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信用「硬支撐」 提升城市「軟實力」

2021-01-19 中國嘉興

夯實信用「硬支撐」 提升城市「軟實力」

發布日期:2021-01-13 13:53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此前貸款手續很繁瑣,必須要有抵押物或者擔保人。現在有了『三治信農貸』這類農戶小額普惠貸款,只要在手機上簡單操作就可以了。」說這話的,是桐鄉市崇福餘氏家庭農場負責人餘炎明。近日,他順利申請到了30萬元「三治信農貸」。

餘炎明告訴記者,考慮到湖羊整體銷售行情向好,他投入了較多資金想擴大規模,但農場設施改造等後續資金讓他倍感壓力,「三治信農貸」無疑解決了燃眉之急。「農戶小額普惠貸款讓『信用好』、『能創業』的農戶,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他說。

人以信而立,城以信而興。隨著一系列工作機制的完善,一項項政策文件的落實,「信用桐鄉」的名片正變得越來越亮麗。

數字賦能,強化頂層設計

夯實信用「硬支撐」

誠信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都是重要「通行證」。「一直以來,我市以信用制度和標準規範體系為保障,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市信用桐鄉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城市綜合信用指數監測數據顯示,桐鄉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386個縣級市排名一直靠前,其中2020年10月,桐鄉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第38位。

去年4月,我市制定出臺《桐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為「信用桐鄉」建設繪製了清晰的路線圖。按照《工作要點》,我市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提升應用水平,持續深化信用監管,落實專項治理,大力營造誠信環境,推動行業發展。

信用大數據,讓守信者處處便利。去年10月,我市「排汙許可證證後執法監管系統1.0版」上線,實現了對汙染源的智能化、精細化、精準化監管,這標誌著桐鄉生態環境保護在全省率先進入數位化、智能化證後監管時代。

據了解,該系統可以根據企業產排汙數據,分析建立起環境信用評價機制——企業「五色碼」,評價結果將運用於違法案件處罰額度自由裁量、環保專項資金補助等方面。例如,生態碼為綠色、藍色的企業將納入執法正面清單,做到「無事不擾」;而生態碼為橙色、紅色的企業將納入「雙隨機」執法清單,增加監察頻次、加大執法力度。

氛圍濃厚,誠信深入人心

提升城市「軟實力」

「大力曝光,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及時曝光,比罰款更有力。」……民以食為天,食以民為安,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我市創新舉措,在媒體平臺推出「餐飲紅黑榜」欄目,受到市民的廣泛好評。

火鍋店、炸雞店、燒烤、夜宵,各類餐飲單位成為大家監督的對象,也讓餐飲店主體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重點推進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區域共保體』建設,以縣域範圍為單位推廣實施食品安全『紅黑榜』制度,是近年來我們在信用建設上的特色工作。」市信用桐鄉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造信用城市,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先手棋。我市深化信用與部門業務協同應用,在審批審核、貸款融資、資金扶持、評先評優等方面建立健全「逢信必查」工作機制,將平安創建先進單位、納稅A級企業等主體納入守信名單進行管理,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和聯合獎懲機制,在全市營造守信重信守諾的良好風尚。

不僅是企業,如今的桐鄉,誠信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湧現出了眾多先進典型。多次將顧客疏忽未兌獎金返還的2020年「最美誠信浙江人」包利華;守信經營20餘年,用行動履行社會責任的「阿四碗店」店主朱建明;不忘50年前欠下的10元錢,冒雨步行一個多小時用120倍償還的「誠信奶奶」孫杏寶……越來越多的桐鄉人用平凡的日常詮釋不凡的誠信,讓誠信成為城市「軟實力」。

