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創意竹建築,美得驚豔全球

2020-12-18 睿途旅創

有人說,竹是植物界裡的鋼材。作為品質優良的建築材料,竹子的使用,除了用以營造意境氛圍,降低成本、容易加工且低碳環保等優點外,在設計上,也有著千變萬化。縱觀全球,那些利用竹子作為建築材料創造的作品,讓現代建築少了幾分工業的味道,也為現代建築設計帶來一抹亮色!

竹子搭建的寺廟:LUUM Temple

LUUM Temple位於墨西哥一處名為盧姆扎馬(LuumZama)的新住宅區,是一片原始叢林的中心地帶,它提供了一個安靜的自然環境,供人們反省和反思。

展館採用五面懸鏈結構的形式,現場彎曲後的扁平的竹節,通過以螺紋或以捆綁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一個個單獨的編織狀竹元素一起組成了一個整體。

竹子,以及拱形拱頂在結構上是相互依存的,有一種帶有象徵意義的審美選擇。這些共同存在的拱頂旨在提醒社會,我們的相互依存,以及我們可以取得的成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寺廟只能徒步進入,在其寧靜自然環境下,非常適合思考和感受慢生活。溫柔的微風穿過叢林樹冠和開放式結構,營造出斑駁的光影效果,進一步增強了空間的虛幻和寧靜的品質。

這一開放式五面結構能提供各種理療和活動功能,包括瑜伽,冥想,工作坊和社區聚會。

Luum 寺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示範,它將創新設計和工程學同手工建造及有機可持續建材相結合。該項目精心的將建築功能與基地美景相交織,為社區創造出了一個獨特的,標誌性的空間語境,並實現了建築師,工程師,承建商和業主之間真正的協同合作。

竹子搭建的展館:臺中竹跡館

臺中竹跡館是2018臺中國際花博會上的展館之一,因應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主題,Formosa美麗的臺灣。展館外觀取自中央山脈群與海島的意象,像是一粒種子從地表長出並被水包圍四周,材料取用極具東方文化特色的竹子,運用竹子的韌性與結構性,體現建築美學並結合自然,呈現具有張力與結構的空間特質。

室內與室外以不阻擋、不隔絕的方式結合自然,場館表面就像一片竹林,在館內遊覽彷彿一場竹林之旅,在展館內抬頭,可以看見林頂的天空。

竹材的設計有別於傳統竹藝,竹跡館的設計結合了建築的工程技術和臺灣竹藝編織技術,運用多種工藝塑造一個連貫過去與未來的空間。希望人們置身竹跡館中時能夠感受自然和一種平衡感,建材的選用象徵著臺中對未來建築的想像,意在增強人與自然的協調共存,進而與自然共生。

竹子搭建的遊樂場:吉隆坡竹遊樂場

竹遊樂場是一個公共設施,位於吉隆坡最古老的,可以說是風景最美麗的公園——Perdana植物園裡。公園坐落在首都的心臟位置,很受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

這個竹苑本身是坐落在一個穿過公園的中心的大湖上的一個小島上。竹子在馬來西亞當代建築的使用是非常少見的,這個建築就是要探索其潛在可持續的建築材料。

建築設置在沿著湖的邊緣位置,是一個開放的結構,並將平臺位置提高,設置了多個層次。這個遊樂場的靈感源自傳統方言結構稱為「wakaf」,最初是在村莊發現並流傳下來的。

這些結構本質上是獨立式的庇護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主要用來休息。該遊樂場可以被描述為一系列「wakafs」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動畫般有趣的竹結構,將其和諧的融合在美麗的綠色植物園林中。它提供了一系列不一樣的空間,可以任意使用。

該項目建造了31個相同的正方形平臺結構,設置各有不同,看似隨機的高度,創建出了一個有趣的三維地面環境。上層都是完全由柱子建造的重複性的模塊化結構。從每個平臺的中心,都設有一個樹狀柱支撐著屋頂。

