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個湖南高校為農服務實踐項目立項

2020-12-11 澎湃新聞

5月6日,湖南省教育廳發布通知,根據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薦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的通知》要求,經學校申報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審,根據專家建議,決定立項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新型農林人才核心能力體系研究——以農林院校環境類專業為例》等25個項目為2020年湖南省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

通知指出,各相關高校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充分認識建設發展新農科的重要意義,落實「安吉共識」「北大倉行動」「北京指南」的新理念、新使命、新目標、新舉措,認真組織項目的實施,為項目提供充足的經費和條件保障,並要以項目為重要抓手,全面推動新時代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各項目要按照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指南》中的選題要求,結合已有工作基礎和具體情況,紮實開展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加快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

2020年湖南省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名單

序號

學校名稱

項目名稱

項 目

負責人

項目組成員

選題方向

1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新型農林人才核心能力體系研究——以農林院校環境類專業為例

王平

李科林、傅曉華、劉光輝、陳永華、屈俊林、朱健、李芸、陳傳勝、馮衝凌、周航、胡新將、楊雄、陳潤華、徐海音、曾毅夫(航天凱天環保)、邢漢君(恆凱環保)、羅家豪、石卉、蔡思琴

新型農林人才核心能力體系研究

2

湖南農業大學

傳統植物生產類專業改造提升改革與實踐

鄒學校

鄒冬生、楊國順、唐文邦、何長徵、易鎮邪、陳海霞、肖文軍、劉雄倫、雷東陽、高志強

傳統涉農專業改造提升改革與實踐

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基於學科交叉融合的地方農林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改造提升改革與實踐

周文化

林親錄、付湘晉、李安平、黃亮、吳偉、張琳、曹清明、楊英、龍肇、李江濤

傳統涉農專業改造提升改革與實踐

4

湖南文理學院

地方院校農學專業改造提升改革與實踐

楊友偉

王雲、劉良國、韓慶、周國慶、趙東海、郝小花、謝鵬、崔京珍

傳統涉農專業改造提升改革與實踐

5

湖南師範大學

基於「產出導向」的農林類專業二級認證畢業要求指標體系構建

譚長銀

銀海強、萬大娟、夏衛生、曹雪瑩(長沙學院)、羅斯(湖南農業大學)、劉代歡(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李林華(攸縣農業農村局)、楚欣、鄧月強、孫麗娟、蔡潤眾

面向新農科的農林類專業三級認證體系構建

6

湖南農業大學

農業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國三農」教育實踐

陳弘

盧向陽、王健、陳欽華、鄒銳標、曹威偉、張勝利、謝方平、翁波、彭可為、孫志良、餘興龍、郭麗君、唐琳、張智雄、熊亮、胡茜

農林人才思政教育與「大國三農」教育實踐

7

吉首大學

西部民族高校農林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吉首大學園林專業為例

劉衛國

庹清、陳國平、吳吉林、吳曼穎、孫青、楊靖、晏麗、袁媛

新農科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8

湖南文理學院

地方院校新農科雙創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楊品紅

龍獻忠、郭傑榮、韓慶、劉良國、羅叢強、張運生、謝中國、賀江、楊友偉、成鋼、毛亮

新農科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9

湖南科技學院

地方院校新農科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邵金華

趙雨雲、廖陽、袁志輝、蔣瓊鳳、餘響華、張永、趙海良(祁東縣新億席草工藝品有限公司)

新農科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10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新農科背景下地方性本科院校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陳致印

向國紅、康林峰、劉澤發、楊澤良、羅育才、劉桃李、羊四清、黎建輝、劉浩、朱強、黃建明(婁底市農業農村局)、劉仲華(湖南農業大學)、楊遠柱(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建明(湖南省渠江薄片茶業有限公司)

新農科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

11

湖南農業大學

新農科養殖類專業的課程體系及核心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

易自力

陳弘、李尚群、孫志良、賀喜、鄭曉鋒、肖調義、張揚、陶業(唐人神集團)、邵華(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何俊、張林峰、餘興龍、蘇建明、劉國華、楊華、伍勇、鍾元春、曹滿湖、莫亞武、胡毅、鍾蕾、曾聰