相關焦點

  • 孫宏斌:企業品牌分硬實力和軟實力 其關鍵都在「信用」
    名聲不是沒有一個人罵你,而是別人怎麼罵你你的名聲和信用都在哪裡。」孫宏斌稱,過去的一年中,融創能在規模快速增長至三千億量級的銷售金額,同時擁有絕對優勢的土地儲備,就源於融創的「好名聲」——這來自於融創品牌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 提升軟實力 構築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原標題:提升軟實力,構築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11月27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報告》。
  • 用融合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科技硬實力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公眾的日常文化消費更加需要有科技的加持,包括用科技的手段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以科技內容作為文化消費的組成部分等,這樣才能有助於打通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後一公裡」,讓科技助力文化繁榮,也讓文化成為傳播科技內涵的重要依託。
  • 大連市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提升至全國第5名
    本報訊(趙磊 白志鵬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瑋煒)記者昨日獲悉,在最新一期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中,我市排名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再次提升,由全國第6名提升至第5名,相比2018年底的第23名上升了18名,是東北地區成績最好的城市。
  • 讓中國文化軟實力更硬、更強、更精彩
    專家簡介  張國祚,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面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首席專家,現任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文化軟實力》主編,兼任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 以蒙古馬精神為抓手 提升文化軟實力
    提升內蒙古文化軟實力是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我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題中之義。新時代提升內蒙古文化軟實力,應緊緊抓住蒙古馬精神這一獨特文化優勢,立足蒙古馬精神內涵的三重維度,夯實內蒙古文化軟實力的精神基石;建構蒙古馬精神文化符號,提振內蒙古文化軟實力的品牌力量;發展蒙古馬精神的相關產業,增強內蒙古文化軟實力的產業支撐。
  • 大連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提升至全國第5名
    在最新一期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中,大連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再次提名升檔,由全國第6名提升至第5名,相比2018年底第23名上升了18名,是東北地區成績最好的城市。取得如此佳績,源於大連信用承諾、「信易+」應用、分級分類監管、誠信宣傳等工作在全國處於領先,同時「數字信用券」「信易貸」「城市信用廣場」等工作成為國家試點項目。城市信用監測排名的提升標誌大連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由夯實基礎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從中體現出城市綜合實力的日益增強。
  • 【郴州市】郴州市召開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 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
    12月8日,郴州市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培訓會召開。  會上,介紹了今年郴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解析了全國信用體系建設形勢與對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情況,並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郴州市召開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培訓會
    12月8日,郴州市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培訓會召開。會上,介紹了今年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解析了全國信用體系建設形勢與對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情況,並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圍繞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打造「誠信郴州」,在建立健全信用體制機制、打造誠信政府、推廣信用信息應用、懲治失信被執行人、宣傳弘揚誠信文化、開展誠信示範創建、開展「信易貸」工作等方面積極探索。
  • 滎陽市賈峪鎮: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手抓」,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大象新聞記者 曾濤 崔少鵬 董茜文明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長效動態管理過程,考驗的不僅是城市的硬實力,更重要的是軟實力,近日,滎陽市賈峪鎮通過軟硬兼施,齊抓共管,助力滎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交通安全文明出行」集中整治行動是文明城市建設硬體提升的頭一槍,賈峪鎮通過對快車道原有臨時停車位的清除,在桃賈路兩側人行道公共區域內設置200個免費停車位等措施,有力從根源解決道路高峰時快車道人機混亂、道路秩序亂等問題,鎮容環境井然有序。
  • 中歐基金劉建平:提升「軟實力」升級「硬體系」打造卓越組織
    來源:新浪基金中歐基金劉建平:提升「軟實力」,升級「硬體系」,打造卓越組織在一次中歐基金內部培訓會上,導師要求學員們在冥想後快速描繪出腦海中的畫面。要完成這個使命,就必須從文化「軟實力」和組織「硬體系」著手,表裡相合,將中歐基金打造成一個卓越的組織。「軟實力」與「硬體系」居安思危、主動進化,是成功者得以不斷進取的源動力。
  • 西安航空城集團:持續提升人文「軟實力」 夯實發展「硬支撐」
    在座談會現場,西安航空城集團總經理張立偉介紹說:「作為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近年來,西安航空城集團下決心、揮重拳、補短板,持續提升人文「軟實力」,夯實發展「硬支撐」,通過產業集群導入、城市功能完善等舉措,努力打造產業投資運營商、美好生活提供商、產業新城綜合運營商,為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航空新城貢獻力量。」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專家:提升硬實力和軟實力是根本
    針對上述問題,人民網專訪了軍事專家徐焰,他表示,今天回顧抗日戰爭的最大啟示是,中華民族要崛起,硬實力和軟實力都要提升。關於勝利紀念日的認定徐焰首先釐清了抗戰勝利紀念日不同日期的意義。在傳統意義上,8月15日與9月2日都可被視為抗戰勝利的日子,8月15號日本天皇下詔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號日方代表在「密蘇裡號」上簽字投降,可是為什麼中國將紀念日定在了9月3日?
  •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途徑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深刻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在科學分析新形勢新任務的基礎上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大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要以戰略的意識、世界的眼光、創新的思維,進一步發展文化生產力,著力增強文化凝聚力,積極提高文化傳播力,不斷提高我國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 上海國企把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
    與會人士認為,新時代的國企應該用先進的文化基因鑄魂育人,用優秀的文化品牌立道塑形,把企業文化的「軟實力」轉化為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硬實力」,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如果把企業經營成績比作『硬實力』的話,那麼企業文化就是支撐這個硬實力發展的『軟實力』」。 劉家平表示,在臨港園區快速拓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核心價值理念的支撐保障,「無論在哪個區域發展,臨港團隊都要堅持相近的精神氣質、開發理念和開發方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園區發展的經濟優勢,更好地推進區域開發和園區建設。」
  • 穆罕默德·薩奇布: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
    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摘要)本世紀,各國越來越重視樹立溫和的國家形象。這種形象不但對獲得新市場至關重要,對於建立夥伴關係,謀求互利共贏,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也同樣重要。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在其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美國註定領導世界?
  • 軟實力、硬實力和生產力|波動詞典~5
    腦力屬於軟實力,體力屬於硬實力。為什麼有時候軟實力可以打敗硬實力?軟實力擁有信息,擁有信息處理能力;硬實力擁有能量,擁有釋放強大能量的能力。能量的轉移是由信息決定的。信息是怎樣決定能量的轉移的呢?主動物擁有大量能量,如果被動物吸收不了這些能量,那麼,這些能量也是釋放不出來的。被動物為什麼吸收不了這些能量呢?因為主動物和被動物無法作用於同一個作用點。
  • 我們有「硬實力」「軟實力」,但仍缺少這種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現在,似乎中國什麼都能生產,各種商品遠銷世界各地,令人為之自豪。不過我們應該看到,表面上能力的強大,可能會掩蓋更深層次實力上的問題。中國不乏種類繁多的產品,但在許多領域都缺少真正的精品、核心產品。
  • 法學者認為軟實力趨於「變硬」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4日發表題為《軟實力變硬》的文章,作者為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扎基·萊迪。文章指出,如今,軟實力本身正在被武器化。這將在貿易、法律、技術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全文摘編如下:國際關係理論家通常將軟實力與硬實力加以區分。
  • 美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CIA與好萊塢
    來源:李光鬥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創造了軟實力(Soft Power)這一概念,並用它概括了這樣一種能力。他將軟實力定義為: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