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投學堂:如何提高「財商」之道

2020-12-15 i黑馬

長投學堂:如何提高「財商」之道

2020-12-13 17:53 長投學堂

雙11剛過,雙12又悄然而至,長投學堂身邊不少小夥伴這邊工資剛到帳,就全都用來還貸款、信用卡、某唄、某條……還清後,銀行卡剩的餘額看都不敢看,這是你的生活現狀嗎?

同樣剛畢業,為什麼人和人存款的差距如此之大?

不可預測的危機發生時,什麼樣的家庭更能抵禦風險?

這一切,可能都和財商有關!

在2020年即將收尾之際,長投學堂聯合中國青年報社共同推出《我和我的生活》線上沙龍訪談節目。

通過與十二位不同領域的嘉賓暢談各自生活中的點滴經歷,分享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本周節目中,業界知名學者蘇凇、莫秀根,為我們分享提高「財商」之道。

1、什麼是「財商」?

財商,就是「金融智商」,我們通常也叫FQ(Financial Quotient)。

它指的是一個人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人與金錢和財富打交道的能力。

財商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質。

財商包括兩方面:

一是創造財富及認識財富倍增規律的能力,就是建設自己的價值觀;

二是駕馭財富及應用財富的能力。

別被嚇著了,雖然聽上去這是個宏大而複雜的專業技能,但其實你我此刻已經在運用它了。

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這篇文章?為什麼會認識長投學堂?其實這就是來自於你的財商!

每一個進入職場不久的打工者,每時每刻都在運用自己的財商:

怎樣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行業?

怎樣選擇一份工作?

怎樣選擇通勤方式?

甚至中午吃什麼?

……

這些問題都在表現你的財商。

可見,它不但是伴隨著我們「成長」的命題,而且是我們的生活態度。

如何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我們應該怎麼運用自己的財商,去快速尋找到它呢?

2、「財商」不是天生,它在哪兒?我們怎麼找到它?

人人都渴望能夠通過奮鬥實現「財務自由」,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看看2020年度關鍵詞,啥尾款人,打工人,雙循環,名媛群……這些話題無不反映著大家對金錢的態度。

每個人對於財務自由的理解不同的,挖掘自己的財商,然後主動促使它成長,其實跟自己掌握多少財富無關。

但是大家對於財富自由的理解基本可以反映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

3、「財經素養」如何養成?我們還來得及嗎?

什麼是財經素養?我們看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財經素養教育首席專家蘇凇老師怎麼說。

財經素養,它包括三個層面的東西知識:

財經相關知識、應用能力;

對財富的態度和價值觀,它幫你分析判斷和做決策;

尋求自身生活的福祉,學會適應社會發展。

所以「財經素養」就是我們所說的「財商」的另一個維度。在他的看法裡,「財經素養」跟其他能力一樣,應該從小培養。

就像生活中所有的習慣一樣,不管是簡單的記帳、還是消費的計劃,在它形成了以後,人們才不會覺得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啟動得越早,在之後的人生裡就越不會覺得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那麼很多人問:已經成人了,財經素養就不能培養了嗎?

那麼我們還可以做到這幾點:

首先,用一件小事來做「助推」。

比如說,設定一個清醒的目標。然後,要有計劃和預算,來強迫自己去執行。比如我們能把自己的錢分成幾個分類帳戶。

其次,在這裡提一下長投學堂常說的「家庭的資產管理圖」法。

它可以簡單用1234來概括:

就是讓平時零用的短期消費佔據個人資產的10%;

20%作為防範於未然,比如投資保險;

30%做一些基金股票房產之類的投資,使得錢生錢;

40%做穩定保本、穩定增長的理財,比如說買銀行理財、教育基金,或者是投資型保險。

在這個原則之下,成人不管擁有多少財富都可以進行有效管理。甚至也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零花錢按這個概念進行管理。

蘇凇教授提出:

財經素養教育本質上實際上是「資源管理」。

每個人的一生中,其實都掌握著各種資源,每個人需要去把這些資源變成有效的產出。

培養自己的財經素養,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但只有養成行為習慣,再固定成思維模式,我們再做件事才不會感覺累。

畢竟人生是一種體驗,讓自己的體驗更豐滿更有意義,這是我們需要持續思考的命題。

4、2020財務日記公布,什麼樣的家庭受到的打擊較小?