新農科課程體系與教材建設

12

湘潭大學

鞏固光伏扶貧成果的綠色生態智慧農業虛擬仿真平臺建設

易靈芝

陳才學、譚貌、張普、胡洪波、劉志平(湖南省科學技術學會)、王立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莫亞武(湖南農業大學)、胡勁松(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李浩(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劉丹(湘潭生物科技學校)、廖劍霞、李輝、胡畢華、羅勳華、譚平安、鄧成、鄧文浪、張瑩、彭寒梅、蘭志勇、陳智勇、範朝冬、劉江永、王雅慧(湖南大學電氣學院)、司雯(山東建築大學)、周劍(常熟智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範律(威勝集團)、李濱濱(上海同悅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胡炎申(深圳茂碩電器有限公司)、邱立運(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羅多(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金維宇(威勝電氣)、陳雙春(湖南茂碩電氣有限公司)、陳豐波(湖南時光新能源有限公司)、黎小明(湘潭尹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李衛平(惠州學院)、周迅(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劉珊(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趙吉清(張家界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鍾坤炎(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徐美清(湖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楊鈺(湖南科技學院)、陳海燕(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蔣求生(湘潭職業技術學院)、劉奕(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王仕通、馮曉東、屠宇軒、姜鵬、劉健康、徐秀、虢優、劉寧、周東訪、廖歡、趙健、孫顥一、林佳豪、劉羅、王藝皓、黃其森、丁常昆、侯波、李雲帆、肖軍、段仁哲、周志剛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踐

13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面向基層的新型農業人才培養實踐

周發明

向國紅、劉澤發、朱強、羊四清、黎建輝、康林峰、劉輝、彭日民、楊澤良、曾永賢

面向基層的新型農林人才培養實踐

14

湖南師範大學

魚類遺傳育種及健康養殖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王靜

劉少軍、覃欽博、羅凱坤、張純、陶敏、顧錢洪、王石、胡方舟、王餘德、劉慶峰

面向新農科的實踐教育體系構建

15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面向新農科的植物生產類專業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

楊澤良

向國紅、劉澤發、段仁燕、孟桂元、白婧、張斌

面向新農科的實踐教育體系構建

16

湖南理工學院

新時代高校農林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周金城

曾玉林、陳燦煌、易翠枝、肖名濤(湖南農業大學)、劉清泉、唐文婷(湖南農業大學)、危振軍(道道全糧油股份有限公司)

農林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

17

邵陽學院

地方性本科院校園林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

楊賢均

王業社、鄧雲葉、李曉紅、邢肖毅、黎穎惠、何麗霞、張亞麗

農林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

1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新農科林學類一流課程建設標準研究

王光軍

劉高強、向左甫、曾柏全、王永紅、閆文德、袁德義、蔣峰、方晰、孫玉榮、吳小紅、盧偉志、禹洋

農林類一流課程建設標準研究

19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面向南方山區林業全產業鏈人才需求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

袁德義

孫華、王瑞輝、羅芬、廖凱、曹受金、韓志強、汪靈丹、張琳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踐

20

邵陽學院

面向丘陵地區「四新」需求的校企協同CDIO育人實踐

李金成

李夢奇、謝恆、王放銀、肖才遠、宋娟、楊賢均、李曉紅、胡茜、劉貽畝、曾晶、賀海斌、陳立軍、銀周妮、楊期柱、何麗霞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踐

21

湖南科技學院

基於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下油茶產業創新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實踐

覃佐東

王宗成、廖雲輝、李玲、唐冬芳、趙雄傑、雷愛民(湖南天沃科技有限公司)、羅小芳、劉曉霞、汪美鳳、馮露雅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踐

22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新農科背景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培養植物保護人才創新與實踐

