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時候,揚州有個姓劉的富人。他的鄰居姓吳,是揚州通判。他們兩家交情很深。後來,劉家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劉文。吳家生了一個女兒,名叫吳美。在兩家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劉家就以一隻金鳳釵作為聘禮,請求讓吳美做劉文的妻子。吳家答應了劉家的請求。
不久之後,劉家搬到外地去經商,這一去就是十五年,杳無音訊。吳美已經出落成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他的母親對丈夫說:「劉家人一去十五年杳無音訊,咱們可不能耽誤女兒的青春呀,還是改嫁他人為好。「吳通判說:」當初已經答應了這門親事,再說已經收了人家的聘禮,怎麼能夠反悔呢?「
轉眼二十年過去了,吳美已經成了一個老姑娘,他終日盼著吳郎前來迎娶自己,由於憂思成疾,不幸染上重病,半年後就去世了。父母傷心欲絕,吳美入殮的時候,母親把劉家的聘禮插在她的髮髻上,哭著說:」這是你夫家的聘禮,現在你死了,也帶走吧。「
天意弄人,吳美剛埋葬兩個月,劉文突然回來迎親。吳通判接待了他。也順便打聽一下他們家這些年的情況。劉文說:」當年父親去京城經商,沒兩年就去世了,我和母親相依為命,三個月前,母親臨死的時候,才說出幼年和你家結親的事,並囑咐我要來娶親。「吳通判聽後,傷心地說:」我女兒紅顏薄命,由於日夜思念的緣故,兩個月前已經去世了。「並把他領到女兒的墓冢前,劉文失聲痛哭。
吳通判對劉文說:」你父母已經去世了,不如在我家住下吧。老朋友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千萬不要因為吳美去世了就把自己當外人。「劉文便暫且住在吳家,早晚發奮讀書,期待有朝一日考取功名。
半月後的一天晚上,劉文正在燈下讀書,突然聽到門外傳來敲門聲。他打開門一看,門外竟站著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女子說:」我是吳美的妹妹吳麗,這是姐姐留給你的定情信物,說完,拿出那隻金鳳釵給劉文看。說完,就拉著劉文上床睡覺。劉文想到吳通判待自己恩重如山,就拒絕了她。那女子立即變了臉色,說道:「你如果不答應我,我就在父親面前告你調戲我。」聽了吳麗的話,劉文只好依了她。就這樣,吳麗天亮的時候才離開。從此以後,吳麗每天晚上來,早上走,一直持續了半年。
吳通判像對親兒子一樣對自己很關心,劉文內心很不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對吳通判說出要迎娶吳麗。吳通判聽後,滿臉疑惑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吳美,哪有什么妹妹吳麗,你莫不是思念吳美糊塗了吧?」劉文大吃一驚。
到了晚上,吳麗來了。劉文質問她,她才說道:「實不相瞞,我是鬼,因怕你不接受我,才假借妹妹的身份來和你相會。我是已經死了,但是陰司感念我的痴情,所以給我半年假期,來和你相會,了卻這一段姻緣。既然你已經知道,我們的緣分已經盡了,三天後,我將投生到揚州李家莊一戶姓李的人家,你到時記得來看我呀!這隻金鳳釵是我們定情的信物,現在還給你。」說完,便消失了。
劉文把自己的神奇告訴了吳通判,吳通判不相信,直到劉文拿出金鳳釵,他這才相信了。但同時又感到不可思議。三天後,吳通判和劉文打聽到李家莊姓李的人家,他家果然剛剛喜得一女。吳通判和劉文去看那嬰兒,眉眼竟然和吳美有幾分相似,吳通判給那嬰兒取名李釵緣。並和李家結為親戚,一直聯繫不斷。
後來,劉文認吳通判為義父,參加鄉試和殿試,接連考中舉人、進士,做了縣令,沒再續娶。後來,四十歲上,在吳通判和李家的撮合下,迎娶李釵緣為妻。
這真是:四十歲丈夫,十五歲妻子,姻緣天註定,陰陽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