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由省委書記尤權率領的福建省交流考察團跨越藍色海峽,抵達首站高雄,開啟參訪交流活動,這是首位福建省委書記訪臺。
尤權率團赴臺參訪交流受到熱烈歡迎
在高雄小港機場,尤權受到了在臺福建同鄉會和閩籍鄉親代表的熱烈歡迎。「大家好!」尤權用閩南語向鄉親們問好,並向大家揮手致謝。在接受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時,尤權說,參訪團此行的目的,一是看望鄉親、拜訪鄉賢,與他們座談交流,聽心聲,話家常,敘情誼;二是了解民情,與臺灣基層群體、中小企業、中南部民眾面對面交流,了解臺灣的社情民意,感受臺灣風土人情;三是學習取經,學習臺灣在產業發展、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四是促進合作,與臺灣經濟界人士商洽對接,探尋共同推進閩臺經濟合作新途徑。尤權強調,我們此次訪臺,是帶著良好願望而來的,希望進一步增進閩臺鄉親的情誼,進一步加深閩臺同胞之間的了解,進一步加強兩地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一出機場,參訪團直奔臺灣最大的國際商港——高雄港。登上「高201」輪,參訪團一行沿港區實地考察港口建設和高雄自由經濟示範區發展情況。港區內碧波蕩漾,貨輪雲集,繁忙的景象給參訪團留下了深刻印象。尤權說,高雄港條件得天獨厚,規劃設計科學,交通配套完善,產業布局合理,港口建設和營運管理有很多成功做法。我們考察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情況,為福建研究設立自由貿易區提供參考。
簡單午餐後,參訪團一行沒有午休,來到了臺南市蘭花生物科技園繼續考察。園區是臺灣最重要的蘭花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蘭花科技園,和福建省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有著長期合作關係。走進現代化溫室車間,了解蘭花育種、繁殖、栽培的相關技術;與園區業主深入座談,聽取他們對加強閩臺農業合作的意見和建議。尤權說,養蘭花、賞蘭花是高雅的事、幸福的事,但種植蘭花需要較高的科技水平,這方面臺灣有優勢。他指出,福建與臺灣地理位置相近、氣候條件相似,兩地農業合作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希望進一步把臺灣的技術、管理優勢與大陸的市場優勢結合起來,共同推進閩臺農業合作上新的水平。
為多了解臺灣社情民意,參訪團特意把下榻點安排在了南投縣民宿松園山莊。在山莊大堂茶座,尤權與山莊業主彭冠文夫婦聊了起來。從民宿的經營理念到旅遊業的發展,再到臺灣基層群眾對閩臺交流的建議,雙方聊得很融洽。尤權說,山莊不僅景色好,而且服務親切、人情味濃,讓人「有家的感覺」。他專門向彭冠文女兒贈送了一對羽毛球拍,上面是福建籍羽毛球世界冠軍陳宏的籤名,陳宏的妻子正是臺灣人。「這象徵著『兩岸一家親』!」尤權一語雙關的話引起了一片掌聲。
福建省領導楊嶽、陳樺、葉雙瑜參加考察。
尤權會見臺中市市長胡志強
8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福建參訪團在臺中會見了臺中市市長胡志強。
老朋友見面分外親切。尤權對胡志強市長給予參訪團的周到安排和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說,胡志強市長是福建的老朋友。多年來,在胡市長的親自推動下,兩地開通了多條空中、海上直航航線,在經貿、農業、宗親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碩果,形成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我們對胡志強市長為閩臺交流合作所作出的貢獻表示敬佩。
尤權說,今天來到臺中,切身感受到了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也看到了臺中發展的巨大潛力和雙方合作的廣闊空間。我們此次來臺目的就是為了走親訪友、合作交流、共同發展,希望在「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指引下,進一步深化福建與臺中在經貿、人員往來、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攜手發展、互利共贏。
胡志強對參訪團一行表示歡迎。他說,在臺中見到福建「老朋友、好朋友」十分高興。臺中與福建一衣帶水、合作密切,期盼大家一起加油,以此次尤權書記率團來臺中訪問為新的起點,推動兩地更好合作,取得更多喜悅收穫;期盼臺中在閩臺合作交流中繼續走在前列,惠及更多基層民眾。
福建省領導楊嶽、陳樺、葉雙瑜,以及臺中市有關方面負責人會見時在座。
