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四院兒童康復中心:杏林滿園三春暖,醫者仁心雪中炭

2020-12-17 湘湘帶你看社會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王葉、王丹娜)近日,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兒童康復中心一下子就收到了三面錦旗,這三面錦旗都來自於一個人——小楊帆(化名)的媽媽,錦旗上的話語雖然簡短,卻包含了楊帆媽媽心中的百般滋味。

小楊帆是家中的第二個孩子,楊帆媽媽今年也已經四十開外了。本來小楊帆的到來應該是讓這個家庭迎來兒女雙全的喜悅,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小楊帆開始逐漸表現出來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樣了。2019年,小楊帆被診斷為智力障礙,要儘快開始進行兒童康復訓練,幾番比對之後,最終選擇了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兒童康復中心,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小楊帆現在已經可以準確表達出許多意思了。

由於小楊帆的家並不在哈爾濱,為了方便楊帆進行康復訓練,媽媽帶著他在醫院旁邊租了一間房子,而爸爸負責在家中照顧姐姐。康復治療的道路雖然漫長,但是看著孩子逐漸有了起色,楊帆媽媽的心裡還是很高興的,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和康復師們也逐漸熟悉起來。

隨著冬季的到來,又到了感冒的高發季節,小楊帆也患上了感冒。楊帆媽媽雖然悉心照料,可是孩子的感冒卻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到了晚上竟然發起了高燒,突然,小楊帆開始抽搐起來,雖然有過養育第一個孩子的經歷,但是姐姐從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楊帆的媽媽嚇壞了,緊緊抱著自己的孩子,卻不知道如何是好。情急之中,楊帆媽媽拿出手機,撥通了康復師金成龍的電話,聽見電話中熟悉的聲音,楊帆媽媽仿佛一下就有了主心骨。聽楊帆媽媽說完,金成龍連忙告訴她一些注意事項,並安慰到:「大姐,你別急,我現在就過去!」在去往楊帆家的路上,金成龍打通了兒童康復中心副主任醫師劉陽的電話,簡單說明了情況,兩人商定,金成龍去接楊帆,而劉陽先到兒童醫院掛號並接應她們。

雖然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可是才剛剛到家的劉陽來不及拿起筷子吃一口晚飯,就又穿上外套趕往兒童醫院。由於兩人分頭行動,小楊帆一到達兒童醫院,就立即被送進急診室進行了緊急處置,孩子還在發燒,需要住院治療,於是劉陽二人又趕緊辦理好了住院手續,並把他們送到病房門口。在病房外,劉陽悄悄地和醫生說明了小楊帆的特殊情況,醫生了解之後,也儘可能的給予了這對母子特殊的照料。

幾天之後,小楊帆痊癒出院了,楊帆媽媽為了表達心中的謝意,定做了三面錦旗送給兒童康復中心的康復師們。她說:「簡短的幾句話並不能把我心中的感動都表達出來,我就是覺得孩子能碰到這麼好的大夫真的是太幸運了!康復治療全心全意,幫助我們的時候也是盡心盡力,這一年多,真的像家人一樣,我也不知道怎麼表達,就用錦旗送去我的感謝吧!」

