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驕,大抵是綠茵世界最為吸引眼球的劇本了。最好的證據便是梅西與C羅,哪怕這對不世出的天王巨星對抗持續了十餘年之久,媒體與球迷照樣百看不厭,即便是在這兩位傳奇巨星職業生涯的末期,照樣能被「抽進」同一小組,成為歐冠小組賽最具看點的話題,在比賽還沒有打響之前就不知道謀殺了多少流量……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梅西與C羅的例子,在足球史上從來就不是孤例,充其量就只能算是雙驕之爭的延續罷了。從克魯伊夫與貝肯鮑爾的對決,到馬拉度納與馬特烏斯的相持,到巴喬與羅馬裡奧的酣戰,再到羅納爾多與齊達內的龍虎鬥,縱觀足球的歷史長河,雙驕之爭幾乎就從未斷絕過,也算是一大奇景了。
可能會有聲音對此表示質疑,認為這不過就只是一個巧合罷了。畢竟,任誰都不敢保證,在同一時期恰好湧現出兩位旗鼓相當的巔峰戰士——這邏輯顯然是合理的。只不過,大家往往忽略了媒體的炒作能力。如果實在是找不出實力相近的雙驕,大不了就強行「雙驕」嘛,「外星人」羅納爾多的經歷就是最好的證明。除了眾所周知的齊達內之外,還有幾位球星也與羅納爾多「雙驕」過,乍聽起來可能有些離譜,但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球迷應該都還有些印象才是:
因為所處時代不同的緣故,貝利與馬拉度納這兩代球王就從未同場競技過,可這絲毫不影響媒體與球迷「關公戰秦瓊」,試圖通過各種角度探討這兩代球王究竟孰強孰弱,再加上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的恩恩怨怨,註定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一旦貝利與馬拉度納的接班人在同一時期橫空出世,很容易就會被放在一處討論,出現強行「雙驕」的局面。無巧不成書的是,在羅納爾多這位貝利接班人嶄露頭角的那幾年,阿根廷恰巧出現了馬拉度納的接班人:奧特加。
某種程度來說,奧特加出道時的運氣可能更在羅納爾多之上。1994年的美利堅之夏,這兩位初出茅廬的新人分別入圍了各自國家隊的大名單。相比起一直都坐在替補席上坐觀成敗的羅納爾多,奧特加因為馬拉度納慘遭禁賽的緣故,迎來了自己臨危受命的機會,在對陣羅馬尼亞的淘汰賽出任阿根廷核心,雖然未能帶隊通過考驗,可他的個人表現卻也算是可圈可點。
等馬拉度納退出國家隊之後,奧特加乾脆就成為了阿根廷十號球衣的新主人,任誰都知道這件球衣的分量之重,由此便不難想像奧特加在此時被寄予的希望之大了,與身著巴西九號戰袍的羅納爾多交相輝映。
等到了1998年的法蘭西世界盃,奧特加更是成為了毋庸置疑的阿根廷核心,無論小組賽還是對陣老冤家英格蘭的淘汰賽皆有驚豔表現,被許多人視為極有可能接近老馬成就的球王接班人。
然而,在對陣荷蘭的四分之一決賽,奧特加卻生生搞砸了一切。原本,阿根廷形勢一片大好,不僅由克勞迪奧·洛佩斯扳平了比分,更有西蒙尼製造了紐曼的紅牌,在人數方面佔據著優勢,無論怎麼看都像是對陣英格蘭的翻版。
就在這種大好形勢之下,奧特加卻生生「撲滅」了阿根廷的勢頭。在禁區內突破斯塔姆的防守時,這位阿根廷十號在電光火石之間倒在了地上,就仿佛被斯塔姆絆倒了一般。若不是慢鏡頭反覆回放,只怕球迷很難看出端倪,演技不可謂不精湛。
只不過,奧特加的演技能瞞得過我等球迷,卻未能瞞過火眼金睛的當值主裁,註定是場無用功。逃過一劫的荷蘭上下自然是無比憤怒,就連門將範德薩都不例外,跑出來怒斥了奧特加的假摔行徑。
可能純粹就是想要從地上爬起來,也可能是想要與範德薩理論一番,奧特加逕自站了起來。然而,站在奧特加身前的範德薩卻突然痛苦倒地,就仿佛被這位阿根廷十號碰到了鼻子亦或者是下巴一般。此情此景很容易就被理解為奧特加假摔索要點球不成反報復對手,恐怕就連當值主裁也是這般想法,便用一張紅牌把奧特加請了下場。
這就是最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就在奧特加紅牌離場不久,「冰王子」博格坎普便完成了終極絕殺,把潘帕斯雄鷹送回了老家。