在臺中期間,參訪團一行還考察了程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尤權率團在臺灣南投交流訪問
8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領的福建交流考察團繼續在南投交流訪問,看產業、談合作,訪鄉親、敘親情,繼續深化走親訪友、合作交流之旅。
南投縣旅遊資源豐富,與福建省旅遊業合作關係良好,日月潭與大金湖還結成了姐妹湖。登上「大金湖」號遊輪踏波而行,眼前湖光瀲灩、風光如畫,日月潭美景讓參訪團一行印象深刻。走進廖鄉長紅茶故事館,一杯紅茶裡有文化、有故事,既拓展了產品,也打響了品牌,這種農業、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創新發展思路讓大家眼前一亮。尤權與當地旅遊業者一路交談,認真傾聽他們在發展鄉村旅遊、旅遊產品開發、閩臺旅遊合作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他說,旅遊關係民生改善、關係文化傳承、關係生態建設、關係社會和諧,是一個很有意義、前景廣闊的產業,也是我們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很好結合點。他接著指出,臺灣旅遊資源豐富,在發展觀光旅遊、鄉村旅遊、休閒旅遊以及旅遊產品開發等方面有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我們要加強與臺灣業界的合作交流,拓寬發展思路,增強創新意識,提升文化品位,加快福建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尤權還專門掏錢買了一盒廖鄉長紅茶和茶點,幽默地說:「我以實際行動推動閩臺旅遊產業合作!」
閩臺同根同宗,一脈相承。臺灣約有2000多個村莊與福建的村莊存在同宗同名關係,分布在島內所有縣市,有直接傳承淵源關係的達到80多個。8日下午,在南投縣草屯鄉洪姓同宗村,一場兩岸洪姓宗親對接聯誼活動正在熱烈舉行。看到福建參訪團專程前來,鄉親們紛紛熱情地湧上來。「各位鄉親好!」尤權用閩南話向鄉親問好。「尤書記好!大陸鄉親好!」聽到鄉音,鄉親們十分高興。觀看閩臺族譜文獻、了解閩臺族譜對接情況,兩岸同名村交流的熱絡場面讓尤權感到很高興。他說,當年許多臺灣先民從福建出發,歷盡艱險、篳路藍縷,來到寶島開荒創業、繁衍生息,在創造繁華的同時也延續著中華文化和宗族傳統。這其中,閩臺同宗同名村對接交流就是一種銘記祖先、銘記傳統,很有意義的形式。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把中華文明傳承給下一代,把先民創業精神傳承給下一代,把閩臺鄉情親情傳承給下一代,世世代代永遠傳承下去!尤權熱情洋溢的話博得了鄉親們熱烈的掌聲。
福建省領導楊嶽、陳樺、葉雙瑜分別參加有關活動。
臺媒積極評價福建交流考察團赴臺參訪
8日出版的臺灣各主要報紙,均在重要版面報導了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團在臺交流考察的相關消息,並對福建省交流考察團的行程加以解讀和分析。
臺灣《旺報》評價說,尤權書記是福建第一個訪臺的省委書記,寫下閩臺交流裡程碑。該報用整版的篇幅,圖文並茂報導了尤權到高雄港口、臺南蘭花科技園區、南投民宿等走基層參訪活動。《旺報》的分析文章認為,尤權書記此行率團訪臺,特意由南臺灣高雄入境,行程安排逛夜市、下榻民宿、走訪中小企業、與青年對話等,可以看出福建官員「把心貼近臺灣,傾聽基層民意」。尤權此行不僅顧及細膩層面,由南部綠營所在的高雄、臺南開始走基層,與民宿和蘭花業者、洪姓同宗村代表等進行座談交流,採取低調風格、親民路線;同時也展示了自信、耐心,不分藍綠全面接觸,深入走訪基層真實民情,關心中小企業,爭取與青年對話,再度體現對臺工作「入心」為上。
《臺灣導報》的文章認為,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團赴臺,創下了多項「第一」,即第一個率團前來臺灣參訪的福建省委書記;第一個首站就選擇深入臺灣南部,重視臺灣中南部基層民眾,關心及注重傾聽臺灣基層民眾的心聲;第一個以「便當」當午餐的省委書記。此次走親訪友之行,是不一樣的訪問,意義深遠。
臺灣東森電視臺聚焦報導了尤權率領的福建省交流考察團直接深入臺灣南部參訪,親近基層民眾,話家常、談合作、敘鄉情,展現了尤書記親民務實的一面。通過走親訪友,福建省交流考察團傾聽島內企業與基層民眾的真實心聲,這對於推動兩岸交流良性互動具有積極的意義。
島內民眾對於尤權的到來也表示熱烈歡迎,並予以積極評價。祖輩來自漳浦的南投埔裡金都餐廳董事長林素貞告訴記者,臺灣民眾大部分來自福建,與福建鄉親有很深的感情,「這次見到福建鄉親,真的好親切」。參訪團深入臺灣南部、中部,與基層民眾面對面交流,了解大家的真實想法,這對於繼續推進閩臺交流合作有積極的影響。「希望兩岸多開展這樣的基層交流,消除隔閡,增進感情,建立友誼,為年輕一代的交流打好基礎。」林素貞說。
(福建省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