2020年,大家的經濟狀況都受到了意外的挑戰。那麼,在經濟學家的觀點裡,什麼樣的家庭和人對抗風險的能力較強呢?

經濟學者莫秀根博士是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常務主任。他的團隊在疫情過後對中國經濟復甦的各行各業都做了大量的調研,在他的《財務日記》裡對190個家庭進行實時的跟蹤發現,金融健康狀態比較良好的家庭,在2020受到的打擊比較小,信心也更大。

那麼該評測自己的金融能力?

莫秀根博士認為,大家都可以從這幾個維度來自我評估:

第一層,你曾經了解過一些金融的基本知識嗎?這是評估你的金融素養。

第二層,你能理解金融服務是用來改善生活,而不是投機取巧的嗎?這是評估你的價值觀。

第三層,你能說清楚保險、儲蓄、股票及基金的特點和區別嗎?我們要了解各種市場上產品的特點。

第四層,你從不過度消費、過度貸款。這是評估你是否具有良好的行為。

你通過這四個層次進行金融健康自測,預估將來對衝風險的能力。

莫秀根博士表示:

金融能力不光是表現在賺錢和花錢,也是個人生活的綜合能力。投資也不僅是對財富的投資,對個人能力的投資,對個人健康的投資,這都屬於投資的範疇。

所以,金融健康就是我們個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穩健幾乎等同於生活的穩健。如果我們學習金融知識,也就是一次改善生活的機會,最終給人生減少一些限制。

5、下一輪啟程,誰會先好起來?

通過兩位專業學者的分享,我們重新學習到了評估財富的方法論:

你的「財商」決定了你的未來,「財商」應該從兒童時期開始培養。

沒錢的我們常常問,有錢就能買到快樂嗎?這個問題再延伸一點:我的財富增加了,我能實現真正的自我了嗎?

經濟學家會告訴我們:金錢可以增加選擇,而選擇就意味著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金錢確實能夠帶來自由。但如果把金錢變成一個限制自由的選擇,那金錢就會成為枷鎖。

提高自己的「財商」,我們要了解經濟學,理解貨幣,把握財富。但是這些都是工具,我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做什麼樣的人,其實是由我們自己來決定的。

十年一輪迴,而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即將過去,我們就要開啟新的一年。

《我和我的生活》這檔節目希望能夠向大家分享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理性且有度消費,選擇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的消費模式,為年輕人樹立一個正向、積極的明燈。

作為國內在線理財教育的開拓者和領跑者,長投學堂也希望能借《我和我的生活》鼓勵更多人去關注價值觀、財富觀對生活的重要影響。

健康的財富觀和積極的生活理念,是可以讓每一個人都受益終生的,這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理財就是理生活』的原因。

