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諾頓艾瑪·斯通主演《鳥人》奧斯卡最佳影片

2021-01-11 此時此影

年過半百的裡根·湯姆森(麥可·基頓 Michael Keaton 飾)曾經是一名的好萊塢電影明星,他所塑造的超級英雄飛鳥俠家喻戶曉。如今不甘寂寞的裡根轉戰百老匯,試圖通過改編雷蒙德卡佛的名小說來重新贏得關注與尊重。無奈現實總和理想有太大的差距,劇組經費吃緊,糟糕的男主角被燈砸頭,剛從戒毒所出來的女兒薩米(艾瑪·斯通 Emma Stone 飾),毒舌戲劇評論員箭在弦上蓄勢待發,此外請來救場的好萊塢當紅小生麥克·珊農(愛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 飾)乖戾張揚,屢屢染指篡改裡根殫精竭慮打造的戲劇。 在混亂中,命運多舛的戲劇迎來了公演的重要時刻。

《鳥人》這隻怪獸鳥,只是驚鴻一瞥,但是它沒頭沒腦的現身,卻是全片意在言外的主力論述了。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鳥人(Birdman)》中埋伏了不少趣味小梗,而且還能搔到好萊塢癢處,投資大亨再有意見,眼看電影名利雙收,往往也只有睜隻眼,閉隻眼了。首先,片名是《Birdman》,你卻很容易想到《Batman》,《Birdman》與《Batman》既押頭韻,又押尾韻,甚至電影中真的有位神龍見首不首尾,說來就來,說起就走,口水比汗水更多的Batman絮絮煩煩地賣弄低沉嗓音,消遣著男主角麥可.基頓,更忙著拆穿他的假面具。

麥可.基頓在1989年就演過大導演帝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Batman)》,他飾演的就是這位黑頭巾黑眼罩黑衫黑褲黑披風的黑暗騎士,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當年的評論開場白,一下就戳破了該片困境:「拍片的人沒人開心,看片的人也看不出什麼樂趣(The movie's problem is that no one seemed to have any fun making it,and it's hard to have much fun watching it.)。」

四分之一世紀下來,《蝙蝠俠》系列一拍再拍,麥可.基頓演完兩集,就沒人再找他了,《Batman》的風光往事確如昨日煙雲,剎那即過,難以再繼,麥可.基頓快速過氣,很難再有獨挑大梁的戲份,更難扮英雄了。

更殘酷的是,他的《蝙蝠俠》接班人喬治.克魯尼明明在《蝙蝠俠與羅賓(Batman & Robin)演得更爛,更沒扮相,票房更爛,但是人帥人氣旺,後來的星途發展,更不可同日而語,他還在載浮載沉,人家早已成為超級巨星了(中間另外夾了個瓦.基梅爾墊背)。

《鳥人》中會出現《蝙蝠俠》,絕非偶然,更非瞎掰,唯有放到電影史的脈絡上去檢視,才看得出趣味。蝙蝠俠的不請自來與冷嘲熱諷,那即是麥可.基頓的心魔魅影,亦是他的微妙心聲,理性與感性不時在他眼前拔河較勁,剛好顯現他期待東山再起,可是諸事不順,信心不足,終日忐忑難安的焦慮心情。至於居室裡的那張《Batman》的海報,既標識著他的昔日風光,亦強化了他擺脫不了一片紅星的昨日夢魘。

全片最瘋狂的註記當然就屬那位亞裔記者一聽到《Batman》,誤以為他要再拍續集,就腎上腺素直飆的莫名興奮,雖然那是調侃了語言不通的半吊子媒體,但再搭配一位不知羅蘭巴特為何人的年輕妹妹,亞利桑德羅顯然刻意把他闖蕩好萊塢所見證的諸多怪現象全都滲透進《鳥人》的劇本了(更別提麥可.基頓是多麼畏懼劇評家,但被筆劍口刀逼到牆角邊時,還是會反譏說沒辦法創作的人,才去寫評論,只顧玩文字遊戲,就要斷人生路,自己卻一點風險都沒有,但是最後還是多麼饑渴地大聲誦讀評論文字……這類既愛又恨,難割難捨的曖昧情思,比對劇團經理見人說人話,見風轉舵,唯恐軍心渙散的牆頭草性格。

