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吃的就是心跳?萬聖節「腦漿飲料」墓碑蛋糕(圖)
「腦漿飲料」。
奇特造型成另類促銷手段。
舶來節日成商家宣傳噱頭 家長多不認可
目前,市內有餐廳推出賣相嚇人、名字也驚悚的點心和飲料,光顧的年輕學生眾多。就連早教機構的課室也變身「假面派對」現場,召集1~6歲寶寶開萬聖節扮鬼派對。
對此,有家長表示不贊同,認為對孩子身心成長不利,也有家長認為孩子自己有鑑別能力,體驗各國多元文化有利於養成包容心態。
血肉碎「靈臺」糕點、顏色紅白相間的「鮮血釀腦漿」飲品、深海幽靈意粉、十字墓碑慕斯蛋糕……位於正佳廣場內的一家咖啡店目前開賣一系列聽著名字就讓人毛骨悚然的食物和飲料,並冠名曰「骷髏之吻主題美食」。「誓死要嚇傻小夥伴!」則成為其宣傳噱頭。
怪異「美食」藉機走紅
記者在這家咖啡店看到,一款蛋糕的表面,一個個墓碑插在仿佛被什麼東西經常翻動的泥土之上,迷霧中的白色十字架歪倒一邊。而服務人員看到有客人光顧則殷勤問道「您好,想來個骷髏之吻麼?」「平時也喜歡看漫畫,驚悚畫面也看多了。這些糕點雖然名字和賣相比較誇張,其實很好味道呢!」前來光顧的情侶小五和娟子告訴記者,「吃的就是心跳啊!」
此外,記者在位於保利中環廣場首層的某酒吧看到,該酒吧推出的節日「特飲」——腦溢血頗為走俏。店員透露,這款「特飲」加入了椰汁、三花奶、朗姆酒、伏特加、君度酒、紅糖水調配而成,不僅味道獨特,帶著淡淡椰奶香,並且造型怪異搶眼。「杯子的最上方是三花奶,而各種配料在杯內糾纏,仿佛一團化不開的腦漿。再加上紅糖水的色澤,有點逼真的效果。」「又酷又好喝!」一位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一邊將圖片發給朋友圈,一邊配上自己的評價。
但也有不少受訪者表示自己不會嘗試這些「恐怖」的飲品或食物。「名字聽著就很恐怖,讓人心驚膽戰的,我是絕對不會嘗試的。否則夜裡會睡不好。」白領宋小姐表示反對。
家長不領情「多元文化」說
在天河區,一家原本充滿寓教於學氣息的幼教中心也變身「奇幻世界」,主辦機構向家長和幼兒發出了「假面舞會」的邀請。
記者了解到,早在一周前,位於天河區保利中辰廣場的某幼兒教學中心便發出了節日「Party」信息。「亦真亦幻的布置,讓寶寶置身於奇幻世界中,還有闖關、假面派對、糖果惡作劇等等新奇刺激的遊戲,絕對讓寶寶們嗨翻天!」工作人員介紹,考慮到寶寶年齡比較小,狂歡Party不會增加血腥、恐怖的元素。
「節日狂歡活動可以幫助寶寶們感受多元的文化,享受節日氛圍,同時提高寶寶的創造力和社交能力。」工作人員如此描述活動的目的。
然而,讓小朋友過西方的「鬼節」,多數接受採訪的奶爸奶媽們都表示不贊同。
「我不會讓寶寶去參加的,又是面具又是巫師裝扮,萬一被嚇到怎麼辦?」天河區的奶媽趙女士明確表示。對於「寶寶可以感受多元文化」一說,趙女士並不領情。「那麼小的孩子哪裡會感受什麼文化,多半是公司的一種營銷噱頭。」
而網友對這一節日也不全是「湊熱鬧」的態度。網友「駿嵻巭」就頗為「憤慨」地說,動不動就過洋人節日!好好過自己的節日不行嗎?老年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個節日,熊孩子別把老年人嚇壞!
趣聞:南瓜燈
關於南瓜燈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這是人們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的;另一種說法是,這是鬼魂點上的燭火,試圖騙人們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表情,表示:哼!才不會上你的當。(文、圖/ 記者盧迎新、杜萌)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