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所有的疼痛都是一次新生,一次次對於「你是誰」的認識的新生,在每一個我們新生的瞬間,我們都在創造出「我是誰」的最高版本。」——尼爾·唐納德·沃爾什《與神對話》
身在網絡時代的今天,沒有哪個年輕人不認識Taylor Swift的;同樣,也沒有哪個年輕人真正認識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簡稱泰勒)。
這位1989年末出生的賓州女孩,憑藉自己的「少女心」和才華在90年代迅速成長起來,成為21世紀初樂壇最為耀眼的明星之一。從2006年到2019年8月的14年間,先後出了7張專輯,拿下10項格萊美和29項全美音樂獎,從鄉村樂火到世界流行樂。
然而,很多人認識她並記住她往往都是「娛樂八卦」多於才華。對於泰勒,有很多人愛她,也有很多人恨她,還有很多路人粉網絡暴力她。
愛她的往往是出於:她那堪比維密模特的身材、讓人豔羨的桃花運、美女閨蜜團、靠「做自己」年少成名,穩居世界頂尖流行樂壇。
恨她的是因為她的「做自己」:她的歌可以說就是她的情感日記,所以動不動就寫歌罵人,就像誰會喜歡身邊有一丁點不痛快就發朋友圈罵人的人一樣。
暴力她的則是由於她的「火」:因為這些人不會跟她產生生活上的之間聯繫,都是網絡而已。
正因為如此,泰勒和歐美的一些其他音樂人結下梁子又重歸於好,她因娛論暴瘦而又變胖;她談過的每一任男友,我們都知道;她是所有年輕人心中的人生楷模,也是全網最黑的「撕逼」狂魔。她是「美國甜心」,也是「女權鬥士」……
那麼泰勒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今年年初,泰勒復出推出了個人紀錄片《Miss Americana(美利堅女士)》,記錄了自己步入30歲之前的一些日子,我們也能從中結合她的人生經歷得以部分窺見一個真實的泰勒·斯威夫特。
泰勒1.0
18歲的夢想女孩——美國「甜心」的養成
紀錄片上線不過幾日,在國內就衝到了豆瓣一周口碑榜的榜首,目前豆瓣評分8.7,IMDb評分7.5。
鏡頭的開始,泰勒向我們展示了她的一本陳舊的日記本,「我的生活,我的職業,我的夢想還有我的現實」。
13歲泰勒,用鵝毛筆蘸上墨水,第一次描繪出屬於自己的遠大前程——音樂,這是她夢開始的地方。
為此她也知道,任何完美的計劃或者說是奇蹟實現的前提都離不開實踐。所以年輕的泰勒白天都會合上充滿孩童幻想的日記本,專心練習吉他和寫下自己生活中充滿詩意的片段。
2003年,14歲的泰勒搬去更適合做鄉村音樂的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她開始用吉他清唱自己的創作,投身各種賽事,給當地的唱片公司投遞唱片,在各大公眾場合演唱。
就像我國過去十幾年前的那些夢想青年一樣,抱著吉他隨處清唱,一雙牛仔靴,搭配一件清新的短裙,在吉他和班卓琴的交織中,發出甜蜜的嗓音。
因為泰勒那少女清蜜般的聲音,生活創作的才華以及對於音樂的夢想,很快就被索尼聯合電視音樂出版公司籤走,開啟了自己的音樂夢。
17歲時開始發布自己的專輯,而後一鳴驚人、節節攀升,成為格萊美的獲獎常客。
年少的泰勒就一如她的歌一樣,講述的都是少女種種情愫,各種怦然或失落的愛情故事。
她以《Love Story》唱被父母反對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式愛情,以表自己愛情的立場和反抗;用《Speak Now》唱出自己對於愛情的情不自禁,以及對於心上人深情地告白;以《I Knew You Were Trouble》唱出愛情中出現的種種感情上的煩惱;用《Welcome To New York》唱出自己的夢想和對大都市的心馳神往……
每一位90後、00後的年輕人都被泰勒唱進了歌裡。所以每個歌迷的心中都有一個獨屬於自己的歌曲排行榜。
有時候,她只是寫自己生活的日記,歌詞卻恰巧與我們的人生有了重合。
每一首泰勒的歌,都是一群人青春的記憶,正是這些裝點了我們的整個QQ空間,填滿了一個個令人浮想聯翩的白天和黑夜。
正如美國《衛報》也指出:
「她巧妙地賦予十幾歲的歲月以一種睿智的、棕褐色的懷舊感。這打開了她的市場,吸引了一批青春期中的女孩,以及一批青春期剛剛逝去的女孩。」
