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小鳥》 徐鐵軍 作
周光曙
2019年7月31日,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名譽主任徐鵬飛、主任陳黎青等大咖擔任評委的「叔同杯」(2019)全國漫畫大展評選工作會落幕,湖南參賽漫畫家徐鐵軍的作品《受傷的小鳥》入選。這一活動是中國漫畫界的盛事,徐鐵軍的入選,在湖南文藝圈也是一件大喜事。
徐鐵軍在文化圈子裡被稱作「鐵哥」,不僅因其名字中有個「鐵」字,也與他的表情有關。他憨厚而嚴肅,不苟言笑,好像常「鐵」著一張臉。事實上,「鐵哥」的內心燃燒著激情。他生活在自己的漫畫世界裡。
徐鐵軍1963年9月出生在漢壽縣文蔚鄉,自小就喜歡「塗鴉」。初中時在學校已有「徐畫家」之稱,後因家貧,高中未讀完即輟學務農。閒時,家鄉的水鄉澤國及身邊的各色人物都在他的筆下鮮活生動。18歲那年,他突發奇想,在鄉電影院辦了一次個人畫展。這可是件稀罕事兒,時任文蔚鄉黨委書記的左連生也去看了畫展,臨走時拍著徐鐵軍的肩膀說:「小夥子不錯,不要放棄!你這樣的有志青年,會有更好的平臺……」不久,徐鐵軍被特招為鄉文化專幹。幾年後左連生成為漢壽縣委書記,徐鐵軍也因創作成績斐然調往縣文化局工作,成了一名正式國家幹部。此時,徐鐵軍已經找準了自己的創作定位:漫畫。
徐鐵軍是以「漫畫憤青」的姿式開始漫畫創作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腐敗現象嚴重。作為基層幹部,徐鐵軍對貪腐深惡痛絕。1991年他在《法制日報》發表諷刺漫畫《常在河邊走,從來不溼鞋》,畫面上一名頭戴官帽的「老爺」赤著雙腳在河邊悠閒漫步,似在向人說:「本人鞋都沒穿,你能說我溼了鞋麼?」2004年他創作了《最佳處方》:年邁父親為即將赴任領導崗位的兒子贈送為官良方,「處方」是:「好心腸一條,愛民心一顆,道理一份,道德一種,誠心一片,老實一個,正直一點,豁達全用,利民不拘多少。」老父殷殷叮囑兒子照「方」服「藥」,做清廉有為的官員。該畫寓意深刻,予人警示,獲當年反腐倡廉全國漫畫大賽三等獎。
2012年,徐鐵軍的第一部漫畫作品集《徐鐵軍漫畫集》出版發行。時任北京軍區空軍創作室主任郭兵藝欣然為其作序,對其作品給予充分肯定:「眾所周知,漫畫需要鮮明的愛憎,需要強烈的針砭。鐵軍的作品,顯然更像『手術刀』,雖然鋒利,但瀰漫其間的,是包公般的冷麵熱腸,是寬厚溫暖的人文關懷。」
2014年,冰心兒童文學獎獲得者、漢壽籍作家郭宇波與徐鐵軍合作出版了《人生百年》一書。徐鐵軍的漫畫充滿人文關懷,郭宇波的文字風趣雋永而又富有哲理。這一時期的徐鐵軍漫畫創作更趨成熟,把創作瞄準了人物漫像。
畫虎畫皮難畫骨。把人畫得很像,只是畫匠;畫出人的精、氣、神,才是藝術。2014年,已是漢壽縣政協常委的徐鐵軍做了一件大事:給全縣300多名政協委員每人畫一幅漫像。為了將委員們畫得傳神,他反覆研究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提煉每個人的精神特質。看到「鐵哥」筆下的自己形象,政協委員們一時雀躍歡欣。漢壽縣政協經研究後決定將這一特殊作品結集出版。作為連續五屆縣政協常委,徐鐵軍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創作始終與黨的中心工作保持高度一致。2018年開始,徐鐵軍以傳統漫畫的形式,陸續創作移風易俗系列漫畫200多幅。漢壽縣委宣傳部將該系列漫畫作品收集整理,通過製作宣傳冊、微信平臺推廣等方式,讓更多群眾理解並主動配合移風易俗工作的推進。一時間,全縣大街小巷、民居牆面,都是徐鐵軍的漫畫作品。
至今,徐鐵軍已有近3000幅作品在《人民日報》《諷刺與幽默》《中國漫畫》《漫畫月刊》等報刊發表,百多幅作品獲獎,出版漫畫作品集4部。徐鐵軍說:「如果沒有左連生書記當年給的鼓勵,沒有黨的英明政策,或許我現在就是一個老農民。我心懷感恩,永遠忠實於漫畫藝術。觸摸社會熱點,反映國情民生,是我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