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私塾書法
寫完了兩篇難度係數5.0的筆畫,放鬆一下,來練習下難度降級的,把橫折彎鉤上面的橫去掉,就是今天要寫的基礎筆畫豎彎鉤。
如果同學認真練習了橫折彎鉤,那麼這節可以輕鬆駕馭了。
上圖
例字
字寫完了,嘮點別的,比如八卦。
郎朗上熱搜了,人家是好事,結婚!
對象是個外國人、混血兒,看照片郎才女貌滴,很班配。
地點在法國的凡爾賽宮!
估計這段時間,各類明星們敢曬婚的應該少了,雖然有錢有臉,但想在凡爾賽宮舉辦個婚禮不是件容易的事!
郎朗最早進入大眾視線,被熟知應該是在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人家獨奏了長達8分鐘的鋼琴曲《燦爛星空》,全國人民一下子記住了這位長相帥氣、又才華橫溢的小夥子。這一年,郎朗26歲。
之前咋沒聽說這個人吶,是不是沒有名氣啊?不是的。
早在1996年,14歲的郎朗時就進入了國家隊,應邀擔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鋼琴獨奏。
2005年10月9日,應美國時任總統喬治·布希的邀請在白宮舉行個人專場獨奏會。
同年的11月11日,德國總統府用專機把郎朗接到德國夏洛滕堡王宮,在總統府舉行鋼琴專場演奏會。
北京奧運會前夕的5月9日,郎朗應俄羅斯政府邀請,在俄羅斯國家大劇院為前總統普京、新任總統梅德韋傑夫進行換屆慶典演出。
其他的國家領導還有摩納哥親王、法國總統奧朗德……。
郎朗收請貼收到手軟,這裡還絲毫沒涉及他在音樂專業方面的榮譽和造詣:什麼諸如孟德爾頌、格萊美、勞斯萊斯(不,應該是史特勞斯)之類的獎項(因為不懂)!
僅從一個音樂的門外漢來看,被這麼多國家的主席、總統、親王邀請,那鋼琴水平應該是很厲害了。
這個量級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
郎朗莫非是什麼曲星下凡?也不是。
郎朗1982年出生,父親郎國任是瀋陽某空軍基地文工團的二胡獨奏演員和樂隊首席,母親周秀蘭是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話務員。家境不算富裕, 1984年的夏天,郎爸用轉業費給兒子買了一臺鋼琴。5歲時,郎朗在瀋陽市舉行的少兒鋼琴比賽拿了第一(是500多位參賽者,不是4、5個人)。1992年,看好兒子的郎爸辭掉公安局的公職,帶著10歲的郎朗赴北京學習。然而,學習過程並不順利:住在有耗子的地下室、花著郎媽每月寄來的1千元的生活費、面對鋼琴老師的冷眼,爺倆一度陷入情緒危機,危情時刻:郎爸曾給兒子三個選項:第一是回瀋陽,第二是跳樓,第三是吃藥…。父子冷戰持續三個多月,轉機出現在半年後,郎朗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並遇到了恩師朱雅芬教授,直至1997年考入了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
問題來了,郎朗是怎樣練成的呢?
有人說:是天才降臨。
有人說:是興趣使然。
有人說:是勤學苦練。
查閱了網上的資料,2009年2月鳳凰衛視記者陳曉楠對郎朗、父母一家的採訪。
採訪中,郎朗也曾豪言:12年前我也說我是中國鋼琴家。(信心應該源於1987年,5歲的郎朗在瀋陽市舉行少兒鋼琴比賽奪冠)
郎爸、郎媽回憶起辛酸往事,細節令人動容。
人都是地球上的人,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生子如郎朗固然好,可、可,我們這些普通的家長咋辦?
做法學不來,思維還是可以借鑑的。
個人認為:在郎朗父母最開始的思維當中,核心的是要為孩子建立一種長期優勢,而未必想到後來孩子可以為很多國家主席、總統彈琴演奏那麼遠。儘管在建立這種優勢過程中,會遇到溝溝坎坎,最終也沒有放棄。
這種優勢絕對不是那種培訓3天、5天就可以上崗的那種技能優勢。
這種優勢放大了可驚世駭俗,縮小了可養家餬口。
什麼是長期優勢?
試著下個定義:這種長期優勢是需要長期、反覆、不斷的學習練習,最終轉化孩子自身的一種技能,而別人難以在短期內具備的一種優勢。
比如鋼琴之於郎朗、撞球之於丁俊暉、唱歌之於林憶蓮、武術之於李連杰、小品之於趙本山……。
當別人看到的金字塔是一份奇蹟,而有的看到的則是那一塊塊磚頭是怎麼搬上去的。
優勢什麼時候開始建立:越早越好。
什麼是早?今天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