彼時的泰勒,就是生活在迪士尼樂園中的公主,一切的讚許獎盃都是自己的,順風順水,沒有憂慮也沒有煩惱,一切都像是生活在夢裡一樣,想的都有,不要的都能丟掉。
泰勒2.0
質疑和黑化,那就以自己的行動讓他變成啞巴——改變、創新和反思的「鬥者」
2009年,19歲的泰勒獲得了最佳女歌手MV獎,但是卻在頒獎現場,正要發表自己的獲獎感言的泰勒卻被當時著名說唱歌手Kanye West(坎耶·維斯特)突然衝到臺上,打斷了泰勒的話:「我為你感到開心,我會讓你說完,但Beyoncé(昂絲·吉賽爾·諾斯)的MV是有史以來最棒的。」
可以想像一下,一個19歲的夢想女青年,剛剛接過獎座,滿懷激情的要勉勵自己以及自己的支持者,卻就在這時,被自己的老前輩搶去手中的麥克風來質疑自己的作品,這是何等的尷尬和下不了臺。
場面一度陷入尷尬,泰勒也沒有能夠在臺上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對於當年在她那個年紀的美國年輕人來說,坎耶·維斯特無疑是偶像中的偶像啊。
這樣的打擊對於時值19歲的泰勒到了和2019年還依然記憶猶新,這也是她今後的人生第一個4重大性格「拐點」。
在她後續的歌詞中,我們也能見到她對於這種事情的控訴以及自己的反思和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以及能力是值得手中的獎盃和名譽的。
像她的《a place in this World》:「我獨自一人,無所依靠……我會變勇敢,我也會犯錯,但生命依然繼續……我只是一個女孩。」
泰勒的歌,就是她反抗世界給予那些黑化自己,質疑自己的武器。什麼戀愛上的煩惱,生活上的憂慮,事業上的不順心……統統的都記在她歌中,並公之於眾。
而其中鬧得熱火朝天的就有泰勒與其九位男友、凱蒂·佩裡、坎耶·維斯特夫婦等人。
因為名人網民們的黑化以及網絡暴力,讓泰勒從起初媒體裡面的美國「甜心」的「道德小公主」變成了美國媒體和網民的眾矢之地。
她和其他音樂人名人之間的舊帳頻繁翻出,讓泰勒嚴嚴實實的坐穩了虛偽、邪惡、狡詐,酷愛扮演「受害者」的「毒蛇」。
2016年7月,金·卡戴珊公開了泰勒·斯威夫特與其丈夫坎耶·維斯特的不實電話錄音後,霎時泰勒·斯威夫特飽受非議。金·卡戴珊當時以一堆蛇的表情符號暗指泰勒蛇蠍心腸,引領了一大批人到泰勒·斯威夫特的社交帳號下用蛇的表情留言諷刺她。泰勒·斯威夫特以「名望」(reputation)做為主題,想藉此回應這幾年的紛紛擾擾。故而《reputation》在2017年11月10號發行,其中包含《Look What You Made Me Do》把過去葬下,迎接一個全新的自己;《...Ready For It?》將不再被媒體和公眾網民的束縛,告別過去的自己,重獲新生以及《New Year's Day》表達了泰勒對於自己的新生,儘管過去受過很多傷,但她依然憧憬愛情的心境。
歷經與全歐美娛樂圈的公開「撕逼」之後,迫於娛論壓力,泰勒於2016年隱退一段時間進行自己的創作和反思。
在後期的採訪中她表示:「我無法改變自己即將會遭遇什麼,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歌」。
所以泰勒急需通過創作,來證明自己和說服自己獲得的如今這些榮譽,來到現在的位置,自己都是當之無愧的。
泰勒在紀錄片《Miss Americana》的最後自我調侃的表示:「我30了,在這個社會還能容忍我繼續成功的時間裡,我需要非常努力工作。」
年近中年的泰勒,意識到所謂的生活以及幸福都是出於自己而不是他人。因為「當你為陌生人的認可而活,從中獲得所有的快樂和滿足,稍有不慎就會讓一切崩潰」。所以被一幫烏合之眾認可,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自己只要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就已經足夠了。
泰勒3.0
30歲了,能否重新回到18歲的那個純粹的夢?——重回「夢」想,為責任而戰
我們中國人都有一種三十而立,以及中年危機這種說法,說的無非就是三十歲為人生一個轉折點,是往後人生的決定基礎。
泰勒經歷了年少成名,登頂世界樂壇,「撕」遍全歐美音樂人,隱退復出……那麼30歲後,泰勒將是一個怎樣的人?