老實說,奧特加的紅牌與博格坎普的絕殺並不存在因果關係。可足壇慣例歷來就是如此,紅牌球員背黑鍋,就連「萬人迷」貝克漢姆都不能免俗,更別說「小毛驢」奧特加了。於是,這位馬拉度納接班人一夜之間成為了罪人,自此一蹶不振,與羅納爾多的「雙驕」便甚少有人再提起了。
如果說,奧特加之所以能夠與羅納爾多「雙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阿根廷與巴西身為宿敵的關係。那麼,皮耶羅與羅納爾多的「雙驕」,則是起源於尤文圖斯與國際米蘭之間的宿怨。
把時間追溯到1997年的夏天,當羅納爾多以創紀錄的轉會費登陸梅阿查球場時,他面前的最大敵人,莫過於「斑馬王子」皮耶羅統領的尤文圖斯了。自然而然,這兩位主角被媒體渲染成了雙驕一般的存在,在接下來的一個賽季你爭我奪,留下了不少經典傳說,還有那一樁至今仍然存在著巨大爭議的點球懸案。
平心而論,若是單論1997—98賽季,皮耶羅與羅納爾多確實算是雙驕一般的好對手,不僅帶領著各支球隊一路對抗到了最後,就連天王山戰役的勝負,也是由這兩人親自決出來的。無論是皮耶羅的首開記錄也好,還是羅納爾多的點球懸案也罷,亦或者是皮耶羅隨後罰丟的那一粒爭議點球,這兩人始終都是故事主角。
只可惜,傷病卻在這個時候找上了皮耶羅。在對陣皇馬的歐冠決賽,這位「斑馬王子」在與卡洛斯的對抗後受傷,不得不拖著傷病之軀參加了1998年的法蘭西世界盃。結果,傷病對於皮耶羅的影響極大,這位頂替「憂鬱王子」首發的「斑馬王子」自始至終便沒有找到過狀態,被不少媒體與球迷認定為義大利出局的罪人,聲勢大跌。
更加糟糕的是,在接下來的新賽季,皮耶羅又遭遇了毀滅性的重傷,對其整個職業生涯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讓人頗覺玩味的是,正是在同一賽季,羅納爾多也遭遇了恐怖的傷病……
除了奧特加與皮耶羅之外,荷蘭球星克魯伊維特也一度與羅納爾多「雙驕」。這位身體素質極佳的荷蘭中鋒不僅與羅納爾多一般少年得志,更在1997年的夏天與羅納爾多一同登陸米蘭城,成為了紅黑軍團的九號,媒體與球迷就是想不把這兩人放在一處比較都難。於是,一對「雙驕」就這樣有了雛形。
只不過,在接下來的1997—98賽季,克魯伊維特的表現與羅納爾多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後者充分詮釋了何謂「外星人」,初來乍到就大殺四方,差點就撼動了尤文的王權。前者則成為了「水土不服」的代名詞,表現遠遠談不上出色。
真正把羅納爾多與克魯伊維特的「雙驕」概念推向高峰的,其實是1998年的法蘭西世界盃。羅納爾多率領著巴西隊與克魯伊維特所在的荷蘭隊在半決賽展開了生死對決。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比賽賽前,不少媒體與球迷信誓旦旦地道,這就是提前上演的決賽,無論哪支球隊獲勝,都將斬獲大力神杯(PS:預想與結果往往不太一樣)。
正是在這種大氣氛的渲染之下,同樣是1976年出生的羅納爾多與克魯伊維特展開了巔峰對決。事實上,這兩人也確實是那場那決賽最為閃耀的兩顆明星,前者打入精彩一球,後者則扳平比分,一同將比賽拖入到了點球大戰。雖然羅納爾多笑到了最後,可克魯伊維特也成功證明了自己,一掃在米蘭的頹勢。
在接下來的歲月,克魯伊維特改換門庭,成為了巴塞隆納的一員,並且有著不俗表現。只不過,也不知道是他的運氣不好,還是性格使然,克魯伊維特無論是荷蘭國家隊也好,還是巴薩俱樂部也罷,從來都不算頭牌,前者有博格坎普,後者則有裡瓦爾多、菲戈,這顯然會影響到關於他的評價。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少球迷可能就只知道羅納爾多與齊達內的「雙驕」往事,卻忘了奧特加、皮耶羅、克魯伊維特等人其實也在各種背景之下與羅納爾多「雙驕」過,分水嶺還都是98世界盃,那個讓齊達內橫空出世、自此奠定與羅納爾多「雙驕」地位的98法蘭西世界盃……想當年,羅納爾多真不止與齊祖一人齊名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