫情已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襲擊了全球電影業。近日,由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主演的新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電影《無暇赴死》將取消其4月初的全球公映,而改在今年秋天晚些時候。其他受影響的影片還有漫威電影《黑寡婦》和《永恆者》、最新一集《速度與激情》系列等等。
  • 全球電影業按下暫停鍵 預計損失350億
    作為全球著名的男演員,湯姆·漢克斯塑造了多部經典影片,如《拯救大兵瑞恩》《達·文西密碼》《薩利機長》等,不僅兩奪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還拿下了2020年第77屆金球獎終身成就獎,深受無數粉絲的喜愛。每經記者注意到,隨著冠狀病毒的席捲,也讓全球電影業按下暫停鍵,在這場史無前例的休眠中損失慘重。
  • 經世言:美國疫情防控步履維艱
    來源:經濟日報近段時間,歐美多家醫藥企業的在研新冠疫苗有了重要進展。不過,作為全球疫情重災區,美國的疫情形勢遠不能因此而樂觀。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美國疫情防控工作依然步履維艱。自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政府從未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而是把大量精力用在甩鍋推責和抹黑、攻擊其他國家和組織上。對於國際社會加強疫情防控合作的呼聲視而不見,在疫苗採購等問題上頻頻使出霸權主義作風。種種做法讓美國公眾深受其害,導致擁有全球最強科技實力和最雄厚醫療資源的美國,成為了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電影業損失慘重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漸漸擴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電影工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不論是電影放映行業,還是製作領域,都受到嚴峻的考驗。在這全球第五大電影市場,電影業人士早先時候還因《寄生蟲》奪得奧斯卡大獎而生成的喜悅感,早已被這場疫情帶來的愁雲慘霧徹底掩蓋。尤其是奉俊昊導演的家鄉大邱市,更是成了韓國疫情發展的重災區,影院悉數閉門謝客。即便是在其它影院並未強制關門的韓國城市,上座率也早已跌到了3.5%之低,於是不少院線索性自行宣布暫時歇業,給旗下員工先放為期一個月的無薪假。
  • 疫情持續蔓延 全球電影業損失慘重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漸漸擴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電影工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不論是電影放映行業,還是製作領域,都受到嚴峻的考驗。義大利、韓國院線紛紛推遲新片上映繼中國內地關閉所有影院之後,歐洲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也在近期關閉全國近45%的電影院,閉門謝客的影院數目總共達到850家之多,令義大利聯合院線組織叫苦不迭。即便是義大利剩餘仍舊開著的那些影院,也遇到了觀眾人數急劇下滑的問題。
  • 見識:後疫情時代,電影業破局的關鍵點在哪裡?
    此前,國家電影局通報,疫情給全年票房將造成超過300億的損失。其實,影響不只是收入層面的,更深層次地影響電影業的供需端,塑造著未來的發展格局。 渠道之變:哪裡看? 疫情期間,有的影片「院轉網」突圍求生,有的則堅守傳統陣地,改、撤檔等待重生。
  • 電影業界大咖探討中外電影業合作共贏
    武威 攝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電影業帶來不小的影響,國際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礙,但同時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在我的理解中,舉辦這次論壇,一方面是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全球電影文化的交流,推動電影文化的多元發展。」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也是此次論壇的主持人尹鴻介紹說。
  • 木蘭7月見,AMC股價大漲,美國電影業復甦「先聲奪人」
    迪士尼的底氣或許在於,隨著全美重啟,越來越放開的電影業。不過目前全球疫情還未完全平息,無論「迪士尼們」多麼急於復甦,電影業距離疫情前的水平無疑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01確認7月24日上映從迪士尼的決心來看,《花木蘭》無論如何不會出現第二次撤檔了。
  •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實現民族復興之夢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變,面對更為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我們更應堅持開發開放,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古人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 法國學者:這次疫情讓我們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
    中國日報記者 鄒紅 攝中國日報網9月28日電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表示,新冠疫情不會阻斷中華民族的復興,這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將給世界帶來積極改變。25日,高大偉在新時代大講堂表示,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的暴發而成為了令人難忘的一年。
  • 電影業的春天還有多遠?
