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據《足球》報國內部主任李璇在微博中稱:
「2020年終歲尾,有一則消息會讓平靜下來的中國足壇再次掀起波瀾:昨晚中國足協的不少人討論的事,不是恆大上港亞冠比賽,而是一名前足協官員已失聯幾天,關於此人下落,說得最廣的版本是,此人已被協查」。
「據了解,被大家熱議的這位官員曾在足協工作過,負責過包括管理裁判在內的多項足協業務部門工作,後調動到總局系統內。大家都可以關注一下此事進展」。
李璇作為中國第一足球大報的國內部主任編輯,其信息源估計可能性極大;且其稱是「足協內部的不少人討論此事」——這也說明,其信息是來自足協,且是多人談及此事,這或說明,此事為真的可能性很大了。
而球迷們在看到這則信息後,其中李璇提及的重要字眼,估計都會被大家劃出重點來——那就是「此足協官員曾負責裁判工作」!
中超裁判工作,一直都是中國足壇的焦點,這就更不用說當年的「足壇掃黑」了——當時的問題,大都是圍繞裁判等足球執法、監管權力而展開。
即使是現在,在本賽季中超,也同樣是出現了很多令輿論關注和爭論的裁判問題——足協主席陳戌源在談到裁判問題時,也在最近如此表示:
「裁判是公平競爭的核心要素……中國足球發生過黑哨、偏哨,還有官哨,所有人對中國足球醜陋的一面至今懷記在心。今年很明確,絕對不容許過去在裁判界發生的醜陋的一面在今年的中國足球重演。你可以有業務上的誤判,但不容許有道德上的誤判」。
當然,裁判問題,其實絕非單純只是裁判的事——如何讓極其重要,有著與足壇千絲萬縷息息相關利益相連的裁判問題得到解決,這顯然是一個系統問題:
也就是說:既要有嚴格的法規限制,也要有真正的監督追責制度和落實,還要有裁判管理機構的公平公正,而如何監管好「裁判管理機構」,在其中,也是極為重要。
只有上下合力,法治健全,監管全面有力,裁判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解決,中超才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運行和發展!【原創評論: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