1、重回「夢」想:
泰勒於2019年8月23日發行了自己回歸後的第二張音樂專輯《lover》,也以此作為三十歲的自己的一個人生方向。
泰勒表示自己寫歌時是以一種浪漫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因此最終將專輯取名為《Lover》。她認為「Lover」不僅指愛情,還是一種生活態度,它不一定發生在快樂的時候,在朋友、家庭、憤怒之間、在失望中重新站起和你愛的所有事物,同樣可以尋找浪漫。
從她生活以及歌詞意義上《lover》是和之前2017年發行的《reputation》相呼應的。《lover》從之前的《reputation》霸道灰暗的元素中走出來,以絢爛多彩風格回歸,透過音樂詮釋泰勒對於愛的多元化。
在專輯《Lover》發布不久,經過肖恩·蒙德茲重新對《lover》改編後。泰勒公開表示「我非常欣賞這位音樂人,他完全領會了《Lover》這首歌的主旨,並對這首歌裡的一些部分進行改編,」並且在自己社交平臺Instagram上的一段小視頻中說道,「每一個人都能夠為自己所愛的人寫出不一樣的情書,肖恩的改編,非常漂亮。」
所以在回歸夢想這條路上,泰勒絕對成功了,她找到了一位真愛,並成功在戀愛曲目裡讓聽眾也渴望起擁有一份如此美好的愛情,為她感到由衷的快樂和羨慕。
創作向來是這女孩生活的方式,邁入中年她知道,要花更多時間給到自己、男友和媽媽。
2、為責任而「站」:
面對社會的不公正,泰勒敢於承擔自己應盡的義務。在網際網路大肆拷貝侵權的背景裡,泰勒說:
「音樂是藝術,藝術很重要且稀有。重要、稀有的東西很值錢。值錢的東西就需要人們付費購買。」「一張專輯的價值在於藝術家投入多少的靈魂和心血到自己的作品中,盜版、文件共享和流媒體都是導致專輯銷量縮水的最大原因。」
為此泰勒在專輯《1989》發行後,就和公司就決定將自己的所有音樂作品從Spotify上下架,並且全部音樂實行收費。
從長遠的角度來說,付費購買不僅是出於對創作者的尊重,同時也是讓知識和藝術回歸價值以及後續的服務優化等的一個良性循環。
2015年6月,泰勒通過公開信解釋專輯不會上架到蘋果音樂流媒服務,因為蘋果音樂前3個月免費試聽,藝人們加入蘋果音樂最初3個月不會有任何收益回報。卻對於新的藝人來說,這是極為不公平的,在版權以及收益回報上。
其後,蘋果副總裁埃迪·克尤向泰勒承諾調整方案。
作為一名女權主義者,泰勒曾經成功反訴了一位曾經猥褻自己的電臺DJ。
在經過詳細調查後,這名DJ被電臺開除,導致泰勒被事件中的施害者起訴上百萬美元。她反訴其賠償1美元,法庭證明了泰勒的清白。
她還曾多次公共發言捍衛女權,30歲生日當天,泰勒獲得了Billboard十年女性獎。她說:
「過去十年,她看過太多音樂產業的女性,被批評,被拿來相互比較,在身材上、戀愛上、時尚品味上備受指責。」
此時的泰勒以及不是之前的泰勒,只會利用自己的才華,單從自己的歌中表現自己的不滿,以及對於社會中不公正的看法;現在的泰勒,敢於明面堂堂正正毫不拐彎抹角的直擊要害,為社會的公正盡下自己的一絲薄力。
願每一個人都擺脫「晦氣」,堂堂正正的勇往直前,不必聽自暴自棄者之流的「良苦用心」。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照亮身邊親近的人。
畢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寫在最後:
靠著別人認可而活的人,只會成為人家手中的木偶,你的一切都在別人操縱中。只有真正的走出別人的世界,把自己放在中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名利自來。