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美育從「軟任務」變成「硬指標」,此通知一經發布,就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
這意味著,以往不是很受待見的美術教育,一下子「鹹魚翻身」,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支持。從精神層面將,美育無需再藏藏掖掖,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體現。
在最近的新聞報導中,經常聽到這樣的消息:2021年或將迎來藝考小年。
關於這則消息,是有依據支撐的。不得不說,因為大環境的關係,今年上半年,倒閉的藝考機構數不勝數。
在大部分校考改為線上考試,全國範圍內高考時間延遲一個月以後,藝考的實際報考人數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回落。有一部分原因是藝考新政實施後,學生選擇規避風險,或不考或走聯考;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如此環境下,選擇了不了了之。
這樣的情況2021年也將持續,2021年的藝考人數甚至可能會創新低。逆風之年,我國各行業都呈現出萎靡不振的態勢,藝考機構的相繼消失,使得生源數量直線下降。用行業內比較流行的一句話:現在能找到以往80%左右的學生就很不錯了。
在如此情況下,為何我們還會說2021年是藝考小年呢?
很直觀一個原因:藝考生源減少,高校招生不減少,甚至擴招。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2021年多所藝術類院校擴充招生,不僅是本科,研究生、博士方面也是這樣的情況。這是一個比較隱蔽的信號,結合前者美育分量的增重,趨勢不言而喻。
還有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高考政策明年會有調整。比如浙江省的政策調整中有一條,是將錄取分段由三段變成兩段,2021年實施。這意味著學生的選科與選專業的範圍變大,成績中等的藝考生,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
結合所有條件,2021年藝考小年,將會有更多藝考生受益。我們也認為,抓住2021年的藝考風口,將更加順心順意,也會有更多的藝考黑馬出現。期待2021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