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

2021-02-07 廉潔自貢

  中國人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我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勇氣、共克時艱。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1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不到長城非好漢」,反映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氣魄,一種積極進取的奮鬥精神。

  這句話出自毛澤東所寫的一首詞《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原名《長徵謠》,是1935年10月7日紅軍翻越六盤山時,毛澤東登上山頂所作,定稿是在當年的12月。

  「山高太華三千丈,險居秦關二百重。」六盤山又名隴山,因此甘肅省簡稱「隴」。六盤山以險峻著稱,須經六重盤道才能登頂,所以名為「六盤」。

  當時毛澤東率領紅軍登上六盤山,極目遠眺,天高雲淡、北雁南飛,四面八方的北國之秋一下子映入眼帘,在紅旗漫捲的西風中,毛澤東慨然命筆,寫下了這首既膾炙人口又豪情萬丈的詞作:「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我們知道,在毛澤東的詩詞中,一直有著「天下」視野。1938年10月,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作了題為《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的報告,就明確提出了「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所以,我們讀「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眼前立即浮現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磅礴氣勢;讀「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總能身臨其境般體會到大雨中北戴河的蒼茫意境。在毛澤東的作品裡,類似這樣充滿革命豪情的詩詞還有很多。通過字裡行間,我們看到的是一位革命家的情懷,和為了黨的事業、人民福祉,義無反顧、一往無前的奮鬥精神。

  正是《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讓六盤山名揚天下。據記載,因為六盤山的重要戰略意義,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等都曾到過這裡。《資治通鑑》裡明確記載,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起駕長安,親臨六盤,視察馬政。因為在古代,馬政向來是甲兵之本、國之大用。

  紅軍不怕遠徵難,兩萬五千裡的路被英勇的紅軍用腳步丈量著,而六盤山就是紅軍長徵途中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六盤山用不朽的身軀負載著革命的隊伍,從此,這座曾經承載著無數記憶的歷史名山就成了紅色之山,革命之山,勝利之山,如同長城一般拱衛著華夏大地。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句並不艱深的話,包含著信仰的力量、奮鬥的力量。

  長城,我們習慣稱之為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因為高大堅固、連綿不斷而為世人矚目。修築長城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爭雄,修築長城進入一個高潮時期。長城的稱謂,就始於春秋戰國。《史記·楚世家》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裡,以備楚。」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一統六國後,連接和修繕了各國的長城,於是有了萬裡長城的說法。

  西漢初年,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守軍不足,匈奴不斷越過長城擄掠。即便如此,長城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禦作用。西漢名將程不識奉命駐守長城,因為治軍嚴謹、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只要他戍邊匈奴人就不敢來侵犯,人稱「不敗將軍」。後來的名將衛青、霍去病、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長城為攻守的主要據點。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修復長城,對維護國家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時也維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今天在祖國西北敦煌一帶,仍然可以看到漢長城遺址,漫漫戈壁中頑強矗立的殘垣,在訴說著那段令人盪氣迴腸的歷史。

  今天的長城,早已從防禦保衛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向我們講述著歷史的發展和進步,更向世人宣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以及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放眼全球,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同時,這次疫情告誡我們,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我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勇氣、共克時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劉同華)

