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沒?河源又一農產品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20-12-18 騰訊網

近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390號公告

正式批准河源「紫金春甜桔」

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成為繼「河源米粉」「連平鷹嘴桃」

「和平獼猴桃」之後

河源又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被譽為「嶺南第一桔」的它

你肯定也吃過

「紫金春甜桔」

「紫金春甜桔」歷史悠久,是我市紫金縣特有的優質稀有水果,素有「嶺南第一桔」之稱,產地位於紫金縣九和鎮、藍塘鎮、鳳安鎮、好義鎮、義容鎮。該產品具有果色橙黃油亮皮薄、低酸清甜、果肉脆嫩化渣、少核等特點。

2005年,「春甜桔」被列為廣東省推廣種植的果樹類主導品種,2008年被列為東江上遊特色水果產業建設項目發展的四大品種之一。2011年11月,「紫金春甜桔」被評為嶺南十大佳果。

「紫金春甜桔」

是如何申報成功的?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背後的故事

▼▼

為有效保護「紫金春甜桔」,促進紫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紫金縣2016年正式成立紫金春甜桔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辦公室,由縣市場監管局組織實施紫金春甜桔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工作。多年來,在紫金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縣領導的悉心指導下,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紫金春甜桔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辦公室相關單位,通過實地考察、深入調研、查閱文獻、採樣送檢及組織航拍等方式,全方位立體化收集「紫金春甜桔」種植區域的歷史資料、地理環境、氣候特徵、土壤特點以及紫金春甜桔的品質特色、理化特徵、發展現狀等信息,不斷完善申報資料,充分突顯「紫金春甜桔」的歷史韻味和地方特色,確保「紫金春甜桔」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獲得審批。據悉,「紫金春甜桔」也是國家市場監管體制改革以來我省獲批的首個地理標誌產品。

此次「紫金春甜桔」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將進一步完善保護機制,引導企業自律,為引導紫金春甜桔種植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知名度提供了可靠保障,進而帶動全縣農業健康發展,推動農民增收。

近年來,我市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區域優勢,實行分類指導和梯次發展,通過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全面開展地理標誌普查,深度挖掘各縣區潛在的特色優質產品資源,支持並推動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培育和申報工作。截至目前,河源市已有4個產品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並有「龍川山茶油」等3個產品正在積極申報中。接下來,我市將建立健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體系,加強品牌建設,進一步挖掘傳統特色產品,發揚傳統特色文化,使地理標誌產品成為我市文旅和產業新名片。

帶大家一起複習一下

河源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河源米粉

米粉在河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300年前,河源人民就用自己的智慧,以大米為原料,製造出一種俗稱「手排」的大米製品,這種「手排」經千錘百鍊,細膩晶瑩,不僅可蒸、可煮、可炒、可炸,還可配以不同湯料或佐料,調製出適合各地的風味。

「霸王花」米粉系列產品以萬綠湖天然淨水和精選優質大米為原料,「絕不添加任何添加劑」,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精製而成,具有外形美觀、清香爽滑、細而不斷、久煮不爛、保持大米原有清香和營養健康不上火等特點。

連平鷹嘴蜜桃

連平鷹嘴蜜桃是連平縣負有盛名的名優特產,也是目前廣東較好的桃類品種,被農科專家譽為「桃之極品」。其色澤鮮亮,果大形美,肉質脆嫩,清甜爽口,風味獨特且價格適宜,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連平鷹嘴蜜桃至今已有30多年的種植歷史,目前種植面積達6萬畝,暢銷珠三角、港澳地區乃至全國各地。2005年11月,連平縣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確認為「中國鷹嘴蜜桃之鄉」,2011年10月,連平鷹嘴蜜桃獲得「嶺南十大佳果」的稱號。

和平獼猴桃

和平縣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種植面積已達5萬多畝,掛果面積3萬多畝,今年年產鮮果2.39萬噸,年產值約3.346億元。目前,和平縣已建成國家級和省級和平獼猴桃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各一個,先後成立了和平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9個、以和平獼猴桃為主的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15個,辦成家庭農場1000多個。同時,輻射帶動貧困戶新種獼猴桃近600畝。種植獼猴桃現已成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創業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

有小夥伴問了

什麼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地理標誌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稱號能夠有效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它與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息息相關。

地理標誌產品絕大多數就是極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是不可複製的地方優勢產品,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

簡單來講,就是

御賜的「招牌特產」!

咱們河源有這麼多地理標誌產品

為它們點個讚!