「樹屋」是按照竹籃的形式建造,掛在柱子上,他們是遊樂場另一個好玩的元素。

竹子搭建的藝術裝置:彩色竹亭

Eleena Jamil是一位建築師兼設計師,因設計出美麗的竹子結構而聞名於世,其精緻而令人激動的作品能夠凝結人們的注意力。彩色竹亭是Eleena Jamil為在2018年2月於吉隆坡舉辦的world urban forum 2018打造的作品。

這座亭子是一個簡單的方形計劃,由四面牆以及將牆壁與房頂連接在一起的外柱組成。Eleena Jamil將牆壁打造成層疊的竹子圖案。她所打造的這座圍牆,不論是從裡面看還是從外面看,看起來都像是一款藝術品。

就風格而言,該亭子採用了點彩派效果,利用一系列明亮的色彩呈現出抽象圖像。

該設計為我們打開了另一種觀察竹子這種材料的新方式,在我們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提供了新的建築與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這座亭子位於吉隆坡市中心,周圍是摩天大樓、混凝土與鋼筋建築。這種天然材料再加上不同的色彩在其中脫穎而出。亭子的面積為四乘四米,包括了七千個竹環。它有時還被稱作「城市大腦」,鼓勵來到這座亭子的遊客們思考出更加可持續的方式生活、建造這座城市。

竹子搭建的餐廳:越南竹長屋餐廳

竹長屋餐廳位於越南中部的一條河邊,其特點是一個大的船形屋頂,上面覆蓋著分叉蕨類植物,這是一種當地流行的屋頂材料。建築是完全開放的,和諧地與自然連接。建築主體結構非常簡單,充分利用了竹子的特點。

主結構為竹編結構,用竹編螺栓與滌綸繩綁紮而成。所有組合式框架結構安裝前在地面預製,精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方便。竹木框架跨度約7米,懸臂屋頂約3米,在室內外之間創造出半室外空間。

竹框架沿建築長度排列,兩框架之間的距離為2米。竹結構的重複表現創造了室內空間的節奏。

對於支撐的竹柱而言,設計師用了兩種不同的竹種,分別是Tam Vong 和Luong。各自提供了不同的材料質量,這對傳統的竹結構至關重要。採用越南天然的傳統方法對竹子進行處理,以達到它的高質量和長期耐久性。

竹棚下面的公共空間通風良好,並且旁邊的湖水還能夠為這裡帶來陣陣涼意。竹子建造的開放空間和建築使用的天然材料,又讓客人們能夠強烈的感受到越南北部的當地文化。

竹子搭建的社交空間:鐘乳石展亭

2018年威尼斯雙年展,來自越南的建築師武重義設計了帶有濃濃東南亞風味的室外露天展廳亮相展覽。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一個人人可以分享的社交空間它對所有人免費開放。

竹子是展廳空間中唯一的材料。從結構上講,竹子具有獨特的靈活性,可以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實現這個項目。此外,竹子可以創造一個與陽光、風、大海,與自然之美緊密聯繫的空間。也正因如此,這個竹空間雖然很小,卻很容易成為城市的地標性建築。

展亭由11個模塊組成,每一個都是由兩個雙曲殼結構組合而成。作為一個社交空間,這種結構可以在威尼斯、以及其他城市和鄉村複製。它易於運輸,可以成為博物館內的一個空間,學校內的一個展亭或者僅僅是鄉村裡的一個自由、開放的公共空間。

竹子搭建的遮陽廊道:Vinata 竹亭

Vinata 竹亭位於河內市中心,周圍可以看到數不清的高層住宅,希望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營造一種寧靜的氛圍。

竹亭由14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都由兩個雙曲貝殼狀結構構成。細竹的直徑僅為40-50毫米,由竹製棗合釘組裝後再用繩子緊固。竹亭創造出陰影空間,延續了走廊空間。225平方米的茅草屋頂在西北方向形成一個溫和的弧度,可以保護高層建築區的客人們免受強烈陽光的照射。

