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ESPN的紀錄片《最後之舞》又將麥可喬丹推上了熱搜,但是片中關於喬丹的各種誇張包裝讓許多人都感到非常不適,尤其是喬丹那段打棒球的經歷,在片中被宣傳為「假以時日必成大事」,這讓一些老球迷都高呼難以置信。
儘管籃球之神喬丹擁有卓越的運動天賦,但是隔行如隔山,棒球與籃球截然不同的比賽規則使得即便是喬丹也無可奈何,今天就借這個機會給籃球迷們介紹下棒球規則,同時還原喬丹打棒球的真實經歷。
1993年的夏天,在帶領芝加哥公牛隊連續第三年拿下NBA冠軍之後,麥可喬丹已經無限接近「籃球之神」的頭銜。三連冠到手之後,喬丹如釋重負,因為在他所知的範圍內已經沒有等待挑戰的目標了,生涯已經到了一個不可能再去突破的高峰。
與此同時,在這個夏天,喬丹的父親遭到了謀殺,父親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要喬丹去打棒球,而如今所有的籃球成就都已實現,喬丹做出了一個震驚體育界的決定。
「我父親已經看到了我最後一場籃球比賽。」喬丹面對鏡頭說道。
距離上一次喬丹玩棒球已經快20年了,即便在籃球場上無所不能,但想到要去到新的領域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戴上棒球手套,脫下籃球短褲的他看起來非常彆扭,因為傑裡雷因斯多夫同時也是芝加哥棒球隊的老闆,喬丹順理成章地來到了芝加哥的棒球隊,但這並不代表他能站上賽場。
喬丹的確有比普通人更高的籃球水平,但這並不足以讓他站在世界最高水平的棒球場上,這位籃球巨星甚至無法登上棒球界的發展聯盟的賽場,他只能去三級聯賽打球。
三級聯賽的水平甚至只比NCAA高那麼一點,但考慮到喬丹的年齡和資歷,把他放在一群大學生球員中間顯然有點不和諧,不過起碼能保證籃球迷還能看到喬丹,也算是一件好事。
體育媒體紛紛往三級聯賽增派記者跟隊,他們都指望見證喬丹從三級聯賽打上最高聯賽的歷史瞬間,就像他在NBA那樣大殺四方。
賽季就這麼開始了,喬丹開賽連續13場都有得分,這樣的表現出乎球隊主教練的意料,在這哥們看來喬丹能在籃球場能得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畢竟他是看著喬丹訓練的,喬丹是什麼水平,他比球迷懂多了。
不過很快喬丹還是暴露了自己的的軟肋,成為了各大球隊針對的重點,他的命中率很快就跌到了只有20.2%。
《收拾包回家吧,你讓棒球丟人了》,這是各大媒體的新聞標題。
「喬丹有個夢想是打棒球,那還是接著做夢去吧。」《體育畫報》刻薄評論道,然後喬丹再也沒接受過《體育畫報》的採訪。
外界的批評聲一浪高過一浪,但這並不會影響喬丹打棒球的決心。他的教練表示,喬丹的敬業精神讓他折服,賽前加練,賽後加練,雖然起點很低,但他認真訓練的樣子的確令人敬佩,同時看起來進步空間很大。
「很不錯,命中率過20%了,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喬丹的教練說,「完全不像一個不會打棒球的!」
棒球界的發展聯盟每年在新年前後有一個集中大練兵,所有球隊去一個中立場地連續打三天,球探們會來考察球員,有些發揮好的可能撈到一份10天短合同;再往下數,是發展聯賽的訓練營,每年會有大量球員自發來試訓,表現特別好的幾個會拿到發展聯盟的合同,來發展聯盟看飲水機,以此類推。
彼時的喬丹,是三級聯盟的飲水機球員,但教練和隊友對他充滿信心:再有兩年,就能去發展聯盟看飲水機了。
可殘酷的事實是,喬丹在所在的球隊中各項數據全部墊底,同時他所在的這支球隊也處在整個三級聯賽的最底端。
想想都可怕!
一年之後,棒球聯盟迎來了停擺,三級聯賽也受到了波及。
此時的喬丹或許厭倦了在棒球場上整日被人蹂躪的感覺,他做出了回歸NBA的決定,並最終帶領芝加哥公牛隊再次拿下一個三連冠,以一記關鍵的絕殺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光榮退役。
二十年後,當《最後之舞》中白襪老闆萊茵斯多夫和一眾記者都在紀錄片裡認可了喬丹在棒球場上的表現。「只要麥可堅持當時的發揮和訓練水平,他完全有機會打進最高聯賽」。
這個片段一經播出,喬丹徵戰棒球場的故事又一次被球迷們拿出來當成了鼓吹「籃球之神」的典故。
可真正的籃球迷們都知道麥可喬丹在棒球場上到底有多菜,同時他們也知道,不論自己怎麼解釋,都永遠無法改變那些從來不看棒球的球迷們的思維。
最好的解決方式,把喬丹的棒球數據真實地還原出來,然後再去講給那些頑固的球迷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