《鳥人》其實又是一部百老匯、好萊塢都適用的「內幕」電影,尤其是對其他好萊塢明星品頭論足的褒眨用語(從《鋼鐵人》罵到《雷神索爾》),活脫脫就像隨手亂拋地雷,時時刻刻會引爆,夠讓熟悉掌故的影迷笑翻了腰。不過,《鳥人》明明只是一個百老匯劇團從排演、預演到公演的歷程故事,卻還是有怪獸來襲、有爆破、有槍戰,有炸車、有升天,還要飛天…所有好萊塢科幻電影的場面「雛型」無一不缺,何以如此,又所為何來呢?

亞利桑德羅此處用了雙面刃,一方面凸顯好萊塢現實,主流觀眾就愛這味,透過幻想方式,讓一部文藝電影也能沾上邊,行銷就更便利了(君不見,《鳥人》的預告片裡就乒桌球乓挾帶進這些畫面,唬得觀眾一楞一楞地,心想不知是多大規模的怪片?)!另一方面,文藝片都得如此混血,如此跨界,這種適者生存的新生代鐵律(你很難想像從博格曼到阿特曼,這些熟悉劇場的前輩大師,如果活在當下,要如何存活了),不正是亞利桑德羅項莊舞劍的背後心思了嗎?

相關焦點

  •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劇情介紹及影評(視頻)
    《鳥人》(Birdman)是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執導的一部喜劇片,由麥可·基頓、艾瑪·斯通、愛德華·諾頓主演,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一個過氣的超級英雄演員,企圖借百老匯鹹魚翻身的故事。
  • 最近十年10部奧斯卡最佳影片,你都看過嗎?
    第92屆奧斯卡已經順利落下帷幕。韓國電影《寄生蟲》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這也讓《寄生蟲》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除了韓國電影封神外,還有讓人不能忽略的糟糕收視率。2011國王的演講主演: 科林·費爾斯、傑弗裡·拉什、海倫娜·伯翰·卡特、蓋·皮爾斯電影上映於2011年,並且一舉斬獲了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主角等
  • 「明星檔案」艾瑪·斯通/ Emma Stone
    不少人了解到艾瑪·斯通是因為她出演了《超凡蜘蛛俠》系列,並且在影片中飾演蜘蛛俠彼得帕克的女友格溫,不過由於一些特殊原因,《超凡蜘蛛俠》系列拍攝完第二部後,就沒有計劃拍攝系列的第三部。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艾瑪·斯通憑藉《幫助》入圍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電影女演員獎,並且獲得了第18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集體表演獎,同年的7月她才開始飾演《超凡蜘蛛俠》的格溫·斯黛西,她也通過《超凡蜘蛛俠》首部曲獲得了39屆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電影女演員獎、第14屆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夏日電影女星獎。
  • 艾瑪·沃特森拒絕《愛樂之城》,艾瑪·斯通憑藉該片獲奧斯卡影后
    「石頭姐」艾瑪·斯通出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艾瑪·斯通是一個非典型性的好萊塢演員,她幾乎沒有任何的社交帳號,令艾瑪·斯通真正開啟演藝事業大門的是2007年參演的一部R級喜劇《太壞了》,雖然戲份不多,但也令人印象深刻。
  • 鳥人:終極的藝術家,都是飛向太陽的伊卡洛斯
    《鳥人》(Birdman)是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執導的一部喜劇片,由麥可·基頓、艾瑪·斯通、愛德華·諾頓主演,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等四項大獎。
  • 豆瓣日曆 2020年8月18 日《鳥人》
