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新年伊始,工業富聯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人保)、深圳市美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美聯」)在人保深圳分公司籤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億歐作為重要媒體作支持報導。
據悉,三方將基於各自優勢,合力築起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屏障」。其中,工業富聯依託工業領域kown-how輸出數據及經驗,人保提供巨型流量池等成熟資源,美聯則提供後端技術支持,包括但不限於銷售入口搭建等。
工業富聯科技服務副總裁陳冠棋、工業富聯企業傳訊副總裁姚鵬、中國人保總經理紀翔、中國人保深圳分公司總經理李振平、美聯保經董事長周保軍等嘉賓以及其他工業網際網路與保險行業從業者約100餘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目前擁有遍及全國城鄉約1.4萬個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鄉鎮級服務網絡覆蓋超過98%。據不完全統計,人保深圳分公司年度承保中小企業超萬家,其中製造類企業超千家。
陳冠棋在致辭中表示,雙方將會一起成立風控實驗室,把搜集到的海量數據進行疏理,結合富士康的AI技術,以及PICC的風控計算技術,把能確實做到降低出事風險的研究成果賦能到各個場景。
周保軍在致辭中介紹了美聯的三大特點,分別是產售聯動,專注於網際網路+,B2B和B2C雙線並行,並表示美聯在2018年新增了一個億的保費。
據悉,通過本次戰略合作,三方將在以下多個領域達成共識:
第一,探索渠道創新模式。依託各自渠道優勢,三方將聯合試點線上線下全渠道合作模式,通過配套營銷、附贈服務等形式,提升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品牌曝光度及用戶增量空間;
第二、共享核心技術,在功能補充上重點發力。三方將在保險產品配套資源、工業網際網路生態打造、風控建設、工業數據對接等環節提供技術支撐;
第三、風控資源共享。在特定條件之下,工業富聯將基於在製造業領域多年的風控經驗,為人保、美聯提供風險查勘、風險諮詢等服務,以及提供風險解決方案或建議。
姚鵬表示,聯合垂直領域成熟力量協同開發基設,通過優勢互補尋找最優化的業務路徑,高度契合工業富聯打造開放共贏式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的願景。工業富聯引進保險領域戰略合作夥伴,在保險領域進行賦能,率先填補新業態下的保障空白,在收割長尾用戶賽道上已具備先發優勢。
工業數據上雲,風險如何保障?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面向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於雲平臺的海量數據採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製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載體。但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在我國推行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
一方面,相比消費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更注重技術的可靠性、穩定性,因此技術成熟度成為眾多製造業企業決定是否「上雲上平臺」時的一大考慮因素。
另一方面,工藝和流程數據的積累已經成為製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工業網際網路在最大化擴展網絡空間的邊界和功能的同時,也打破了工控系統傳統的封閉和強調高可靠性的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企業不願意在設備數位化改造及「上雲上平臺」上增加投入,而更願意把錢投入到對供應鏈、現有產品的簡單技術升級上。據《2018中國企業上雲報告》顯示,已經採用雲服務企業佔30.8%,但工業產業上雲率僅為21.3%。
很多工業企業最大的擔心就在於如何保證技術數據的安全。以化工行業為例,其核心就是產品的配方數據。眾所周知,產品的研發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額資金、人力和時間成本,這樣的數據一旦洩露,將對企業產生不可逆的損失。所以絕大多數公司對此非常謹慎,即便是內部雲,企業也不會將數據完全上傳。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五所信息安全中心主任劉傑表示,現階段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主要包括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其中,在數據安全層面,目前我國尚未對數據進行立法,行業裡通行的安全承諾也只是以「君子協議」的方式存在,主要是靠行業的自律機制來保障,缺乏強制性監督。
事實上,工業數據上雲一直存在著風險的問題。可以這麼認為,風控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生命線。據公開資料顯示,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BEACON目前已經連接工業設備16類685486個、雲化工業軟體數量7類527個、工業APP數量7類1228個。工業富聯此次與CCAI的合作,主要也是想藉助外部力量,頭部保險公司專業的風險管理能力與經驗,築起堅不可摧的工業網際網路「防火牆」,為企業能安心上雲提供雙重保障。
在億歐看來,飽含製造因子的富士康此前從未涉足保險行業,這次的合作也是作為工業富聯業務線上的補充。自去年6月份上市以來,工業富聯已經包攬「第一批工業網際網路可信服務評估認證」、「2018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試點發展示範項目」、「2018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等多項相關認證與榮譽,至於成績如何,期待工業富聯在新的一年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