小楊帆在康復的道路上可能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但是看著楊帆媽媽堅毅的眼神,相信小楊帆一定會越來越好。無論未來如何,祝福這個能夠在溫暖中成長的孩子,在未來擁抱屬於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來源:東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以醫者仁心 治貧困頑疾
    以醫者仁心 治貧困頑疾——記嶽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駐平江縣餘坪鎮新莊村幫扶工作隊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嶽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於2015年進駐平江縣餘坪鎮新莊村,前後3名駐村隊員、60多位結對幹部秉持醫者仁心,在扶持貧困戶生活的同時,充當「家庭醫生」,既治各類體疾、更醫安貧「心病」,將貧困戶真正扶起來。
  • ...頌杏林情暖—寶山區衛健委詩朗誦團隊參加上海市中醫藥系統音樂...
    【醫師節】以岐黃仁心,頌杏林情暖—寶山區衛健委詩朗誦團隊參加上海市中醫藥系統音樂朗誦會 2020-08-18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買下患者的蔬菜也是醫者仁心
    早在1500多年前,「藥王」孫思邈曾這樣詮釋醫者仁心。著名醫學家、現代外科之父裘法祖說:「德不近佛者,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明德、厚德,方可承載智慧以濟度眾生。醫者總是懷著非凡的愛做著平凡的事。懸壺濟世、救死扶傷、逆向而行,是醫者仁心的體現,也是贏得社會尊重的重要法寶。在筆者看來,視患如親、將心比心,買下患者家的蔬菜,也是醫者仁心行為。  人們常說,仁者愛人。
  • 醫者仁心,兒科醫生為治病兒排休不敢休
    病兒多醫生少,醫生不敢休  艾比布拉·熱依木是烏魯不齊兒童醫院的一名醫生,對他來說,每天只能像一個陀螺不停地忙碌著。  (視覺中國供圖)  兒童有病口難開,家長焦慮心急切  兒科又被稱為「啞科」,小孩子有病說不出,只會哭,病情變化快,診斷風險大,兒科醫生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風險遠高於成人專科
  • 以醫者仁心,承生命之重!2020「榮耀醫者」名單揭曉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活動,也只是拉開了「尊醫重衛」大幕的一角,要在社會上呈燎原之勢,還需要我們獲獎的優秀醫生能夠帶動整個醫學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懈怠、持續奮戰,以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優良醫風,繼續當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健康中國的推動者、醫者仁心的踐行者。作為傳播者,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還需要繼續為健康中國建設鼓與呼,為提升醫患關係做出更大努力,讓尊重與關愛播散於社會每一個角落。
  • 2020年度回顧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醫衛事業, 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 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 「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
  • 不是醫者出身 卻懷醫者仁心
    不是醫者出身卻懷醫者仁心準確來說,謝俊明不是學醫出身,卻有著一顆與醫者同樣的仁愛之心。說到辦醫初衷,多年前他曾對媒體這樣說:「最讓我有成就感的,就是從事醫療事業!」是的,病毒還在蔓延,但別忘了,醫者大愛也在伸延、而且不分地域。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哪裡最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哪裡最危險,我就在哪裡」。他們都在堅守崗位,支撐起比「死神」更強大的生命力!誠如謝俊明所說:「現在武漢人民正在從恐慌、憤怒、悲傷的陰影慢慢走出來,因為他們看到曙光,看到醫護人員在面對病毒,在用血肉之軀捨身忘己地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這就是大愛!
  • 何晟銘演華佗 傳奇大醫致敬醫者仁心
    致敬醫者仁心,湖北衛視長江劇場將於7月30日播出歷史傳奇大劇《蒼生大醫》,講述了一代名醫華佗(何晟銘飾)重醫、重德、重情的行醫和生活的成長曆練之路,傳遞重醫德、精醫術、講誠信的正能量,也向始終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致敬。
  • 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發布康復人才培養成績單
    12月18日,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國家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指導下,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主辦的「2020年度第二屆A-PKU兒童康復教育發展論壇」在京圓滿閉幕。
  • 河南省中醫院宋永達:懷揣醫者仁心 書寫使命擔當
    家人送他到很遠的地方去接骨,而且很痛苦,花了很長時間才康復。時隔多年回憶起往事,宋永達眼中依舊充滿了愧疚,他說,非常心疼哥哥,但又不知道如何讓哥哥少受痛苦,也許從那時起,心中就播下了「學醫」的種子。宋永達出生於醫生世家,小時候又因為哥哥的事情在內心樹立了從醫的理想,在上大學選擇專業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學醫,主攻骨病專業。
  • 懷揣醫者初心 堅守醫者仁心 詮釋醫者匠心——我院皮膚科主任...
    同時醫療事業承載患者對健康的期盼,更是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前提,選擇了醫者行業,就已經選擇了對人民健康的莊嚴承諾。在今後的工作中,她將堅守醫者仁心和精誠匠心,以更加嚴謹的態度、更加務實的作風,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與科室同事共同努力,敬佑生命,不負初心。
  • 醫院新聞 | 醫者仁心濟蒼生,師者正道踐初心 ——《國醫大師柴嵩巖...
    發布會由我院黨委書記董傑昌主持,他提到叢書十冊100餘萬字,涵蓋國醫大師柴嵩巖中醫婦科學術思想理論、臨床用藥經驗、舌診脈診經驗,及國醫大師柴嵩巖辨證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不育及婦科疑難病醫案,是對國醫大師柴嵩巖70餘年杏林生涯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全面總結
  • 仁心醫者 | 新華醫院四人分獲「上海市傑出專科醫師」獎和提名獎
    仁心醫者 | 新華醫院四人分獲「上海市傑出專科醫師」獎和提名獎 2020-08-13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四院揭牌
    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原省康復醫院從省殘疾人聯合會整體劃轉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正式成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四個附屬醫院。近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暨第四臨床醫學院揭牌儀式在哈爾濱舉行。今年6月,經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我省最早開展康復醫療的三級康復醫院——省康復醫院更名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加掛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黑龍江省康復醫院牌子。此舉既有利於促進醫教協同,進一步做大做強醫院,也有利於學校拓展臨床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醫療、教學、科研與學科建設協調發展,從而進一步滿足全省人民對優質醫療資源不斷增長的需求,更好服務健康龍江戰略。
  • 「抗疫快評」畫手錶和戒指呈現醫者仁心本色
    醫護人員在這種環境中,還能如此賣萌,如此有「閒情」來製作手冊與玩具,完全是為了患者康復的需要,以自己的細心、悉心、精心、匠心,以自己的辛苦與勞動,來讓患者輕鬆,讓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顧。一張一馳,見證了醫護人員醫者仁心的本色。
  • 宜昌最美家庭 |顏家娥:醫者仁心 夫妻攜手比翼飛
    宜昌最美家庭 |顏家娥:醫者仁心 夫妻攜手比翼飛 2020-01-13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識每日一練: 杏園、杏林、杏壇
    杏林「杏林」是中醫界常用的一個詞彙,該詞產生於漢末。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醫術高超的醫生。董奉醫術高明,視錢財如糞土,為人治病,從不取人錢物,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被治癒之後,如果願意,重症患者在董奉的診所附近栽種五棵杏樹,輕者就栽種一棵杏樹。十年過去之後,董奉的診所附近就有了十萬餘株杏樹,鬱鬱蔥蔥,蔚然成林,成為當地一景。杏果成熟後,董奉又將杏果賣出,換來糧食周濟廬山附近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達兩萬餘人。在董奉去世後,廬山一帶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董奉。
  • 「最美」故事 薛愛國:一枚小小銀針,承載醫者仁心
    曾經有一位頭面部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老年患者,在多家醫院求過醫,頭面部劇烈疼痛症狀卻一直消除不了。四處打聽之下找到薛愛國,第一次針灸就讓患者的疼痛感減輕了七成。至此之後,該患者便成為了薛愛國的「鐵粉」,逢人讚不絕口。在薛愛國心中,針灸是中醫藥的瑰寶,是能夠代表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中國名片」。「在國外開中醫診所必須得會針灸,而這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宣傳。
  • 現代川劇《醫者仁心》在合江首演,講述四川援鄂醫療隊的故事
    現代川劇《醫者仁心》在合江首演,講述四川援鄂醫療隊的故事 2020-10-16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