金晨鐘

劉秀、郭開發、譚顯勝、周芸芸、李靜波、馬銀花、歐曉明(湖南海利高新集團)、劉衛東(湖南海利高新集團)、竺錫武、胡一鴻、胡軍和、黃敏毅、劉桃李、戴清香、曾智、朱贊江、李姣、王雙輝、王豔、李意成、何衍彪、餘淑英(湖南海利高新集團)、梁驥(湖南海利高新集團)、孔玄慶(湖南海利高新集團)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實踐

23

湖南農業大學

農科類專業科教協同育人探索與實踐

曾福生

劉仲華、印遇龍、張曙光(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楊國順、屠乃美、肖文軍、易鎮邪、趙正洪(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何長徵、李雪峰(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何俊、陳海霞、鍾元春、劉雄倫、敖和軍

一省一校一所科教協同育人探索與實踐

24

湖南師範大學

旅遊服務鄉村振興的創新創業戰略模式與實踐

賀小榮

羅文斌、王兆峰、徐飛雄、鄭群明、唐健雄、孟奕爽、王永明、楊友寶、王釗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模式研究與實踐

25

湖南科技大學

地方高校服務鄉村產業振興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

譚樹華

王海華、孫遠東、周定港、向育軍、許愛清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模式研究與實踐

來源:湖南教育政務網

原標題:《25個湖南高校為農服務實踐項目立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8個項目獲2019年度高校科研平臺和項目立項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8個項目獲廣東省教育廳2019年度高校科研平臺和項目立項當全國的「戰疫」工作捷報頻傳的時候,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也獲一重大喜訊,日前,廣東省教育廳發布《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校認定類科研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
  • 這5所湖南高校升一本!湖南一本院校達22所
    學校是教育部「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是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首批「2011計劃」入選高校。2018年,學校入選湖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
  • 湖南師範大學獲批6項省級新工科、新農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近日,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湖南省新工科(湘教通﹝2020﹞90號)、新農科(湘教通﹝2020﹞94號)研究與實踐項目立項結果。我校新工科、新農科獲得省級立項各3項,其中各有1項推薦至教育部參評國家級項目。
  • 海科大17個產學合作 協同育人項目獲批立項
    本報6月16日訊(記者肖衛香)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於公布2019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發布,我省海南科技職業大學17個項目獲批立項,涉及新工科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等。
  • 5所高校升一本,湖南一本院校達22所
    學校是教育部「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是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首批「2011計劃」入選高校。2018年,學校入選湖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
  • 創造8個「第一」,坐擁湖南這一首個國家級平臺
    中心成立後,將緊密跟蹤當前應急管理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最新趨勢,關注新時代中國應急管理的新形勢、新問題與新挑戰,以及湖南應急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致力於應急管理領域的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為促進湖南乃至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 最新「111計劃」立項名單公布 25高校入選
    國家外國專家局 教育部關於2018年度地方高校新建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立項的通知外專發〔2018〕81號各有關高等學校:國家外國專家局和教育部聯合組織的地方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經研究,批准山西大學「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量子效應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25個引智基地作為建設項目予以立項(名單見附件)。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各依託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關於印發的通知》(教技〔2016〕4號)要求,強化管理責任,保障建設條件,支持新建基地面向世界一流學科目標開展高水平、高層次、高質量國際合作和聯合科研,有效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 2019年度廣東省高校重點科研平臺和項目立項公示
    而重點平臺、創新團隊項目、重點領域專項和重點研究項目,則首次實行全省所有公民辦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統一申報、公平競爭,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審的方式,擇優予以立項。在擬立項的項目中,公辦高校包辦了323項中的301項,民辦高校僅獲得22項,其中有7所民辦普通本科(獨立學院)共立項11項,5所民辦高職院校共立項11項。
