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表妹講了件事,讓我領略了現在孩子們的「聰明」,或者說"聰明「背後承受的壓力。
上周,表妹去接剛上小一的兒子小水放學。剛接到孩子,小水就遞給表妹一張試卷,生氣地說:「這不是我的試卷,不知道誰把我的試卷拿走了,把這張試卷的名字改成我的,放我桌上了。」
表妹接過來一看,確實不是兒子的試卷,這張試卷上的數字寫得很漂亮,兒子那狗爬式的幾個字,拍馬都趕不上這張試卷上的字跡。她仔細看了看,因為剛上學的孩子,橡皮擦可能用得還不是很好,兒子名字下面覆蓋的原名字,還是很容易就看出了。
表妹私下聯繫了那位同學的媽媽,順便拍了照發過,詢問是不是她家孩子的試卷。那位媽媽很快回復了說按字跡來說是自家孩子的。兩位媽媽便約好了地點,把試卷換了回來。
拿回了試卷,表妹並沒有多想,雖然現在試卷上的名字跟原來那張擦掉的名字的字跡很像,但很明顯不是自家孩子修改的,別人家的教育,自己也不好插手。表妹便放下了這件事。
吃完晚飯,表妹收到了一堆消息,是這個孩子媽媽的,孩子媽媽舉了一大堆「證據」來表明:這個試卷名字並不是自己孩子改的。
表妹越看越懵,查了下班級群裡的聊天記錄,發現這孩子跟好幾個同學都發生過類似試卷改名情況,便私下裡聯繫了那幾位家長了解了一下情況。然後才得知:這娃好多次,把別人滿分試卷帶回家,名字當然是顯示的自己名字,然後低分的試卷讓別人帶回家。至於名字是誰改的,孩子媽媽每次的答覆都是一樣的:不是自己孩子改的。
孩子媽媽一再申明,試卷不是自家孩子改的。這很大可能是在外人面前維護孩子或者說維護自己的面子,情有可原,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三番兩次把寫上自己名字但並不屬於自己的滿分試卷帶回家,真的是要引起警惕。
不知道是孩子自尊心太強,還是家長要求太高,一個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在學習上就已經開始了採取非常規手段,來討好迎合家長。這以後十來年的漫漫上學路,萬一哪次沒考好,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來面對家長呢?聽完這件事,真的很擔心,擔心孩子哪天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覺得自己無法面對家長,而採取極端或者激烈的方式方法。
俗話說,年齡越大,壓力越大。在學生階段,壓力最大的莫過於面臨高考的高中生了。每年高考前後,都有考生因各種原因,選擇輕生來逃避自己的即將面臨或者已經面臨的生活。
但近幾年來,選擇輕生的孩子越來越多,年齡也越來越小。就在今年12月15日,四川瀘州一小區內,一小學生跳樓輕生,留下字條說」我活得太累了「」早已絕望「等字樣。 孩子年齡之小,讓人驚訝。不知道一個小學生,到底是經歷了什麼;小小年紀,是什麼讓他如此絕望無助。我們作為父母監護人,應該要警惕,要思考。
作為父母,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但這一切都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讓孩子健康成長,不僅僅是生理方面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長。
首先,作為父母,要做到能自省。定時自省,也是促進自我成長的一種方式。想一想自己給了孩子多大壓力,是否在孩子承受範圍,孩子是否願意接受,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否利於孩子的成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自省後,很多問題,就有了答案。
其次,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讓孩子見識世界的廣闊,生活的樂趣,感受生命的可貴。心胸開闊的孩子,會更容易意識到生活中的小挫折,也僅僅是一個小挫折而已。
最後一點,父母要多跟孩子多溝通。這點最重要,也是最難的。每個孩子都不同,需要父母的愛心和耐心。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後,才利用恰當的時機,在孩子自然地想傾聽時才給他們講道理。「 多和孩子溝通,知道他的所思所想,對孩子和父母都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