    今日主題影片:《鳥人》。電影由麥可·基頓、艾瑪·斯通、愛德華·諾頓、安德莉亞·瑞絲柏、查克·葛裡芬納奇、妮奧米·瓦茲、艾米·瑞恩主演。故事敘述曾因超級英雄「鳥人」而大紅大紫的過氣演員,現今將要站上百老匯的舞臺上表演,開幕夜前他再次挑戰自我,並試圖挽回家人對他的信心和事業。在電影中他所演出的戲劇是改編自瑞蒙·卡佛的小說《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近十年奧斯卡最佳影片,你最中意哪一部?
    在眾多電影獎項當中,奧斯卡獎一直是全球電影人的至高夢想。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即將正式舉行,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先來共同回顧一下最近十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但《阿凡達》最終僅捧回兩座小金人,而《拆彈部隊》卻一舉斬獲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6項奧斯卡大獎。更有趣的是,《拆彈部隊》的導演,正是卡梅隆的前妻凱薩琳·畢格羅。
  • 奧斯卡最佳影片看不懂? 十個問題帶你看懂"鳥人"
    【看電影·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   ■ 編者按   本屆奧斯卡將最佳影片頒給了《鳥人》,這部片子由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導演,他與尼古拉斯·迦科波恩聯合編劇,麥可·基頓、愛德華·諾頓等主演。
  • 艾瑪斯通重返小熒幕!主演喜劇電視劇《詛咒》
    以《愛樂之城》拿下奧斯卡影后的艾瑪·斯通(Emma Stone)重返小熒幕,將主演Showtime喜劇影集《詛咒》(The Curse)。艾瑪·斯通將與內森·菲爾德、本·薩弗迪一同演出。這是繼2018年Netflix 迷你影集《瘋子》(Maniac)後,艾瑪·斯通再擔任主演的電視作品。
  • 第一時間預測2015奧斯卡
    《爆裂鼓手》連最佳影片都入圍了,還能不給燃爆全片的J·K·西蒙斯一個獎?老頭兒演了那麼多次男配,這還是第一次被奧斯卡提名,再不拿獎,媒體都沒有故事可以編啦!伊桑·霍克、愛德華·諾頓和馬克·魯法洛的可能性均等,屬於正常發揮,角色本身都沒有大的戲劇衝突,唯一的合理結局就是一個都不中。羅伯特·杜瓦爾雖然是今年提名中最老的演員,但他早就得過影帝,《法官老爹》也實在有點孤立無援。
  • 你真的看懂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了嗎?深度解析《鳥人》
    比起這一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對於我這個喜歡追求電影複雜性的人來說,我更加喜歡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首先光是《鳥人》 電影中導演所使用從頭到幾乎結尾的兩個小時的長鏡頭來說,這部影片就顯得不一般。從頭到尾給人一種舞臺劇的風格,這和影片的內容是相契合的,有人說是導演的刻意炫技,但我確認為這是《鳥人》所表達主題的最好的方式,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影片中所用的超現實主義手法無不在提示觀眾,裡根內心的執著,那一份對於藝術的追求。但是很多人會曲解他,認為他只不過是想完成自己的演藝事業是一個自私的人,而去忽略他為了藝術而沒法陪女兒的愧疚,他渴望被愛,他的孤獨在影片中時時表現出來。
  • 2001-202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全都在這了
    在抗擊疫情的當口,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終於落下帷幕,24項大獎悉數揭幕。 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大獎,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同時拿到最佳影片和最佳國際影片的電影,堪稱亞洲之光!
  • 《庫伊拉》「石頭姐」艾瑪斯通主演真人版北美定檔明年5月28日
    據外媒報導,由「石頭姐」艾瑪·斯通、艾瑪·湯普森、保羅·沃爾特·豪澤、喬爾·弗萊等主演,克雷格·吉勒斯佩(《我,花樣女王》)執導,託尼·麥克納馬拉(《寵兒》)操刀劇本的迪士尼「101忠狗」衍生真人電影《庫伊拉》北美正式定檔,影片將於2021年5月28日登陸北美院線上映。
