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恩典》(英文:Amazing Grace,也有人稱《天賜恩寵》)是由約翰·牛頓作詞,James P.Carrell和David S.Clayton作曲的一首基督教讚美詩。它表達了宗教的忠誠,其中包含著一個平淡但是極富深意的贖罪的故事。
這首歌影響深遠,讓無數人感動,無數計劃自殺的人、重病的人、失去希望的人,從中得到力量。可是,很少人知道它的感人出處。它是200年前由約翰牛頓(John Newton)所作的。牛頓本來是個沒有文化、從小靠販賣黑奴為生、沒有道德觀念的罪惡之人。後來一次,他的黑奴船返回英國途中,突然遇到狂風暴雨,船幾乎沉沒,他突然徹底覺悟了販賣黑奴的罪業,跪下來懺悔、禱告,從此成為另一個人。他毅然放棄很發財的奴隸買賣,自修神學,經過十六年寒窗苦讀,竟然學成了拉丁文、希柏萊文等多種語言,成為滿腹經綸的學者和知名宗教詩人,創作了許多影響整個西方世界的感人詩歌,其中就包括了他根據船上黑奴吟唱的旋律改編成的《奇異恩典》。
歌曲表達了對宗教的忠誠,其中包含著一個平淡但是極富深意的贖罪故事:在歌中充滿了一位黑奴船長對自己過去販賣奴隸的悔恨,和對不計較這些仍賜福於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歌的主題和《聖經》的主旨相符:懺悔、感恩、贖罪、重生。歌詞簡潔充滿敬虔、感恩的告白,也是約翰·牛頓的生命見證,約翰·牛頓本是一名黑奴船長,無惡不作,後來反而淪落非洲。在一次暴風雨的海上,他蒙上帝的拯救,於是決心痛改前非,奉獻一生,宣揚上帝的福音,成為19世紀的傳道人。
去世之前,他為自己寫了墓志銘:「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個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隸之僕。但借著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與神和好,罪得赦免,並蒙指派宣傳福音事工。」這首詩歌就是他一生得拯救的見證。
在歌中充滿了他對自己過去販賣奴隸的悔恨,和對不計較這些仍賜福於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