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國籃協官方宣布,為了更好備戰2021年奧運會落選賽、2023年籃球世界盃以及2024年奧運會,中國男籃擬在9月1日—9月20日,召集最新一期的中國男籃集訓大名單人員集中展開短期集訓,多名新人入選引人關注。外界對這份名單爭議的焦點在於,中國男籃如何平衡著眼未來和備戰奧運落選賽的關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6月舉行的奧運男籃落選賽推遲到一年後進行。本次落選賽將分4個賽區,每個賽區6支球隊,4個賽區的第一名將瓜分最後4張東京奧運男籃入場券,中國隊與希臘、加拿大以及捷克、土耳其和烏拉圭隊同在加拿大的維多利亞賽區。
落選賽分組抽籤的結果,幾乎是對中國男籃無緣東京奧運的提前「宣判」。因此,大多數人對於這份名單表示支持——既然以全主力出戰也幾乎不可能獲得賽區第一名,不如放手讓年輕隊員一搏,發掘和培養新人,為2023年世界盃和2024年巴黎奧運會儲備人才、打好基礎。但「反對方」認為,這份名單是對落選賽的「放棄」。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一線希望就有創造「奇蹟」的可能。
中國男籃主帥杜鋒在名單公布後表示,希望通過這次集訓更多地了解和培養年輕球員,為未來做考慮。與此前相比,這次集訓時間有兩個鮮明特點:第一時間短,只有20天;第二絕大多數都是年輕球員,平均年齡只有20.7歲,在24人大名單中年齡最大的是25歲的吳冠希,年齡最小的是4位出生於2003年、年僅17歲的小將。主教練杜鋒對於這次集訓的目的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次集訓的球員都是他平時觀察很久的球員,現在集訓在一起也是想儘可能地發掘與培養,為日後中國男籃的組建作準備。
這也是杜鋒成為中國男籃主教練後第一次集訓。但由於上賽季結束時間與新賽季開始時間相隔較短,因而這次男籃集訓的時間也很緊迫,只有大概三周。對此,杜鋒說:「中國男籃雖然在今年並無重要的國際賽事任務,但隊伍每年都會集訓,這是一個傳統,今年也是希望能夠將這個傳統延續下去。」杜鋒還透露集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恢復身體,讓球員逐漸適應國家隊的訓練節奏;第二階段是進行局部對抗;第三階段主要是進行技戰術方面的內容。
從名單中可以看出,這批球員絕大多數都是非常年輕的球員。作為2019—2020賽季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總冠軍球隊隊員,廣東隊的胡明軒、徐傑、杜潤旺3名球員入選;在聯賽中表現出色的新疆隊球員齊麟、浙江隊球員程帥澎、四川隊球員袁堂文、北控隊球員王少傑等也得到了集訓機會。此外,排在2020年CBA選秀大會第三順位的祝銘震、擁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張鎮麟、曾凡博等學生球員也在大名單中。國家隊主教練杜鋒表示:「我們儘可能地把國內比較年輕的優秀球員都納入其中。」
杜鋒解釋,「這些球員我觀察了很久,也是想進一步看看他們的特點,這也是為日後中國籃球打下基礎。」杜鋒表示,雖然這次集訓相當短暫,同時又是年輕球員居多,但他希望這些球員珍惜機會,爭取能夠有較大的提升與進步。
在3周的集訓中,杜鋒將訓練內容分為了解適應、局部對抗和整體技戰術3個部分。「穿上國家隊隊服,希望球員們把自己當作國家隊的一分子,希望大家有所收穫,把握機會,把握未來。」杜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