- 來源 -

河源廣播電視臺、紫金髮布

- 編輯 -

廖娜

- 責編 -

鄭志豪 劉金明

相關焦點

  • 煙臺海腸桑島刺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煙臺海腸桑島刺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2013-05-23 09: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母網        瀏覽量: 367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記者 姜曉  近日,國家農業部發布了2013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公告名單,對147個產品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 青海省78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央廣網西寧12月11日消息(記者劉澤耕)記者日前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河南縣雪多犛牛、同仁青稞、尖扎山羊、尖扎蕎麥、湟源犛牛肉等10個農產品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截止目前,青海省78個農畜產品通過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佔普查資源數的87.6%。
  • 新莊黃瓜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效益頂呱呱
    前不久,農業部發布第2231號公告,73個產品申請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準予登記,依法實施保護。我省「同仁黃果梨」「大通新莊黃瓜」榜上有名,並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新莊鎮黃瓜自在泰國曼谷榮獲「一村一品基地獎」以來,獲得的第二項殊榮。小小的黃瓜不僅讓新莊鎮聲名遠揚,還盤活了當地經濟發展。
  • 「湖州桑基塘魚」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湖州桑基塘魚」品牌推介會在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漁莊舉行。目前該產品已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評審及公示,成為繼長興紫筍茶、湖州太湖鵝、湖州湖羊、莫幹黃芽、安吉白茶、長興「胥倉雪藕」後湖州的又一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什麼是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有何意義?當天的推介會上,與會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 金灣黃立魚通過專家組評審:將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原標題:金灣黃立魚通過專家組評審:將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2020年第四次農產品
  • 遼寧省大連知名農產品,你熟悉幾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05年12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連鮑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清代,宮廷中也已有所謂全鮑宴。在當時沿海各地大官「朝聖」時,大都進貢鮑魚為禮物。大連鮑魚喜歡生活在水質透明度較高,底層營養豐富的巖礁帶。
  • 崑山「張浦黃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定
    日前,在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上,「張浦黃桃」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成為崑山市第1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張浦黃桃」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面積217.3公頃,覆蓋10個行政村,年產量4000噸。  黃桃是張浦鎮的傳統特色農產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
  • 「鄱陽大米」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登記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290號公告,「鄱陽大米」經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的程序和條件,準予登記,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被列入我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行列。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是極具價值的地方名片,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標示農產品來源於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徵主要取決於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誌,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鄱陽大米」。鄱陽湖因鄱陽縣而得名。鄱陽水稻種植歷史源遠流長。
  • 河源又一美食將晉升「國家級」!這4種特產你肯定都吃過
    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我市「和平獼猴桃」順利通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技術審查會專家審查,「紫金春甜桔」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獲正式受理。至此,除了現有的「河源米粉」「連平鷹嘴蜜桃」兩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外,全市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有望增加到4個。135
  • 泰山板慄:地理標誌農產品開啟專項保護
    「下一步,將圍繞打造泰安市農產品地標區域公用品牌這一中心,重點培植泰山板慄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大政策、資金等配套扶持力度,加強泰山板慄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推廣綠色、有機生產等實用技術,加快泰山板慄產業化進程。」在第十八屆農交會期間,泰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姜士科就泰山板慄品牌進行專題推介。
  • 石棉老鷹茶獲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經過現場核查、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等環節,由石棉縣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登記申請的石棉老鷹茶符合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條件和相關技術標準要求,準予登記並頒發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近年來,石棉縣不斷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通過「公司+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2+N」特色農產品老鷹茶產業。從2008年開始,石棉縣起草並發布了《石棉老鷹茶地方標準》,並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推動當地老鷹茶產業邁上了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化的發展「快車道」。
  • 廣西21種農產品躋身國家地理標誌,有你家鄉的嗎?
    廣西21種產品躋身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快來看看有你家鄉的特產嗎?近日國家農業農村部第290號公告發布其中,廣西有21種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廣西2020年第一批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產品如下↓↓↓
  • 營口大石橋「大紅袍」李子成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前,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的178個產品實施登記保護,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其中,營口市大石橋「大紅袍」李子成為全省唯一上榜農產品。「大紅袍」李子豐彩外盈,飽滿圓潤,口味甘甜。
  • 河池吃百草的七百弄山羊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七百弄山羊產於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地理標誌保護面積2716平方公裡。據《縣誌》記載:1970年前,大化境內均養殖有七百弄山羊,主要分布在石山區,以七百弄、鎮西、雅龍、板升、六也、江南、百馬、古文、大化鎮等鄉鎮為主。
  • 張北莜麥、趙縣黃冠梨……河北5產品獲「農產品地理標誌」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郝東偉)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河北省張北莜麥、趙縣黃冠梨、阜城杏梅、馬營西瓜、赤城赤芍等5個產品榮獲農業農村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近年來,河北省積極開展農產品地理標誌培育、登記和保護工作,以具有獨特地域、獨特生產方式、獨特品質和獨特歷史文化的地方特色產品為基礎,挖掘了一批地理標誌農產品特色資源,建設了一批地理標誌農產品特色品種繁育基地和核心生產基地,叫響了一批地理標誌農產品「鄉土」區域品牌,推出了一批承載河北特色的地理標誌農產品。
  • 中國城商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管理工作委員會在杭成立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陳小明)12月29日,中國城商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管理工作委員會(簡稱「地標委」)在杭州舉行正式成立。據了解,「地標委」是中國城商聯直屬機構,在國務院國資委和國家民政部備案的全國性、專業類行業服務機構。在上級協會和有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相對獨立開展工作。
  • 「大通湖大米」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華聲在線11月1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蔡澤鑫)國家知識產權局日前發布公示,「大通湖大米」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證書。這是繼「大通湖大閘蟹」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商標後,益陽大通湖區獲得的又一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湘潭市特產「壺天石羊」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
    (資料圖片)(記者 黃武平 攝)湘潭在線12月16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武平)12月15日,市農業農村局通報,湘潭市特產「壺天石羊」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第三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這是湘潭市繼湘蓮、沙子嶺豬、九華紅菜薹、矮腳白之後的第5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趙縣黃冠梨緣何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原標題:河北趙縣黃冠梨緣何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黃冠梨的地理標誌證書批下來了,這下可好了,我們的黃冠梨終於有了『護身符』!」5月9日,在河北趙縣大安一村精園梨果專業合作社,60多歲的合作社負責人鈐英軍告訴筆者,他和梨樹打了一輩子交道,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家鄉的梨果擁有自己的品牌。
  • 農業農村局:陽湖水蜜桃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12月9日,由農業農村部組織的2020年第四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陽湖水蜜桃」順利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評審,即將成為「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 會上,武進區果品協會匯報並介紹了陽湖水蜜桃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的基本情況,農業農村部專家組從人文歷史、產地環境、品質特色、生產方式、產品知名度、產業發展前景等方面對陽湖水蜜桃進行了詳細的評審。一致認為陽湖水蜜桃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標準,全票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