竹亭不僅為住戶們提供了一個輕鬆的氛圍,同時也是這個高建築密度地區的地標,更為重要的是,它向城市居民灌輸了一種重要的環境意識。

竹子搭建的度假別墅:Casa Atrevida

Casa Atrevida是位於哥斯大黎加Preciosa海灘的竹子豪華度假別墅。它建於2011年,共240平方米,有5間臥室,5間浴室,大堂可以容納10個客人。主要由抗震防洪性能較好的Guadua竹竿和柚木建造。

Casa Atrevida浮離地面一米左右,由混凝土柱子作基礎,這種構建方式可以更好的防洪和防潮。房子分為兩個部分,每部分各有兩層和一個開放的走廊連接兩段。

二樓的房間,柚木製成的薄滑動門讓空氣自由流通,這就產生了交叉微風。屋頂上的太陽能光伏板產生能源,使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熱水淋浴和溫熱飯菜。

特別的屋頂花園種植著擁有超過30種不同的植物物種。既有助於建設融入景觀,使內部自然冷卻還可以淨化水體和環境。

竹子搭建的體育館:泰國竹體育館

來自泰國的建築師事務所 Chiangmai Life Architect ,為Panyaden國際學校設計了一座竹體育館。在有機的現代設計和最新的工程技術中,建築師將天然材料—竹子融入設計之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體育館。

設計靈感源自佛教之蓮,這與Panyaden國際學校的教學理念息息相關,學校主張將佛教的思想融匯於日常教學之中,以教化學生的心性。

體育館的體量較大,能夠容納300名學生,而又與學校的其他建築,乃至本地的天然丘陵地貌相融合。

建築師完全採用綠色低碳的竹子作為原料,打造了一個擁有現代化體育設施的場館。

場館佔地面積782平米,設有五人制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場,以及一個機械升降舞臺,運動和戲劇儲藏室的牆面成為了舞臺的背景,在兩側的長邊區域設有樓座,可供父母及參觀者觀賞比賽或是其他節目。

自然通風和良好的隔熱性能,為室內提供了舒適宜人的環境,與此同時,外露的竹結構也成為了視覺的焦點,展現著精湛的手工藝之美。

Panyaden體育館實現了「零碳足跡」的成就,竹子所吸收的碳超過了在製作運輸,以及建造過程中的碳排放量。

項目採用的竹材都經過仔細挑選,並採用硼砂鹽處理,在處理過程中沒有採用任何有毒的化學物質,竹體育館的設計使用年限預計可達五十年。

竹子搭建的度假村:漂流島度假村

漂流島度假村坐落於越南著名旅遊勝地吉婆群島中一座美麗的小島上,能夠容納160名客人。度假村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被熱帶美景環繞的地方,讓人們擁有一段難忘的島上時光。

度假村包括五座小屋、一間餐廳和一棟亭子,設計的目的在於讓客人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建築師在項目中使用竹子進行建造,這是一種環保材料,可以在不影響所處的美麗海灣的情況下很方便的集成建造和後期拆除。竹結構被茅草屋頂覆蓋,為人們帶來真實的越南文化體驗,消減對環境的影響。

五個由竹框架模塊建造而成的小屋,為每位客人提供了舒適的睡眠空間。

餐廳採用雙曲線殼結構,形成用於社交聚會和互動活動的半室外空間。13個竹製殼單元都使用了80根垂直竹子結構,形成波浪形的天花板和富有韻律的屋頂景觀。

這些竹結構建築不僅強化了遊客在島上的體驗,同時也成為這個旅遊勝地標誌性的建築,吸引著許多船隻穿越吉婆群島到這裡遊玩。

雖然建造了這個項目,但環保的竹製結構讓場地保持完好無損,自然環境也得到了保護。這也是建築師在項目中想要實現的環保目標。

同一種竹材,碰到不同文化和不同的建築流派,會衍生出不同的建構手法和存在形態。在中國經濟崛起的時代,伴隨而至的是文化上的創新和發展,「竹」不僅僅具有精神屬性,還具備實用功效,同樣可以成為建築美學、建築詩學,值得各位設計師去探索竹的更多奧秘!

