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聯合胡潤研究院首次在滬聯合發布《2020上海國拍·胡潤全球藝術榜》,公布了全球前50名2019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最高的在世藝術家。
圖說:《2020上海國拍·胡潤全球藝術榜》前十名 官方圖
50位藝術家中,包括了美國藝術家15人、中國藝術家11人和英國藝術家7人,這三個國家的入榜人數總共佔據榜單三分之二。11位入榜中國藝術家,均來自中國內地。76歲的崔如琢以3.4億人民幣的總成交額位列全球第十、中國第一,其他10位分別是劉野、黃建南、周春芽、範曾、冷軍、曾梵志、張曉剛、朱曜奎、劉小東和靳尚誼。英國藝術大師83歲的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去年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9.12億人民幣,榮登首屆胡潤全球藝術榜榜首。據介紹,榜單上的外國藝術家數據來源於Artprice.com,中國藝術家的數據則來源於中央美術學院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發布儀式上,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國拍)與胡潤百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致力於共同推動上海文化高地建設。上海國拍是國內綜合性拍賣行的領軍企業、滬上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自1988年創立至今一直在拍賣實踐中引領中國拍賣行業的發展,創造了無數經典案例。近年來,上海國拍大力推動創新發展,致力於文化業態創新,高效對接藝術創作和市場需求,復興海派文化,實現多方共贏。上海國拍董事長戴佩華表示:「上海國拍攜手胡潤百富,共同發布全球藝術榜,旨在進一步提升上海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話語權,積極布局全球現當代藝術領域,整合品牌、技術、流量、人才等多方位的優勢,構建藝術綜合功能體,體現上海應有的文化高度。」
圖說:上海國拍與胡潤百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官方圖
戴佩華指出:「立足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藝術創新,國拍將堅持高標準的學術定位,將與知名美術學府、研究機構共同合作,推介和扶持有引領意義的當代藝術家,讓高質量、國際化的藝術展覽在上海綻放,在促進交易的同時,帶動民眾欣賞藝術的熱情。國拍將堅持多維度的市場融合,有效整合客戶資源,讓藝術創作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通過展銷、拍賣、定製等多種形式,打通線上線下,為一流的作品尋找一流的藏家,爭取藝術品價值的最大化,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國拍還將堅持深層次的客戶服務,以專家顧問團隊的建設為助手,為客戶提供藝術品鑑定、消費、存儲、投資的相關指導。立足國拍綜合性拍賣行的獨有優勢,為藝術品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資源整合和對接服務。」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這應該是世界第一份『全球藝術榜』,希望這份榜單能讓中國的藏家了解中國在世藝術家在全球的地位,以及最近哪些國家的在世藝術家作品最為暢銷。新經濟時代的藝術家正在改變,美國街頭藝術家考斯(Kaws)和美國雕塑藝術家傑夫·昆斯都成功地結合了新經濟。人們不一定買得起他的原作,但也能擁有他的衍生作品。這是他們和老一代藝術家的不同之處。」
現當代藝術創新發展論壇同期舉辦,胡潤、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院長範勇,胡潤藝術薈總監楊建勇,國家美術雜誌總編了了,春美術館館長趙春作為論壇嘉賓,分享自己對於新海派當代藝術的看法與見解。
範勇提出,海派藝術的發源誕生及發展都具有高度的國際性。從歐洲文藝復興開始,資產階級的興起、中產階級的高速增長、民眾商業的發達,讓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成為經濟貿易中心,隨之相伴的是文化繁榮。而現如今上海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將來必定需要文化的基因、營養和精神與其相匹配,那海派藝術必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焦點,海派藝術將會迅速崛起。
胡潤藝術薈總監楊建勇通過在巴黎看到的兩幅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引出話題,「當代藝術的發展不是形似,文化的自信不在於是否能看懂,但需要學習與理解。中國當代藝術在上海這篇土壤上默默進步,證明了這片海納百川的土壤是發展當代藝術的理想港灣。」
胡潤表示,上海是一個世界五百強落地最多的城市,接觸全球的內容多且廣。他建議藝術家學習關注新發布的「藝術家榜單」,去學習上榜藝術家的藝術歷程。(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