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看完之後半天緩不過勁兒來,總感覺好像是心裡有塊石頭堵著一樣,其他的這種慘兮兮的電影最後那種復仇完之後的快感會快速消褪掉前面造成的壓抑感,但是這部電影最後的復仇情節過於短暫以至於壓抑感還沒有完全消退的時候,電影就已經結束掉了。
思考點:
1、自己的對手擁有強大的政zhi背景下怎麼辦?
這好像是是一個無解的命題,設身處地的去考慮一下,子若的死因也是由於對方的家庭背景比較大,但是並不是主要原因,只能算是原因中的一個而已,而且好像也不是特別重要的原因,但是關於背景這件事情,還是想說幾句。
惠善的父親在得知自己的女兒被別的孩子打了之後,隨手做的一個動作顯示了這個家庭很深的背景(給學校的校長打了一個電話,語氣極其隨意的告訴了校長他「認為」應該是的事情。),惠善的母親更是不需要多說了,自己就把身價爆出來了,而且一副頤氣指使的樣子。
這個感覺很奇怪的說,明明是兩個小孩子打架,從小就嬌生慣養的惠善在與子若1vs1的真人對抗賽中敗北,就想到了利用父母對自己疼愛的感情大做文章,「家族小皇帝」式的狀態在中國經常可以看到,李某一對吧,你們都懂得,很大的事情在一些有背景的人們手裡就會變得很簡單,可能只是一個電話就可以了,而那些只有背影的人。比如小兒麻痺老爸李元術就只能很迷茫的去申訴。除了這個之外,面對勢力弱勢群體做什麼都是錯的,連維護正義的警察好像也這麼認為,這要不是法律出現的極大的漏洞,就是這個國家已經不靠譜了。
小孩子打架升級成了拼爹模式。
這背後可思考的事情很多,當手中有權力的那些人孩子犯了罪,是否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利去包庇孩子,甚至幫助孩子度過人生的「難關」?我覺得應該會的。得到這個答案之後,就突然感覺到人生好黑暗,萬一不幸被自己遇到了可以跨越法律的人,那這一輩子貌似就要萬劫不復了。
2、人,尤其是女人,無法學會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是很悲哀的事情!每次想起惠善的報復,感覺好像看到了中國最近「小三」事件的感覺,常常可以在一些公眾號上看到,好幾個女人揪著一個小三在毆打,嘴裡還不乾不淨地罵著:狐狸精,勾引她老公之類的話,每每看到這個就感到十分的好笑,自己的老公出軌了,你特麼不去割了你老公的JJ,你去怪別人?(當然這件事情上雙方都是有問題的)一味地去苛責小三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為一種道德綁架?惠善明顯也是受到了中國公眾號的影響,她喜歡的人上了別人的床,她只有折磨子若才能變得更加開心,這愛……有點不同凡響。
子若的死是一種無奈的死,也算是一種無奈的解脫,那種對前面的路一片黑暗找不到方向的無奈,看不到任何指引的迷茫和痛苦。
反過來想,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如果子若的意志是堅定了,申請已經遞交上去,被QJ的事情也採取報警的方式去處理,或者多和雜貨店的僱主多交流一下法律上面的事情的話,那群小王八蛋和他們的父母早就被法律所制裁了。
(1)子若不敢報警,誠如很多被QJ的女孩一樣,覺得這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報警之後自己就沒臉見人了,還不如死來得痛快。
(2)如同前面說的一樣,子若不知道這樣的事情在法律上會怎麼樣的處理方法,並且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並且對法律也不抱以什麼希望,如果不是因為國家太腐敗的原因,那我只能說這就屬於法律意識太淡薄了,不會利用法律的武器去懲治這些混蛋。
(3)寫下面話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點,子若好像不敢去報警是因為被其中一個QJ她的小子的話給誤導了,對方稱:我們都是未成年人,即使你報警了,最多也只是將我們驅逐出校而已,去,而且他們的父母都是議員,委員什麼的,他們是不會放過你父親的。他的話淡化了之後的後果,同時加強了報警之後的危害,這真是極好的話術,憑藉這個也完成了恐嚇的效果。
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第一次被QJ,我們說你是被脅迫無奈的,而後邊一次又一次,各種人身攻擊式的侮辱,到最後居然還被逼去援交。看著心疼的同時還恨得牙根痒痒,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自己都想要去幫子若報警了。
尤其是當她為自己鳴不平的時候,主動的請教了懂法律的店主之後,我本因為這一定是一個轉折點,結果發現此女子只有去開始的勇氣,卻沒有堅持到底的意志。
轉折點好像就是子若第一次去給惠善道歉的時候,以前那麼堅強的一個小姑娘活生生被折騰成了一隻任人擺布的木偶,無奈!壓抑!悲哀!氣憤!各種感覺都交織了。
3、識人是人生最大的事件!如何定義朋友?
敏京!又是一個可悲的人物設定!敏京這樣的朋友好像在我們的學生時代都會找到一個原型,總會有這樣性格的一個人,他們非常期待,也非常想融入到其他人的圈子裡面去,但是收慣了壓迫的人總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忘記什麼叫做反抗。敏京更是這其中的佼佼者,明明前腳還是玩得非常好的「朋友」,幾個巴掌之後,就變成了一個告密者!垃圾堆裡的老鼠一般令人厭惡!這樣的人也算朋友嗎?
子若,識人不明,可憐可恨!
敏京,膽小如鼠,可憎可惡!
一個導演可以拍出來一部讓觀眾跳腳罵街的電影也是完美的,給不到高分的原因不是因為電影的情節,而是因為倉促的結尾,這復仇看的完全平息不了前面情節帶來的憤怒。
(1)幾個小王八蛋死得太輕鬆了,既然法律搞不定的事情,那麼就由自己來終結好了。——子若爸爸
(2)復仇的情節極其經不起推敲,小兒麻痺,走路都會摔跤的老爸居然可以輕鬆搞定四個高一的學生?還可以輕鬆徒手勒死一個,這也就算了,導演拍攝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真實一點?主犯最後跑到水裡的時候明明有機會反手一頓打的,結果就那麼束手就擒式的等著子若爸爸去拍打。搞不懂。
最後,我寧願相信是因為國家的腐敗導致的子若慘死,我十分不願相信是因為子若不懂法律而導致發生慘狀,我更願意相信這只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