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越南蘭哈灣竹度假酒店 / 武重義建築事務所
    © Hiroyuki Oki竹結構建築的屋頂上覆蓋著茅草,提供了一種真實的越南文化體驗,同時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所使用的薄竹片直徑只有40-50毫米,由竹釘組裝而成,並用繩子固定。© Hiroyuki Oki
  • 美的讓人窒息的創意手工開屏孔雀,令人驚豔的DIY手工作品
    令人驚豔的DIY手工作品,創意手工製作開屏孔雀。用一次性湯勺製作DIY創意手工,可以粘到牆上的家居裝飾品,美的讓人窒息!從廢舊物品中尋找創意,手工製作廢物再利用的生活擺件,做好的孔雀完全想像不到原來的樣子,驚豔的讓人無法言表。
  • 椿山莊:廈門首個竹穹頂美學空間,海西新派建築顏值擔當
    椿山莊:廈門首個竹穹頂美學空間,海西新派建築顏值擔當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09-09
  • 竹 · 盆景
    宋代蘇軾在《綠竹筠》中詠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表達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脫俗的雅趣。▲《欣園詠竹》鄭永泰作品在生活中,人們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擬人化,如人們極易由竹的不畏嚴寒聯想到人的堅貞不屈的人格品質,由竹的清風瘦骨聯想到一種「超然脫俗」的人生境界。
  • 遇水溶化禮服太驚豔,卡拉揚大膽設計展現減法時尚,創意十足
    遇水溶化禮服太驚豔,卡拉揚大膽設計展現減法時尚,創意十足"時尚"這個詞的概念隨著流行文化的多樣化、網絡的普及化而不斷延伸,它從具象的服飾到抽象的欲望表現,身處其間的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是而這份獨特正是構成"時尚"萬花筒的基礎。
  • 驚豔!這些龍泉驛中小學生的環保創意DIY作品,你喜歡哪個?
    強化中小學踐行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 龍泉驛生態環境局、龍泉驛區教育局 聯合開展了 2019年龍泉驛區尋找「東進藍 龍泉綠」 中小學環保創意
  • 「鎖樋」是日式建築的精巧創意丨日本建築
    日本的傳統建築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發展出了獨特的樣式。其中一個精巧的創意是「鎖樋」。
  • 全球最炫科技、最潮創意來了
    在展區內,天府新區紫光天府芯城「智慧之環」步行橋模型驚豔亮相,美學和文化的有機融合讓其成為天府新區一座標誌性建築,流線型結構的屋頂步道更是宜遊宜憩的公共空間,日常散步或慢跑都是市民不錯的選擇。 IP PARK 一個集合藝術與生活之美的
  • 驚豔世界!用一根根竹子建造的最美的竹建築
    從建築到家具全部竹子製造,室內和室外和諧統一,空間與環境相映成趣。設計師還用竹子建造了一條橫跨河流的竹吊橋,簡潔實用又頗具藝術美感。學校有魚塘、稻田,花園,廚房,並且沒有圍牆。為了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學校全部使用綠色清潔能源,依靠水力發電,竹屑熱水烹飪系統、水力渦輪機和太陽能板,甚至使用汽車擋風版代替寫字白板等。
  • 德國咖啡店創意抗疫 客人戴「竹蜻蜓」帽保持社交距離
    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肆虐,各國要求民眾保持社交距離,德國有一間咖啡店就發揮創意,讓顧客戴上特製的帽子抗疫,看上去像有一把大型的《哆啦A夢》道具「竹蜻蜓」放在頭上,不單保證每人保持距離,搞笑場面更引來不少網民讚賞。
  • 我的世界:原版真的能完成這些事?一套無模組創意送給你,快學學
    創意對於任何一個現代遊戲都非常的重要,而我的世界把創意的締造權交到了玩家的手中,這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各路大神在我的世界中施展自己的創意,就使得玩家們的建築創意越來越豐富,甚至有些人不相信這些創意是在原版裡完成的。
