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東方經驗」優勢化解異國矛盾 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成功調處...

2020-12-23 澎湃新聞

發揮「東方經驗」優勢化解異國矛盾 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成功調處留學生糾紛

2020-07-08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果這個糾紛雙方是在他們國家解決,很可能不會到法院,而是要幹架……」「今天真沒想到法官過來調解能夠成功,我們已經在雙方之間調停了幾個月都沒有進展……」「雙方各執一詞,證據繁多,法官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條分縷析,使雙方達成和解」,海南某高校國際學院的班主任及輔導員們紛紛感嘆,對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的工作效率及調解能力讚不絕口。

2020年7月2日,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的訴訟服務中心來了一位在海南某高校就讀大一的奈及利亞籍留學生菲麗,沒有律師陪同、不會說中文的她在立案法官的幫助下,以英文撰寫了自己的起訴狀,由法庭協助翻譯成中文。原來,原告與同是奈及利亞籍的留學生斯坦利原為男女朋友,相處期間被告多次向原告借錢,分手後原告數次要求還款,並將此事反映給學校和派出所,均未實現訴求,遂起訴至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

承辦法官收到案卷後,認為雙方都是同一學校的留學生,適合調解,且邀請學校介入調解效果會更好,遂第一時間與該高校國際教育學院取得聯繫,並安排於下一個工作日趕赴學校進行調解。

到校後,原被告雙方已在各自輔導老師的陪同下就位。因原被告雙方基本不會說中文,法官流利地運用英語與雙方當事人溝通交流,因此儘管雙方矛盾突出、互不相讓,一度幾乎拳腳相向,但在法官的耐心疏導下,雙方均緩和了情緒,願意按法官提出的思路去調解。因雙方款項往來較多,承辦法官逐一梳理,主持雙方對爭議筆數和數額進行核對。涉及轉帳款項匯率換算的,則上網查詢交易時點的外匯匯率,取得雙方認可。在被告主張部分款項經由第三人匯至原告在國外的家人時,法官經學校協助請來第三人進行核實。在仔細對帳贏得雙方信任的基礎上,法官耐心細緻向各方釋明中國法院的訴訟程序及相關法律規定,告知訴訟相關的成本與風險的同時,亦從雙方到異國求學應互助互諒的角度進行調解,最終雙方在法官及老師的見證下簽署了和解協議,握手言和。國際教育學院的老師忍不住問原告,「這次調解後,你對中國的司法制度有什麼感受」,原告開心地豎起大拇指,「非常非常棒」!

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成立以來,已多次受理外籍當事人提起的訴訟,亦多次以流利的外語能力處理開庭以外的事宜。此次是第一涉外法庭首次受理原被告均為外籍公民的民商事糾紛,承辦法官長達三個多小時無語言交流障礙的調解工作既體現了自貿港司法審判隊伍的國際化、專業化素質,提高了自貿港法院在外籍當事人心目中的司法公信力,更展現了調解這一被國際社會稱為「東方經驗」的中國特色矛盾解決機制在涉外糾紛中的延伸運用,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文 | 馮學博

