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晚報報導 從高崎買來裸杆,從網上買來球桿頭套、自家工廠裡機臺上澆築好球頭胚子,經過噴漆拋光後,貼上假冒標籤,再用膠水把幾個配件黏在一起,一個印有合格證標誌的世界名牌高爾夫球桿,就在同安農村作坊裡出爐了,運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售價可達上千元,其實成本價才30元。
7月中旬,我市警方將18處制假窩點全部搗毀,查獲涉案人員31人並繳獲56臺制假設備,查明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
前幾天,美國高爾夫製造商反假冒聯盟代表專程來廈,向廈門警方贈送牌匾和感謝信。
民警扮成載客摩託工 騙過制假者進村偵查
早在30多年前,就有不少臺商在同安和翔安辦廠製作高爾夫球桿,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工廠相繼撤出了,而當地村民在工廠裡早就掌握了高爾夫球桿的製作工藝。
製作高爾夫球桿的企業都在東莞等地,美國高爾夫製造商反假冒聯盟一直只對那些地區的產品進行監管,無暇顧及廈門地區的假冒產品。於是,從2008年開始,同安、翔安一帶製售假冒世界名牌的高爾夫球桿家庭作坊開始逐漸興起。
2009年,某高爾夫球桿企業授權打假公司,到同安田洋村踩點勘察,想了解那裡的制假情況,不料很快被發現,打假人員反倒遭挾持。打假人員後來再也不敢來了,也沒報警。
去年,警方試圖進入田洋村偵查,但車剛開到村口,就有人一直盯著,並馬上通知各家作坊。「我們找到窩點後,所有的產品都轉移了,找不到證據。」警方說。
今年,民警在前期偵查中,仍受到了不少阻撓。便衣民警在村中偵查時,一進村就被人發現並跟蹤,「最後只好打扮成載客摩託工,還叫來女同事扮成乘客,這才騙過他們。」
200名警力出動 半小時搗毀18個窩點
通過暗中摸排,民警們終於了解到,在同安和翔安一帶藏有18個制假窩點,7個分布在大同街道,主要負責球具的拋光、組裝;5個分布在祥平街道,負責球具的組裝;6個在翔安的內厝,負責製作球桿頭套、球桿包等。這18個窩點中,大部分都是家庭式作坊,規模只有三五人。
警方還發現,這些窩點已經將假冒的球桿售往全國各地。警方通過層層上報,最後由公安部牽頭,於7月18日上午8點在廈門、上海、北京、山東等地同時收網。
7月18日上午,廈門出動近200名警力,半個小時之內,搗毀18個窩點,抓獲31名涉案人員。
300元批發到全國各地 球頭部位仿真度極高
民警說,很多購買者都是看球桿的球頭部位,但假冒品和真品一樣,都是用鈦金屬,仿真度極高,外行人根本分辨不出球桿的真偽。
但和正品相比,假冒球桿的做工還是有明顯差距的,球桿的關鍵部位是球頭和杆體的連結部位,「這些制假分子居然是拿502膠水黏上的。」民警說,要是用力揮出去,球頭很可能飛出,會造成人員傷亡。記者體驗了一下,稍一用力,就輕易將球頭剝離出了球桿。
據了解,這些假冒球桿成本加起來不超過30元,但制假分子卻以300元的價格批發給全國各地的零售商,零售商再以每根球桿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價格售出。
據了解,這起系列案件中查獲的3000餘萬元涉案金額,僅僅是其中一部分未售出的球具以批發價統計出來的,根據對制假集團物流出貨單統計,警方估計總體涉案金額將遠超3000萬元。(記者 朱俊博 通訊員 廈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