    電影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2020年上半年,全國電影院經歷了長達178天的暫停模式。2020年下半年,電影行業緩慢復甦,2021電影市場迎來了開門紅。數據顯示,元旦單日票房突破6億,刷新了中國電影票房單日記錄。那麼,這說明電影業開始復甦了嗎?工作日的夜晚,看看新聞Knews記者來到市中心的一家影院,影院內依然迎來了不少影迷。
  • 「羊晚快評」疫情下的電影業創新求變
    雖然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但在線影展打破了地域限制,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均可參與其中,享受更多元的文化娛樂生活。在線影展對部分沒上映過的新片設置了觀影門檻,需要付費之外,限時觀看,同時還限制購票數量。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旨在儘量減少網絡展映對這些新片未來在院線上映時的票房影響。
  • 木蘭7月見 AMC股價大漲 美國電影業復甦」先聲奪人」
    迪士尼的底氣或許在於,隨著全美重啟,越來越放開的電影業。不過目前全球疫情還未完全平息,無論「迪士尼們」多麼急於復甦,電影業距離疫情前的水平無疑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確認7月24日上映從迪士尼的決心來看,《花木蘭》無論如何不會出現第二次撤檔了。
  • 疫情之下的全球票房:中國領跑、八佰奪冠
    對於世界各國都依然在等待回歸正軌的電影業而言,「救市」這個幾乎充斥了一整年的詞依然聽起來無比溫暖。今天的最後一期年終盤點·2020專題,我們從票房出發,來看一看在這個被疫情裹挾的一年中,全球的電影市場有哪些新變化,又有哪些值得一提的難忘之作。
  • 疫情反覆 2021春節檔將受到哪些影響?
    天目新聞 記者 朱彥超「保定全市網吧電影院KTV景區等場所全部關停14天」「陝西白水KTV網吧影院全部關閉」「承德市雙橋區區屬公共文化場所全部暫時關停」……距離2021年春節檔的開啟已經不到一個月,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國多地散發,一些地區發出就地過年倡議,電影院關門的新聞也陸續出現
  • 疫情之下全球緊急救援,高端醫療險的體驗如何?
    我們都曾聽說或親身經歷:看病排長隊,黃牛買號源,塞紅包求人,多人同住病房,共用衛生間....遭遇以上情境,著實令人心累。尤其經過此次疫情,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優質醫療資源的稀缺性與重要性,希望能「快人一步」享受有效率、有質量的就醫體驗。近期,平安健康險再次發力,重磅推出平安頤享高端醫療保險——自由組合、隨心搭配,以滿足不同群體高品質就醫需求。
  • 王喆隨《復興之路》移師天津 兩場音樂會獲成功
    繼3月初北京天橋劇場的《復興之路》音樂會版本在北京匯報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之後,王喆又隨《復興之路》大部隊奔赴天津禮堂大劇場,為天津市民帶來一場獻給建黨90周年的大禮。一段段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歷史和場景,一個個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人物和故事,通過藝術家們精彩的演繹,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觀眾,演出中掌聲絡繹不絕。  王喆在音樂會現場演繹兩首重要曲目《曙色》、《在希望的田野上》,受到天津市領導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與認可,觀眾在演出結束後紛紛表示,觀看《復興之路》音樂會,感到十分震撼,在內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 11月以來全國4地疫情反覆,尚未出現大規模流行趨勢
    近半年,國內局部疫情出現多次「反彈」。據界面數據不完全統計,吉林舒蘭、北京、新疆烏魯木齊、遼寧大連、廣東汕尾、山東青島和新疆喀什以及上述4地,共11地出現了疫情反覆。
  • 用「科技之光」照亮「復興之路」
    在信中,他肯定了全國科技工作者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為疫情防控鬥爭提供了科技支撐,並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戰疫情,「科技之光」驅散黑暗陰霾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 集體撤檔、堅持創作……看中國電影業危機中的堅守與重塑
    「對於電影業來說,2020年真的是跌宕起伏的一年。」說這話時,北京金逸影城朝陽大悅城店值班經理馬建都一臉平靜,這場席捲全球至今依然在肆虐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影從業人員,馬建都見證了這一年來中國電影業的浴血與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