  •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一個超級英雄的逆襲人生,全部關於夢想
    今天想給大家講述的就是在去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電影鳥人。相信有很多人關注歐美電影的人,同樣會知道這部電影。就是這樣一部簡簡單單的兼營講述的是一個過氣的超級英雄演員不懈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且不得不要放棄,勇於追求的精神,也是那種重獲夢想的故事。
  •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中的自由主義與存在主義
    2015年《鳥人》(無知的意外之美)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作為一個對存在主義特別感興趣的人,尤其是當它被用來強調個人完全自由的觀點時,我為這部電影欣喜若狂。在電影中,自由是一種在一個看似無意義的世界中做出決定自我意識的選擇的能力。因此,存在主義是對與自我發展相關的意義的追求。我們的生活是一場鬥爭嗎?還是外在的掙扎導致了內在的意義?
  • 瑪格·羅比代替艾瑪·斯通出演達米恩·查澤爾導演新作《巴比倫》
    《La La Land》導演達米恩·查澤爾(Damien Chazelle)的下一部電影導演作品《巴比倫》(Babylon)原定由艾瑪·斯通(Emma Stone)主演,但她因為檔期衝突選擇了退出。現在,另一位金髮女星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被曝正在洽談主演本片。
  • 2019奧斯卡提名名單公布,《羅馬》《寵兒》角逐最佳影片
    1月22日晚,第91屆奧斯卡公布提名名單。《羅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10項提名,《一個明星的誕生》獲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八項提名。《黑豹》、《黑色黨徒》、《波西米亞狂想曲》、《寵兒》、《羅馬》、《綠皮書》、《一個明星的誕生》和《副總統》將角逐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則將在斯派克·李、帕維烏·帕夫利科夫斯基、歐格斯·蘭斯莫斯、阿方索·卡隆和亞當·麥凱中產生。在最佳外語片這一獎項上競爭十分激烈,李滄東新作《燃燒》落選,獎項最終將在《冷戰》、《羅馬》、《小偷家族》、《迦百農》、《無主之作》中產生。
  • 前瞻丨2015奧斯卡熱門影片
    當時著名的奧運金牌摔跤手大衛·舒爾茨(馬克·魯法洛飾)與馬克·舒爾茨(查寧·塔圖姆飾)應徵入隊訓練。一直以來,大衛和杜邦都是好朋友,然而1996年大衛卻被杜邦槍殺致死。杜邦最終被專家判定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判服刑30年。本片原計劃角逐去年的奧斯卡,卻臨時改期拖到今年上映。尤其在剛剛的坎城大受好評,拿到最佳導演獎之後,更是成為奧斯卡熱熱。包括檔期也是瞄著奧斯卡去的。
  • 暖色型人艾瑪·斯通:我們天生就是「小金人」
    前面文章提到過新影片《小婦人》和艾瑪·沃特森,其實,馬奇家大女兒這個角色原本是艾瑪·斯通出演的。早前就想過寫一寫「石頭姐」艾瑪·斯通,因為她是個典型的暖色型人,雖然說頭面部特徵與我們黃皮膚不同,但她有不少暖色調的穿衣搭配用色頗為值得暖色型人借鑑。
  • 歷屆奧斯卡電影合集 下
    59 野戰排(1986)導演: 奧利佛·斯通編劇: 奧利佛·斯通主演: 威廉·達福 / 查理·辛 / 湯姆·貝倫傑該片也是一部越戰片,根據導演親身經歷改編,據說影片中年輕士兵克斯斯就是導演自己的化身。64沉默的羔羊(1991)導演: 喬納森·戴米編劇: 託馬斯·哈裡斯 / 泰德·塔裡主演: 朱迪·福斯特 / 安東尼·霍普金斯 / 斯科特·格倫該片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驚悚片,影片深受弗洛伊德主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