「財商」,就像智商和情商一樣,是永遠跟隨我們的特質,是抵抗時間和風險的保障,也是下一輪翻盤的可能。

[本文作者佚名,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長投學堂推動財商教育全民普及
    1、從60後到10後,全民關注財商教育熱潮興起就在不久前,國內領先的在線理財教育平臺長投學堂在宣布其付費用戶數超過500萬時,曾提及其年齡最大的用戶已經80餘歲,而年齡最小的用戶竟然是10後,這些都在告訴我們:財商教育的普及,正在改變現有的理財市場。
  • 從高淨值到普通人,長投學堂助力全民理財教育
    教育賽道並不是只能有興趣學科和應試學科,以社會人為目標用戶的財商教育正在創造出新的細分機會。創立於2011年的長投學堂,正是財商教育領域的先行者和領跑者。作為長投學堂的創始人兼CEO楊樂在接受採訪時,提及創立長投學堂的初衷就是降低理財學習的門檻,幫助每一個人消除財富焦慮,讓人人輕鬆學會理財。
  • 長投學堂用戶故事:一個全職奶奶在長投學堂的學習經歷
    一個全職奶奶在長投學堂的學習經歷長投學堂學員「全職奶奶」:陳豔年齡:57歲所在地:遼寧省瀋陽市教育情況:遼寧大學畢業個人職業:大型國企辦公室主任(已退休2年)邂逅長投學堂日期:2019年11月3、是如何了解到長投的?2018年我退休了,就把小孫子接過來照看。不過我帶孩子不是只管吃喝玩就完事了,我挺注重早教這方面,自己在網上學了不少東西,會帶著孩子在線上做早教。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個公號上看到了長投的親子財商課程,也沒多少錢,就報名試試看唄。因為我自己就沒什麼財商,我不希望我的孫子也沒有財商。
  • 長投學堂被投訴「課程為幾年前錄製、教學質量太差」 誘導「寶媽...
    將如何處理用戶的投訴?」長投學堂回應稱:「關於虛假宣傳,是不屬實的。我們的課程每年會進行一到兩次的整體內容更新。關於社群學習,我們的教員團隊會積極督促學員並針對學員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但依然強調學習脫離不了自己的自發。對於未能積極互動的學員,我們的班班都有積極的問詢和關心,但無法幹預。」
  • 長投學堂解析當代中國年輕人到底理不理財
    提升「財商」更迫切長投學堂是國內最早開創的在線理財教育平臺,也是最早明確提出「理財意識啟蒙」理念的平臺。從2011年創立起,長投學堂作為探路者,不斷摸索當下年輕人的喜好和學習習慣,並培養大眾更加正確的金錢觀和財富觀——也就是「財商」。
  • 長投學堂被指「掛羊頭賣狗肉」退費困難 相關數據均秘而不宣
    中國網財經10月14日訊(記者 常實 楊暢)近日,在線財商教育平臺相關投訴頻發引發關注,長投學堂就是其中之一。有多名用戶對長投學堂 「誘導消費、課程質量與宣傳不符、不予退課」等提出質疑,還被曝「銷售保險是主要盈利點,打著財商教育旗號推銷保險」。
  • 長投學堂交1460元培訓費好嗎,能學到東西嗎?
    長投學堂交1460元培訓費好嗎,能學到東西嗎?初識長投學堂是在去年的聖誕節,在小白營被一種全新的理財思維所吸引,財商的欠缺讓我果斷報了長投學堂的後續課程。正逢快到春節了,孩子們都放寒假了,所以決定把課程時間 長投學堂交1460元培訓費好嗎,能學到東西嗎?
  • 為什麼長投學堂敢賣9塊錢的理財課?
    我就拿我去年參加的長投學堂為例。2018年兩家投資公司投資一億元,獲得10%的股份,在前年,長投估值就至少10億元了。長投學堂有200萬的學院,光小白理財訓練營,營收就已經1800萬元了。排除掉運營宣傳的費用,利潤可能就是一千萬元,這和融資獲得的一億元相差很遠呢。按照這個發展,需要十年才能回本。
  • 認識數字,了解錢幣,學會儲蓄……財商啟蒙書單推薦
    這是一本適合2-6歲孩子的財商啟蒙翻翻書,翻頁、推拉、魔術貼、書袋等工藝,使得閱讀過程極具互動性。通過呈現商品價格、模擬使用ATM機及收銀機,讓孩子動手製作儲蓄罐等方式,教會孩子在消費過程中如何存錢、付錢、取錢,在玩樂中學會經濟學知識。
  • 長投學堂:財富自由沒有捷徑,理想生活有章可循
    如何去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如何通過合理的財富規划走上美好的人生道路?又如何能在較小的壓力下去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這些問題都是初入社會的人們亟待解決的。拋卻束縛,做自己的閃光少女畢業於上戲的劉泳希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90後。大多數人認識她,是通過那部風評不錯的電影《閃光少女》。
