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播種後到出苗這段時間,是植物最脆弱的階段,易被地下害蟲所破壞蠶食,即使長成幼苗,對於一些趨嫩性害蟲仍然產生巨大的誘惑,如何防治地下害蟲,成為一個難題。地下害蟲一生大部分生活在土壤中,發生期長,以春秋為害重,隱蔽性強,以蠐螬、螻蛄、地老虎、金針蟲四類為主進行為害,是較難防治的一類害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地下害蟲那點事。
金龜甲幼蟲,鞘翅目金龜總科,春秋兩季最重,清晨和夜間活動,幼蟲地下危害,3齡幼蟲歷期最長、食量最大、危害最重,成蟲地上危害。幼蟲蠐螬型,身體乳白色,彎曲呈「C」形,肥大、柔軟、多皺,腹部末節腹面具有由鉤狀、針狀及短錐狀剛毛組成的覆毛區或排列整齊的尖剌列。幼蟲取食作物的幼根、莖的地下部分,將根部咬傷或咬斷,危害特點是斷口比較整齊,使幼苗枯萎死亡,為害豆類、薯類、花生、瓜類、高粱等。
直翅目,螻蛄科,夜間活動,為害穀類、薯類、棉、大豆、甜菜、菸草、蔬菜及果樹的幼苗,在地下咬剛播下的種子或發芽的種子,並取食嫩莖、根,危害特點是把根部咬成亂麻狀,嚴重時易造成缺苗斷壟,在地表層竄行為害,形成隧道,使幼苗根與土壤分離,造成細幼苗吊枯死亡,穀苗、苗床、麥苗最怕螻蛄竄,一竄就是一大片,損失嚴重,故有「不怕螻蛄咬,就怕螻蛄滿地跑」之說。
鱗翅目,夜蛾科,夜間活動最盛,幼蟲食性很雜,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種作物,白天潛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咬食幼苗嫩葉和未出土的種子、葉片及生長點,危害特點是將莖基部咬斷,造成作物嚴重缺苗斷條,甚至毀種。
鞘翅目,叩甲科,叩頭蟲的幼蟲,春季危害最重,夜間活動,為害小麥、玉米、高粱等禾穀類作物,咬食種子、胚芽、根莖,將幼根莖食成小孔,咬斷幼苗,被害處斷口不整齊,呈絲狀,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塊莖腐爛,成蟲一般不取食或危害不重。
雙翅目,花蠅科,根蛆也叫地蛆,種蠅的幼蟲,種蠅以幼蟲即根蛆鑽入各種蔬菜的鱗莖或根莖處蛀食為害,引起地下部被害處腐爛,地上部葉片枯黃、萎蔫,輕者生長不良,為害嚴重時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除了這幾種地下害蟲,還有以下幾種:
根蚜
蟋蟀
白蟻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a.摘好農田基建,消滅蟲源滋生地,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消滅溝坎荒坡,植樹種芽,消滅地下害蟲滋生地,創造不利地下害蟲發生的環境。
b.合理輪作倒茬,地下害蟲最喜食禾穀類和塊莖、塊根類大田作物,對芝麻、油菜、麻類等直根系作物不喜取食,因此合理輪作可以明顯地減輕地下害蟲為害。
c.深耕翻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生活在土壤表層的翻到深層,將生活在深層的翻到地面,暴曬、鳥雀啄食等一般可消滅蠐螬,金針蟲50-70%。
d.合理施肥:一定要施用腐熟的豬糞廄肥等有機農家肥,否則不腐熟的易招引金龜甲、螻蠣等產卵,又取因腐蝕、燻蒸作用起到一定殺傷地下害蟲的作用。
e.合理、適時灌水: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長期間適時灌溉,迫使生活在土表的地下害蟲下潛死亡,可以減輕為害。
2、藥劑防治
選用40%辛硫磷稀釋2000倍液、480g/L毒死蜱稀釋2500-3000倍液噴霧、淋根或灌根,胃毒、觸殺、燻蒸三箭齊發,藥效充分發揮,效果極佳,也可選用5%毒死蜱顆粒劑撒施、溝施或穴施。
責任編輯: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