  • 玉田:為農服務綜合平臺項目成功籤約
    關注玉田廣播電視臺官方微信平臺為您記錄玉田縣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娛樂的點點滴滴,獲取玉田最新優質資訊。 此次籤約,為玉田縣農業供給側改革注入了全新動力,必將對玉田縣拓寬為農服務領域、增強為農服務能力、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起到有力促進作用。玉田縣將全力推進項目實施、主動配置優勢資源、切實強化服務保障,與河北省供銷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一道,共同推進政務服務與農村綜合服務、供銷商品服務有機融合,為加快建設「科創商貿名城、京東魅力玉田」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廣州華立學院申報的2019年度廣東省高校重點科研項目全部立項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申報的2019年度廣東省高校重點科研項目全部立項,排名第一和第二日前,從廣東省教育廳獲悉,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申報的3個2019年度廣東省高校科研項目,不僅全部獲批立項,而且在同類民辦高校的同類項目評選中獲得2個排名第一,
  • 這些高校獲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資助
    該項目周期5年,由北京師範大學陳彬教授牽頭,主要依託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和環境學院,國家安全與發展戰略研究院、水科學研究院、人工智慧學院、系統科學學院、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學學部等單位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參與;參加單位還包括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工商大學等兄弟高校。
  • 國家級大創項目名單發布 安徽立項總數居全國第一
    據悉,安徽省(含部屬院校)向教育部申報的大創項目共獲批立項... 近日,記者從安徽省教育廳了解到,國家級大創項目名單發布,安徽立項總數居全國第一。
  • 中南大學商學院李大元教授獲批國家自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字...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評審結果,中南大學商學院陳曉紅院士團隊李大元教授主持申報的「數字創新驅動的新企業創業模式研究」獲得立項資助。
  • 重磅:全國高校2020年「國家三大獎」立項數量統計出爐!
    這其中,高等院校的受理項目情況最為令人關注和期待,筆者在這裡給大家整理出了中國高校立項的數量情況,僅供大家參考。作為曾經的「清北復開」之一的南開大學近些年發展略慢,此次三大獎提名表現得也不佳,僅有5個立項入帳,和電子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排在了一起,祝願南開大學在正式獲獎數量上能夠有突出表現!北京、上海、蘇州的幾所211高校,仰仗著天時、地利、人和各大有利因素,跟以上幾所985高校一起衝在了這一頁榜單的前面,表現令人深刻。
  • 中北大學2020年山西省社科聯重點課題立項躍居山西省高校前列
    近期,山西省社科聯公布了2020年重點課題立項名單。中北大學立項數取得新突破,共獲批23項,較去年增加76%,躍居山西省高校前列。其他高校立項情況為:山西財經大學18項,山西農業大學14項,太原理工大學11項,山西大學10項,太原科技大學6項,山西師範大學4項,山西醫科大學1項。
  • 湖南一本院校的第三階梯
    湖南一本高校的第三階梯中,基本都是近兩年(18,19年)由二本升為一本的高校,他們是:吉首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湖南工商大學,湖南理工學院,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衡陽師範學院。「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湖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中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
  • 新疆12所高校30個項目獲批,深圳航天信息航信天工深耕智慧宿管
    眾所周知,當下人工智慧、5G、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發展已成為新基建落地的重要支撐,而「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本質是以對接產業發展為先導,以系統培養技術技能為基礎,強化實踐教育,培養更多高精尖人才,以此推動新基建更好的落地。
  • 濰坊科技學院在2020年山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申報...
    7月28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擬立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名單,濰坊科技學院共上報32項,成功立項27項,立項率達84.38%,立項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立項數量、立項率均為近年來最好成績。
  • 西華大學新增教育部新工科和新農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23號)正式印發,西華大學新工科項目《基於智能空地融合載具工程研究中心的產學研一體化實踐創新平臺建設探索與實踐》獲批立項。
  • 打造「蘇州特色」為農服務新亮點
    五年來,蘇州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認真貫徹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綜合改革,因地制宜,因社施策,在完善基層社「三會」制度、構建更加完備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經營服務、現代農資綜合服務和基層組織建設等重點領域大膽探索,打造了深化綜合改革過程中具有「蘇州特色」的為農服務新亮點,為服務鄉村振興、助力蘇州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彰顯了供銷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