相關焦點

  • 不到長城非好漢!中國女排集訓結束、全體登長城,其中蘊含深意
    昨天(8月29日),是中國女排2020年集訓結束的日子,這一天,女排教練組特地組織隊員登了一次萬裡長城,並留下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合影。所以說,正是因為上述種種情況,才讓這次中國女排「集體登長城」、並進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合影有了更多非同尋常的意義。
  • 宋詞哲思十八: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注釋:1、長城:此處非實指,借指目的地。2、長纓:束縛蒼龍的長繩。「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詞人收起思遠之情,心觀當時現狀,屈指一算,長徵已經二萬裡了,前方的已經沒有什麼險難了,初期的目的地一定會到達的。抒情十分豪邁,表現出強烈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十場: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嘉賓康震點評:毛澤東這首詞說到六盤山,一九三五年十月七日左右,中央紅軍在六盤山打了一場打仗,這仗打贏之後就掃清了障礙,然後中央紅軍就直接進入到了陝北保安縣,跟陝北的紅軍會和了。
  •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皇后鎮你來什麼紐西蘭?
    中國有一句古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同樣的,如果你去了紐西蘭卻沒去過皇后鎮,那你這趟紐西蘭的旅程將會是不完整,不完全的。紐西蘭的皇后鎮,在紐西蘭久負盛名。每一個了解紐西蘭的人都能知道這一個地方,就如同說到中國你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北京一樣。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標誌性的象徵地了。
  • 不到長城非好漢!國乒大滿貫現身向球迷問好,丁寧沒訓練令人擔憂
    2020年11月1日,國乒大滿貫得主丁寧參加新的活動,來到北京延慶四海鎮攀登九眼樓長城,我們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次的主題是鵬程萬裡,致敬長城,來到現場有許多人都認出了丁寧,她熱情地打起招呼,向球迷們問好,儘管是奧運冠軍又擔任女乒隊長,但丁寧真的沒有一點架子。
  • 不到長城非好漢,那麼去哪個長城更好一些,就去八達嶺長城
    不管是在北京工作的朋友還是來北京玩的朋友,都不會對「不去長城就不是大丈夫」這句話感到陌生,只要有機會,會去長城當大丈夫,哪個地方好玩?沒去看過北京長城的朋友覺得沒必要去想這個問題,因為不管是聽朋友說的,還是在網上看到的,都說要去八達嶺長城,看過的朋友都知道北京周圍有許多萬裡長城,但最著名的是八達嶺長城和中庸館長城,如果想要說「不去長城就不是大丈夫」,那更好,因為那裡有好惡派,那麼,除了第一次去看八達嶺長城和天下第一關的巨大館長城外,還有什麼更好呢?
  • 登八達嶺長城,目標是888米好漢坡?其實這裡藏著好風景!
    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北京哪有不爬八達嶺長城的道理?所以我的北京旅行自然也少不了這一站,安排!我第一次爬長城,是在北京密雲與承德交界處的金山嶺長城,這算第二次,雖然沒隔多久,但還是期待八達嶺的不同。
  • 時代鄉建|陽泉市娘子村,不到長城非好漢,萬裡長城第九關!
    如果說娘子關長城代表了這裡堅強不屈的一面,那水上人家就代表了這裡柔情似水的一面。悠悠石磨轉乾坤,浩浩清泉亭下流。
  • 這才是「好漢」該去的長城:建在海拔1000米之上,距離北京73公裡
    今天我就向你介紹一處非常險峻的景點,它是長城的一部分,不過卻和一般的長城不同,它修建在海拔1000米的高峰之上,除了險峻之外,它還要比其它地方的長城更具年代感,更有古老的韻味,走在上面,仿佛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 氣功治病就是慢慢好的.要有一個"不到長城非好漢"、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行.
    要有一個"不到長城非好漢"、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行。如果你們能堅持耗功準能好。耗功是很神奇的,不但病好起來而且功能出得快。 耗功,首先要從思想上高興、主動、願意。思想通了,胳膊酸疼你就想酸疼,這就是神與形會了。這時候臂的酸疼把你的神形專一起來了,而平時就不容易做到,當你刻苦練功(耗功)的時候,思想可小差就不容易發生,那些酸疼把著關口不讓你的思想跑掉.非注意酸疼不可。
  • 其實長城的「這個地方」可以隨便塗鴉......
    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可在有些人眼裡,卻變味成「不留一字非好漢」。近日,一名遊客在慕田峪長城牆磚上塗寫姓名並在微博炫照引發關注。
  • 長城C位出道!《了不起的長城》首播口碑收視雙爆!
    「不到長城非好漢」的下一句是什麼?明長城,每一米的修建需要多少磚?
  • 迎著秋風爬八達嶺長城初體驗
    於是,就決定不辜負這大好天氣去爬個長城吧!沒想到的是正趕上北京這一周風最大的一天,風雖然很大,但既然來了就必須做「好漢」爬到長城上。檢票後,進入長城入口處,先選擇了爬北段的長城。迎著陣陣的大風,爬上北段長城,爬北段長城的人特別多,好不熱鬧。
  • 北京大事件:長城被百人雄壯隊伍攻佔!
    秋收已至,正是登長城佳季。特大消息,「存錢筒金秋百人誓師大會」將於17日正式啟動。雄赳赳,氣昂昂,勇赴長城。
  • 印度也有一座「長城」?還好意思自稱世界第二,實在是東施效顰
    而且長城對所有中國人都一樣有著無法逾越的根基,「不到長城非好漢」讓多少外國遊客前往一探究竟。多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中外遊客來長城領略中國的大好河山。然而,有趣的是,印度居然效仿中國建造了「長城」,還自稱世界第二大。但是,看到真正的實物後,中國人直接笑了!很多人都了解中國長城,那麼印度長城的起源是什麼呢?
  • 外國學者揭開長城非同尋常用途,關鍵時刻,長城還有什麼新發現?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到長城非好漢」,黃河象徵著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而長城則訴說著中華文明的歷史綿延。長城一般意義而言,分為秦長城、漢長城和明長城。長城其實脫胎於古代的城牆守防,嚴格意義而言,長城其實就是加長版的城牆,或者說是一個國家整體的城牆。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非好漢,古今「英雄好漢」意義的差別
    一部《水滸傳》的流行,還有電視劇電影不停的進行改編播放,梁山好漢四字已經深入人心,連幾歲的小孩子都可以喊出梁山好漢這樣的詞來。在《水滸傳》這個故事之中,武松與潘金蓮的故事是全書最有名的一段,最是最多人說到的一段,更是有各種各樣單獨的小說與電影描寫這一段。
  • 現在修建長城大概要花多少錢?1米的長城約是6000塊青磚,每塊大約4元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說起長城,大家都知道,長城是古代最偉大、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今天,長城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在古代,長城是一項軍事防禦工程。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大部分是明代的。
  • 傳說只有仙鶴能飛過的山嶺上,鮮為人知的鶴度嶺長城在此佇立千年
    其實在我國北方,長城並不罕見,不過保留下來的早已經不是當年秦始皇修築的長城,更多的是明長城遺址,其中被我們所熟知的八達嶺、居庸關等都是現存比較完整的明代長城遺址,當然明代修築的長城也是以秦始皇修建的萬裡長城為基礎,用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
  • 《守望長城》:在「中國長城博物館」弘揚長城時代精神
    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提起長城,不得不說我國綿延兩千餘年的長城修築史。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幾乎可以找尋到歷史上各個朝代修築、技術迥異的長城遺蹟,因此,寧夏又被譽為「中國長城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