圖 | 龍蜀娟

原標題:《發揮「東方經驗」優勢化解異國矛盾 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成功調處留學生糾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為自貿港建設提供優質高效司法保障
    在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法官促成兩個奈及利亞籍留學生達成和解協議後,海南某高校國際學院的班主任及輔導員對法庭的工作效率及調解能力讚不絕口。↓↓↓這是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化解涉外民商事糾紛、服務保障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一個縮影。
  • 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全國首個在省級法院實行「立審執一體化...
    7月29日上午,海南第一涉外民商事法庭庭長蘇志輝正在通過海南涉外民商事糾紛在線多元化解平臺(以下簡稱ODR平臺)安排一宗涉外案件的上線調解時間。蘇志輝(左)與同事通過海南涉外民商事糾紛在線多元化解平臺探討案件 記者符傳問 攝「今年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數量較往年仍有大幅增長,通過ODR平臺在線調解和網上開庭大大方便了當事人。」
  • 第一槌持續「發酵」,蘇州國際商事法庭火了!
    第一槌持續「發酵」,蘇州國際商事法庭火了!作為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專門審判機構,該法庭集中管轄蘇州市範圍內有關涉外商事案件,具體管轄蘇州市轄區訴訟標的額不滿人民幣50億元的第一審涉外民商事案件,當事人不服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作出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判決、裁定提起上訴的案件,應由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具有涉外因素或與開放型經濟相關的案件等
  • 今天,蘇州國際商事法庭敲下第一槌!
    今天,蘇州國際商事法庭敲下第一槌!沒錯蘇州國際商事法庭啟用以來公開審理的第一案敲下了「第一槌」!蘇州國際商事法庭是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法院設立的全國首個國際商事法庭作為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專門審判機構,該法庭集中管轄蘇州市範圍內有關涉外商事案件
  • 跨國攜手仲裁調解,給世界貢獻更多「東方經驗」
    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作出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重大決策部署,其中,調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居於重要地位。廣州仲裁委緊扣調解和仲裁之間高度的契合性和銜接性,積極拓展仲裁調解國際合作,給世界貢獻更多「調解+仲裁」這一「東方經驗」。
  • 何開文調研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機制建設
    何開文調研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機制建設強調健全完善矛盾調解體系機制 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12月8日,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何開文調研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體系機制建設。
  • 廣饒縣81個調處中心化解矛盾在基層
    全縣在鎮街重點打造綜合性、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並重點推動縣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中心建設。劉鴻傑是廣饒縣前不久剛剛招聘的專職人民調解員,目前在大王鎮大王社區工作。她介紹,網格員在日常工作中發揮「信息員」作用,對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從源頭掌握轄區矛盾糾紛情況,而當糾紛出現時,專職調解員首先會將糾紛情況錄入系統,然後根據培訓的專業知識先行調解,若不成功,則會召集法律顧問、社區民警等組成專業調解團隊,並根據糾紛所涉及的領域邀請專業人員加入其中。「比如說糾紛涉及企業用工,那我們就會邀請人社部門工作人員加入,這樣調解也會更加專業,更有說服力。
  • 竹山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
    1月12日上午,竹山縣政法委組織相關部門召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專題會議。縣公安局、人社局、衛健局、住建局、司法局、信訪局等部門負責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的領導參加會議。 會議強調,要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法院案件訴訟增量,積極探索推廣基層社會治理的好經驗好做法,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為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 看多元調處化解矛盾的濟寧「經驗」
    濟寧市把儒家傳統文化獨特優勢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有機結合,努力實現群眾反映訴求「跑一地」,解決問題「訪一次」。11月初,濟寧市任城區山推裝飾城80多名個體工商戶上訪,反映沒有享受到疫情期間國有企業對個體商戶的房租減半政策。
  • 青島中院發布涉外商事審判中英文雙語白皮書和調解典型案例
    下一步,青島法院將繼續推進涉外商事審判精品工程,切實提高辦案質效,以推動創新、便利訴訟、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充分發揮涉外商事審判職能作用,推進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向縱深發展,公平公正、多元高效處理涉外商事糾紛,全方位提升服務保障「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上合經貿合作示範區和海洋強國建設的能力水平。
  • 吳興區法院常溪法庭及織南法庭揭牌成立
    11月10日上午,吳興區人民法院常溪法庭、織南法庭在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揭牌成立。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李章軍和吳興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寧雲共同為織南法庭揭牌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徐建新、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李章軍出席揭牌儀式;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一庭庭長俞少春宣讀
  • 《江蘇法院涉外商事審判(2014-2019)》白皮書
    為了更好地發揮司法的示範和引領作用,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和保障國家戰略實施,我們發布中英文雙語版的《江蘇法院涉外商事審判(2014-2019)》白皮書,向國內外展示江蘇法院涉外商事審判工作成績和經驗,分析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要求,謀劃江蘇法院涉外商事審判工作在新時代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
  • 青島中院發布涉外商事審判中英文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發布的15起涉外商事調解典型案例,是從青島全市兩級法院審理的以調撤方式結案的涉外商事案件中選取,涉及股權轉讓、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房屋租賃合同、金融借款、旅遊合同等類型,覆蓋多個國家,跨越上合示範區設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設立和新冠疫情防控等多個重要時段,體現了青島法院涉外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推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積極引導國內民營企業在國際貿易領域健康發展、
  • 逢九「村務日」化解矛盾時
    為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該縣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以群眾的身份解決群眾的問題」,結合農村習俗,利用逢九「村務日」,把農曆每月的初九、十九、廿九定為全縣矛盾糾紛集中調處日,組織領導幹部、群眾代表等參與矛盾糾紛化解調處,實現了新矛盾不激化、老問題得解決的目標。    上下聯動齊發力,接地服務讓群眾「暖心」    縣級領導幹部帶頭入村。
  • ...實現矛盾調處多元化 這個鎮級矛調中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一扇門進出2019年以來,油車港鎮圍繞「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的要求,探索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多元化新機制,成功打造了全市首家鎮級規範化矛調中心。嶄新的油車港鎮矛調中心就坐落在距離鎮政府600米的地方。
  • 探索後疫情時代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新發展
    任重而道遠    ——履職盡責,推動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2019年5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敲響「第一槌」,在法治保障營商環境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依託這一國際化平臺,能夠發揮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優勢和潛力,克服各國法律制度不同造成的障礙,從而為國際商事糾紛的解決發揮獨特作用。」
  • 諸暨市「五個堅持」推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最多跑一地」
    諸暨市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體化運行以來成效顯著,積極探索群眾「最多跑一地」的諸暨模式。一是堅持代辦制服務,變「群眾訪」為「幹部跑」。為實現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堅持把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延伸到鎮鄉(街道),整合各方力量,打通1個市級、23個鎮級以及所有村(社區)運轉通道, 網格員通過線上線下平臺,串聯起信息搜集、上報、流轉、反饋等各個環節,實現市、鎮、村三級工作全閉環。
  • 代表履職,在一線化解矛盾糾紛
    代表們來到泰興市人民法院「何健忠調解工作室」,得知調解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以來,全國人大代表何健忠和14位人民調解員已在訴前成功調解矛盾糾紛646件,調解成功率達42.25%,不禁由衷稱讚。  人大代表如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深度、實質化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推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司法需求?同時這樣的深度、實質化參與,是否可以助力代表更好地履行其監督職能?
  • 7個月調解成功6960件打造社會矛盾解決「終點站」
    今年以來,宿遷市以打造市域社會矛盾解決「終點站」為目標,將非訴糾紛化解工作納入法治宿遷建設和社會治理創新考核,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著力打好矛盾糾紛化解「總體戰」和「阻擊戰」。截至今年7月,全市非訴和各類調解機構接收法院系統移送調解案件19655件,調解成功6960件,調成率35.4%,訴前化解糾紛數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法院系統新收民商事一審案件數較去年同期下降31.29%。
  • 三家網際網路法院審結涉外案件2320件 標的額2.4億元
    截至2020年8月31日,網際網路法院共受理涉外案件2487件,審結2320件,標的額2.4億元人民幣,涉及跨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跨境電子商務、國際域名爭端處理等多種類型。「審理了一批在國際網際網路領域具有首案示範效應的案件,有效提升了我國在依法治網方面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李少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