  • 「知竹.樂居」第二屆竹建築竹生活高峰論壇在安吉舉辦
    通過主題演講,學術研討,主題展覽,實地考察的方式,從竹文化、竹建築、竹工藝、竹生活等多方面,共同探討了竹建築與竹生活的無限可能性,促進了竹領域人士間的交流與合作,對安吉竹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引發了竹材行業關注,獲得了熱烈的社會反響。論壇同期還舉辦了「安吉·詮竹」主題展覽,包括「竹建築名人堂」、「建築之外·竹建可能」、「安吉·詮竹」。
  • 藏在福州倉山的這些老建築,美得驚心動魄!!
    時間:1906年地點:倉山區樂群路22號天安堂(Church of Heavenly Peace)是美以美會在福州時間:1891年地點:公園路39號(現福州外國語學校院內)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美以美會外洋女布道會開始募資修建校舍
  • 有「創意先鋒建築之都」美名的城市,到底藏著什麼魔力呢?
    當我們看著這些建築,會不禁猜想:為什麼這樣建造它,這些房子為什麼這樣設計,這裡面承載著建築師的什麼夢想。每一座建築都不僅僅是一堆鋼筋混凝土,也是建造者的夢想。1975年,佛朗哥去世,巴塞隆納重拾「創意先鋒建築之都」的美名,城中的建築別具一格。這座城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 世上最美的竹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 第四屆「政和杯」國際竹產品設計大賽評選揭曉
    9日,第四屆「政和杯」國際竹產品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竹產品貿易洽談會在政和舉行。本次大賽延續「竹聚天下 智造生活」的主題,分實踐組和創意組,共徵集來自國內外設計師的參賽作品2230件,最終實踐組入圍作品10件,創意組入圍作品40件。作品涉及室內家具、主題建築、家居用品、電子科技、創意裝飾等領域的竹創意設計作品。
  • 鄭板橋最經典一首詠雪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美得令人驚豔!
    在這眾多的詩人,我個人比較喜歡鄭板橋,他也是那個時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藝術家,也是揚州八怪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為清朝最著名的才子,他不僅在藝術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另外在文學上也是可圈可點,創作出了很多優美的詩歌,譬如《竹石》、《新竹》、《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等等,那都是難得的經典名篇。
  • 創意設計,如何落到大地上?第七屆紫金獎·建築及環境設計大賽落幕...
    小到聚焦紙箱再利用、菜場改造,大到關注全球氣候變暖、洪水暴發,既腦洞大開,又關注社會熱點,12月19日,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紫金獎
  • 被李依曉的京劇扮相驚豔到了,換上復古的旗袍,美得驚豔時光!
    最近大火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和熱度,於正這一次將目光瞄準了國粹京劇,讓不少圈外人也感受到了京劇的魅力,尹正的京劇扮相還是很美的,一顰一笑都很有韻味,要說劇中還有不少旦角的扮相,而李依曉幾分鐘的亮相,卻著實讓人驚豔,換上復古的旗袍裝,依舊美得驚豔時光!
  • 泰順竹裡 浪漫畲鄉 因竹而美
    泰順縣竹裡畲族鄉負責人介紹,竹裡村有一座別具風情的建築、一個蘊含著濃厚竹文化的地方,這就是竹裡館。館內擁有展品近千件,包括名家字畫(竹雕)、浮雕、線刻、淺刻、竹簡、木雕、竹根雕刻等120多個品種。這些展品都出自泰順竹雕藝人之手,是千年來竹木文化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