  • 長投學堂員工故事:從國企職員到網際網路企業高管,她如何做到的?
    (原標題:長投學堂員工故事:從國企職員到網際網路企業高管,她如何做到的?) 長投學堂員工故事:從國企職員到網際網路企業高管,她如何做到的?她是長投學堂最早一批用戶中的積極分子,是長投學堂最早一批兼職,也是首批為了長投,背井離鄉來到上海的全職員工。如今的她,是長投學堂小夥伴們心中的榜樣標杆,是公司管理崗位的重要骨幹。
  • 長投學堂帶你從0開始認識可轉債
    為了讓小夥伴們假期也能保持學習的習慣,長投學堂編撰了一些關於可轉債的知識,希望小夥伴們在這個假期當中,可以玩轉可轉債這個投資品。 今天是第一天,所以我們先從最基礎的三個入門知識點開始。  1、可轉債是什麼?
  • ...長投學堂推出《我和我的生活》訪談節目 講述當代青年的人生態度
    年輕人如何實現理想的生活?每一個人都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近日,由中國青年報社和國內知名在線理財教育平臺長投學堂聯合策劃、出品的《我和我的生活》青年生活態度系列短片正式上線,10餘位不同領域的嘉賓暢談各自生活中的點滴經歷,為當代青年指引積極、樂觀的理想生活。
  • 長投學堂:財富自由沒有捷徑,理想生活有章可循 _ 經濟參考網...
    如何去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如何通過合理的財富規划走上美好的人生道路?又如何能在較小的壓力下去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這些問題都是初入社會的人們亟待解決的。  拋卻束縛,做自己的閃光少女  畢業於上戲的劉泳希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90後。大多數人認識她,是通過那部風評不錯的電影《閃光少女》。
  • 過來人用真實經歷告訴你長投學堂怎麼樣
    長投學堂人物故事今天的主人公名叫陽為民,是一名長投學堂老學員喲。他的網民叫「到處看看」,大家都喜歡稱他為「看哥」。(長投學堂剛聽說的時候也很詫異~)他卻說:「自己下決心下得有點晚了。」他為什麼敢於做出這樣的決定?他對自己的人生又有怎樣的安排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怎麼說的吧。「賺錢,不是難題」「50歲的年紀,放棄了自己穩定的高薪工作,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我不愁這筆錢,我有辦法把它給賺回來。」
  • 脫口秀演員呼蘭做客長投學堂《我和我的生活》:人生不止一個舞臺
    最近,中國青年報社與長投學堂聯合推出的青年生活態度線上訪談節目《我和我的生活》就邀請到了呼蘭,分享他在不同人生路徑之間轉變的心得。呼蘭用理財舉例,只有接受過系統的金融學知識,才能理解收益和風險,知道如何一步步賺錢。在脫口秀中,他也將這樣的理念傳遞給大眾,希望年輕人都能培養起這方面的意識。
  • 長投學堂楊樂:用戶下沉、人群上移、女性崛起 「小白」理財教育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長投學堂是做『小白』理財教育的,『小白』的意思就是來我們這邊上課的用戶,70%~80%是從來沒有開過股票帳戶的;我們做理財教育超過九年時間,近一兩年我觀察到三個非常明顯的變化。」
  • 長投學堂:4年創業,5年彎路,憑什麼他能活成人生贏家?
    回顧2020這一年,長投學堂聽到很多小夥伴或是遺憾、或是後悔: 我要是早一點學理財就好了…… 我要是當初把握機會就好了…… 我要是沒賣掉/多買點就好了…… 其實歸納下來,無非一句:我要是少走點彎路
  • 在線教育「盯上」業微信,猿輔導、長投學堂都在「偷偷」布局
    猿輔導、小紅書、屈臣氏、洽洽等各行各業的企業品牌,紛紛加入企業微信的「玩家」之列。上周,我們扒了扒屈臣氏、洽洽等零售行業的公司是如何用企業微信做運營的,評論區有很多小夥伴表示,想要我們拆解教育行業做企業微信的案例。
  • 我在長投學堂社群的一天:看精細化運營如何感動用戶
    作者通過自己在長投學堂社群的親身體驗,拆解其運營邏輯,闡述「如何感動用戶」從而提升社群轉化率。天下苦轉化率久矣!不管是個人做社群,還是企業做社群,其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通過社群帶來轉化,實現商業價值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